试论中国政府形象构建的路径选择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xd986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巩固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政府赢得国际良好声誉的保障。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形象本身所承载的价值也被提升和扩展到全球,因此政府形象构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就我国政府形象构建而言,应进一步增强形象塑造意识,着力构建能力型政府和开放型透明政府,以构建起理想的政府形象体系。
  关键词:全球化;政府形象;构建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3001905
  作为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元概念,无论是在为其带来的机遇而欣喜的拥护者的眼中,或是为其带来的挑战而忧心忡忡的批判者的眼中,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特别具有煽动性的词汇。毫无疑问,它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全球化浪潮的到来,给我国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政治生活的视角来讲,全球化所倡导的现代政治价值、政治体制、治理模式,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我国重塑和营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以保证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与和平的环境,使人们在享受不断增长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享受到不断增长的政治利益。[1]
  一、政府形象的一般内涵及特征
  在政治文明时代里,政府是社会公众及社会组织了解政治的重要窗口,是其感知自身利益能否得以有效获取和维护、社会资源能否得以合理分享的重要途径,是对国家政治的期许值实现程度进行衡量与评价的标准。作为所有公民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政府的存在及其活动愈发地备受社会公众关注,政府形象问题也就成为政府相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所谓政府形象,就是政府内外公众对政府综合认识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政府的组织机构、政令、政策及政府人员的动态言行等因素综合作用于政府内外公众的主观意识的产物。[2]良好政府形象所蕴含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政府公共关系和政府效能的标榜,而是作为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它透视出了政府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最根本的问题上的能力表现,即政府的有效性合法性的反映及在此基础上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谋求。因而,政府形象构建问题,其实是政府综合能力提升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建的问题的体现,是政治发展的有力印证。
  政府形象既是一种客观实在,也是一种主观反映。政府这一巨型组织的运作,其行为与活动,无论公众是否有所意识,总是客观存在的,总会产生客观效应;与此同时,这种客观实在要在公众头脑中形成主观印象,这种主观印象又会因为认知主体本身的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更具有主观性。并且,这种客观实在、客观效应的产生、变更与完善又由政府这一活动主体而运作,政府成员无论是集体或是个人的活动也是经过自身的自觉意识而进行的,因而政府形象本身也具有主观性。正是因为政府形象的形成是公众作为认知主体对政府行为和活动等的认知过程,对于政府形象的评价标准,也应该通过公众的心理感受,由公众的主观满意度来衡量。由此可见,政府形象是客观实在与主观认知的统一。
  政府形象的形成,首先是一种理想设计。每一个政府都想树立良好的形象,追求一种所谓的理想的状态,来迎合社会公众的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价值与权利凸显,公民的权益、意愿和价值都得到了有效的尊重,“任何一种与每位公民相涉的社会行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以对作为当事人的每位公民的自主意识的认可为前提”。[3]同时,由于公众综合素质和认知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公民和社会的需要得以无限扩张,甚至是刻意的追求“理想化”及“最优”,而超越了客观实际。而政府如果不能为公众提供有效而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就可能引发公众的挫折感,降低政府的公信力。基于这种差距,政府在自身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总是努力地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以期实现政府实际形象与理想形象最大程度上的重合。因而,政府形象是理想设计与现实的统一体。
  政府形象的形成过程,既是政府集体形象的形成过程,又是政府局部或个人形象的形成过程。公众对于政府的印象是具有综合性的,这种印象不是一时一事的体验,而是通过长期观察和感受并经过不断修葺和补充而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评价。同时,从普遍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这种评价是指具有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般概括,是一个泛指概念,即为政府的总体形象。而政府存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运作方式,在此过程中,个体公众和某一群体的公众也不可避免地对其某一部门、某一领域甚至是某一公务员或某一具体行为形成片面的局部的印象。但正是众多这些片面的或局部的印象,构成了政府整体形象的片段或枝节,才使其得以形成。可见,政府形象同时又是总体性与局部性的有机统一。
  二、全球化背景下塑造良好政府形
  象的现实意义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政府所拥有的重要政治资源和无形财富,是政府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着政府的影响力,即政府的政策、目标、战略及具体实施行为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公众所接受,政府的作用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有效发挥。因而,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获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有效媒介,以谋求政府的合法性,树立政府权威,巩固政治稳定;它推动政府机器的有效运转,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它也有助于提高政府在国际上的声誉,为国家的发展赢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利于国际资源的有利利用,以求在合作与交流中得到共同发展。
