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梯的局部替换图的L(1,1,1)-标号

来源 :高师理科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G的一个L(1,1,1)-标号是从顶点集V(G)到非负整数集的一个映射f,使得当d(u,v)=1,2,3时,都有|f(u)-f(v)|≥1.不妨设0为最小标号,则称图G的所有L(1,1,1)-标1号中的最大跨度f(v)的最小数为图G的L(1,1,1)-标号数.给出了竖梯的局部替换图的L(1,1,1)-标号数的确切值.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和改进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职业操守和数据伦理紧密地嵌入实践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政治认同、中国精神、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综合素养等五个重点教育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大数据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建立全过程、全方位、有案例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体系.
以2,5-二溴苯胺和4-甲酯基苯硼酸为原料,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二羧酸配体,再与Zn(NO3)2·6H2O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Zn-MOF.研究了Zn-MOF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讨论了不同初始质量浓度、不同温度和不同pH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理论力学课程中,讨论动力学问题时经常会涉及到角量以及角量和线量的转换,常见的转换式有ds=ρdθ,xc=rθ等.在实际应用时,不同坐标轴正方向的选取会给转换式带来正负号的差别,若恰当选取坐标轴正方向,则可以简化计算,减少出错.
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边缘智能通过与云计算、5G的融合,为增强现实学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支持.文章探讨了增强现实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当前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基于边缘智能构建的泛在智慧学习空间,设计了边缘智能支持的增强现实学习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增强现实学习要素的设计,最后提出进行增强现实学习研究的路径,以期为边缘智能和增强现实学习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课前自主学习中的家庭视频业务场景,结合智能设备、家庭网络的发展现状,构建以智能电视为核心、结合智能移动终端和常用电子设备的适合于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的业务模式,以解决翻转课堂自主学习阶段学习者缺乏学习主动性、隐性学习问题发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研究目的 ,根据业务环境的交互特点,对传统的线上教学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将测试练习操作迁移到自主学习中,并通过信息同步、交互信息采集等技术,在自主学习教学组织上,以过程性发现、表现性监督以及内容组织迭代等机制的设计,以及与家庭视频业务环境设备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嫩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体育文化传承受到阻碍、缺乏市场竞争力、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嫩江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即提高人民群众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宣传力度、重视传统体育文化旅游.
根据2009—2018年除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西藏自治区以外其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模型对平均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通过Moran\'s I统计量对历年平均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集聚现象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从4个维度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创建创新网络,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对策.
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提升STEM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实效性,文章深入分析了STEM课程的发展特征,并研究了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支撑条件.围绕科学素质培养,国内的STEM课程目前在课程定位、内容发展趋势、课程文化形成等方面逐渐呈现出独特性,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会向基础课程下沉、突出科学理性与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形成基于技术贯穿的课程结构等方向有所突破.STEM课程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策、课程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多角度支撑,并将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要求,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通过求导,可得雨滴动能的一阶导数kdE/dt随速度v的变化函数,结合v~t曲线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便可得kdE/dt大致的变化趋势及Ek~