  全球化浪潮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自由、平等、人权、法治等为内容的民主价值理念得到深入传播,处于现代化中的各国都努力寻求政治价值和政治规则上的共识,并力图给予其制度及体制上的保障。面对这一时期民主的政治思想、开放的政治心态、公平的政治观念、参政议政的政治欲望的冲击,公众的政治主体意识得以提高,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好的政府不再是理想和奢侈品,而是发展所必需的。在此背景下,政府权威和领导能力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构建良好的形象,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巩固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任何统治都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4]政治合法性是有效执政的先决条件,它为政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良好的政府形象的获得,就意味着政府的行为与举措在民众中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利益与需要,这样就有助于增强民众对其的信任度和好感,树立起政府较高的威信,为政府的政策方针的落实、政治活动的开展赢得了一个良好的空间,其阻力就会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政府的运作效率;同时,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增强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有助于吸引外部的社会公众,为政府招纳优秀人才。政府形象越良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越融洽,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与支持度越高,从而使得政府的统治得以有效巩固。
  其次,良好的政府形象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良好的政府形象所形成的有效动员和凝聚力的感召下,公众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支持和拥护政府,执行政策、方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增强,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共识和向心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团结一致的信念投入到各项工作和建设中去,以推动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整个社会遭遇同质性的消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要素的同质整合关系遭到破坏而处于变动无序和多元重组的状态,而良好政府形象产生的能动效应能有效克服民众在认识、参与、信仰、整合等社会危机出现时的迷茫,坚定对政府的信心,保障社会的稳定,为其良性发展孕育一个安定有序的环境。
  再次,良好的政府形象是政府赢得国际良好声誉的保障。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增强国际社会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利于政府充分地利用国际有利资源,吸引外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总结历史教训,为自身在一个和谐友好的国际环境中的发展获取捷径,在其遇到困难时也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友好支援,帮助其顺利脱离困境;良好的政府形象利于政府在国际上赢得威望和发言权,保证了政府对于国际政治的有效参与和对国际平等正义理念的有效传播,在实现自身政治目标的同时推动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共同发展。
  三、全球化背景下政府形象构建的
  压力与困境 作为一个国家运转机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政府的表现及其绩效,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实现了更广区域的扩展,政府形象也就逾越了国内社会的局限,成为国际社会中国家的象征与代言,成为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的缩影,政府形象本身所承载的价值也被提升和扩展。但是全球化所伴随的信息化、民主化以及全球治理的兴起等,相对于单纯的封闭环境,也给予政府形象构建本身以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首先,信息时代里传媒的多元化、便捷化,使得国家形象的被关注指数提高。有人说,只有在信息时代,国家形象的作用和意义才能真正被挖掘和重视。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也有一定道理。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国家形象前所未有地引人注目并受到主权国家的重视。国家形象不但成为国家获取国际认同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之一[5]。国家要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良性空间,就取决于国家主体的综合实力,这是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硬性的指挥权力及包括国家凝聚力、普世文化、国际制度等在内的软性的同化权力的结合[6]。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运作及自身形象的维护与构建就不仅仅需要适应全球的背景及发展趋势,而且要透明于全球多种媒体、传播媒介的关注与监督之下,接受全球公众的认知与评价。
  其次,在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背景下,社会公众话语及问责能力得以提升。政府形象的建构,就是政府进行自我修复完善、提高治理能力的途径和表现,是政府努力达成的自身运作与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争取社会公众认可与好评的积极举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政府之外,社会公众的政治敏感度、政治参与热情与素质也是政府形象得以构建的重要因素。而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全球治理的推进,提升了社会公众对于人类面对的公共问题的关注指数、对于人类普世价值和道德的追求热情和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权力的受委托执行者即政府的期望值,也就突破了落后的封闭的国家境域局限,提升到了全球高度与视野。如何满足社会公众所提出的更高的可依赖与信任的要求,并置身于其话语及问责之下,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政府在自身形象塑造过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再次,全球化同样也构成了当代社会危机的全球现实背景。全球紧密联系的世界格局造成了所谓的被工业社会制造出来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危机事件呈现出更大程度上的复杂性和多因性,社会潜在隐患和不安因素的存在更加多样且滋生空间更为扩展。并且,危机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的波及性特征,又使得其在全球化所提供的各个国家、地区、民族、公众之间日益加强和密切的相互沟通交流中得以迅速地网状扩散,影响范围急剧扩大。在此背景之下,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可能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危机本身演变为全球公共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波及全球,二是涟漪效应的存在会引发多重相关社会层面及领域内的危机,带来更加复杂的负面影响。作为危机应对主体,政府如何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稳定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减少危机损失,不仅是其自身能力的有效表现及证明,更是关乎国家能否获得国际社会中良好声誉和形象的重要因素。
  四、全球化背景下构建我国政府良
  好形象的路径选择 中国政府是满足公众、社会需求的政府,是以服务型为主导的政府,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政府更要塑造起责任、民主、法治、效率、廉洁、开放的良好形象,在赢得社会公众认可、好评的同时赢得良好国际声誉,这也是在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国家软硬综合实力竞争中政府及一个国家得以立足的必要前提。
  (一)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服务型定位,进一步增强形象意识
  现代政治社会里,政府的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和委托,作为权力的行使者,民主、责任、法治是政府运作的必然价值取向,是主权者行使监督问责权力的价值依靠,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诉求。然而,在中国特定的环境底蕴中,长期的封建遗留使得“官本位”思想还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政府民主理念还相对匮乏,部分公务员眼睛置于公众之上,而不是时刻关注民众,政府行为、决策的出发点难以落实在民众的实际需求之上,公众的选择权和参与权被忽视,造成政府与公众间的公平缺失,真正的民主难以保障。这不仅不利于政府思想根基的巩固、舆论支持的扩大和更多行政资源的获取,而且难以让公众给予政府良好的行政认同。因而,政府应当增强自身的形象意识,关注民主民生,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促进公民参与,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真正实现自身从“治理者”到“服务者”身份角色的彻底转变,努力营造民主法治的政府运作环境,勇于接受民众的监督与问责,避免权力腐败,构建责任政府与法治政府。   (二)政府应努力提高自身行政服务的能力与水准,构建能力型政府
  行政绩效是公众对于政府印象所给予的最为直观的评价因素,也是国际社会对于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认可的重要依据。一个可值得公众信赖和依靠的政府,是需要在内有着创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有着较高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对外有着较强的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能力的政府,而前者恰恰也是后者的有效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政府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准确地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克服“无限政府”观念的影响,在保证政府运行机制稳定和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将其有限的资源和精力从市场竞争、企业干预、社会控制中转移到市场管理、经济调控和社会公共服务上来,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相关科学技术、手段、媒介的利用以及先进理念的借鉴等,实现行政服务的高效和优质。在此过程中,政府及公务员应当培养和具有国际视野和远见,自觉地紧随时代潮流,不断地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同时应当增进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另外,政府应当增强自身在非常态环境下的应对能力,提升危机管理水平,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危机负面影响以及在全球危机治理中肩负起国际责任。
  (三)开拓视野,善于沟通,构建开放型透明政府
  政府形象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其实际行为和业绩,但这种实际行为和业绩要得到公众的认识和正确适当的评价,就需要加强政府形象的传播,努力实现其形象优化显示。现代社会不是封闭的、真空的社会,尤其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极大冲击使得任何政府和国家无法在执政问题上闭门造车,而是需要相互借鉴、学习乃至监督。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起或者说是维护并逐步完善自己形象,就需要政府以开拓的思维和包容的胸怀来畅听民意、关注世界。政府应当在保证政务的公开化并使之制度化、增强政府决策与工作的透明度、勇于并善于接受民众监督的基础上推进公民的参政议政,以实际调研的开展和深入群众的沟通与了解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依据,并根据群众实际需要进行相关目标设计和战略方案调整。要通过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在疏通民意反映渠道的同时主动、客观、真实地向社会宣传和解释自己的行为,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并及时回收反馈意见,以实现政府与公众间的协商对话。在国际问题处理上,一定要以开放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信仰,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不忘自己肩负的国际责任,争取更多国际认同与支持。
  良好政府形象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政府及公务员的点滴行为做起,这必然是一个长期性工程。但这个工程,并非仅仅是漫漫的等待,而是每时每刻充满成就与新气象的过程,是对前景充满着自信与憧憬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形象始终在不断地积蓄着力量,实现着从旧到新的蜕变。良好的政府形象正在日趋完善,并逐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政府形象的构建事业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坚定着我们的信念,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政府必然会坚持和发扬其与时俱进的卓越品质,根据时代的需求、公众的呼声,抵制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价值和理念的冲击,顺利实现良好形象的构建,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途上,从辉煌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李惠斌.全球化: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6.
  [2]黎祖交.政府形象刍议[J].浙江大学学报,1992,(3):62.
  [3]吴声功.服务型政府的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7.
  [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9.
  [5]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6][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
其他文献
  摘要: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需求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内容的全面与多层次化、供给方式的多主体互动化,以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等新趋向。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把握住了这一趋向性,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摘要:在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推手。这一活动的开展,也迫切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西南某高校为例对高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党支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和单位中心工作脱节、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需要从工作方式上创新学习理论机制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同时从方法上要进一
期刊
摘要:在当下中国,在外来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消费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涵也越来越深刻。首先,电子产品以其独特之处以及其在消费市场所构成的特别消费现象,成为中国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基本态势,商品作为某种特定的符号意义进行生产消费。其次, 传媒和中国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时尚在促进文化交流、活跃市场经济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巨大,但也造成国人消费观念的畸形发展。再次,传媒在影响中国当
期刊
摘要:传统的冲突规范注重连结点的确定性、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可预见性,追求“形式正义”,但这种只注重“立法管辖权”的传统冲突规范越来越不适应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需要;现代冲突规范通过运用灵活、开放的连结点等方式追求“实质正义”,但在“国际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正义并非仅指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合法保护,且“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应协调统一。  关键词:形式正义;实质正义;价值取向;协调统一  中图分类号: D
期刊
摘要:方法论所关心的问题是人们应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较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现象的真实本质,并指导着人们如何更加有效地把握行动的取向。纯粹性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都是有失偏颇的,哈耶克社会性的个人主义和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都能较好地说明方法论的新取向,也正是他们的开创性理论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学对社会学两大主题的融合问题所给予的关注,同时他们的理论也使社会学方法论显现出实践性特点。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公民是它的主体要素,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是它的客体要素,客观的政治活动性是其行为要素,参与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活动或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利益主张是其目标要素。从它的属性来分析,理性和道德是其内在属性,参与的规范性是其外在属性。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探究,政治参与以平等为前提,以自由为界限,以民主为原则,以和谐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四位一体、有机统
期刊
摘要:文化发展、繁荣非短期工程 ,“文化”要点在于“化”字,即化入人心、文化化人和文化社会、规范社会。求真、务实、为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根,关注细节,多做能发展、繁荣文化之实在的事是文化发展的追求与任务。发展、繁荣文化重心与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角。文化建设、繁荣应着力丰富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助益于建构讲理性、讲秩序、讲效益与讲权利、讲义务的社会,是文化建设与发展
期刊
摘要:政治参与是农民工的基本政治权利,但在现实中却陷于两难境地。基于对达州市外出务工人员的政治认知、政治选举行为和政治参与渠道等所作的调研发现,农民工有较强的参政意愿,但对参政目的、参政途径、参政手段等认知还存在较大问题,表现出参政意识强烈与参与行为缺乏并存、制度化政治参与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并存、渴望融入城市与城市政治参与边缘化并存、法定参与途径多样与可利用的参与方式有限并存的尴尬局面。因此,应从
期刊
摘要:《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一书面世后,陶炼先生发表了《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全文使用《人民日报》报刊检索作为研究新词词目年代的唯一方法。此种方法作为词目搜索范围过于狭窄,为了比较准确查找新词出现的相关年代,应当扩大搜索范围:除使用《人民日报》外,智能查找新词出现年代的方法还可使用人民网等在线报刊网站,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查找也是可行的方法。
期刊
摘要:专业认识实习是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现状、验证专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多维度的野外实习环境可以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起到巩固专业知识、领会专业精神、端正学习态度和树立职业理想的作用。成都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峨眉山实习基地,积极利用丰富的教学生活资源和旅游资源,较好地实现了野外认识实习的目的。基于创新的理念,还应从坚持四个原则、运行前周密计划安排、运行中严格落实各项预案、按规范要求完成野外认识实习报告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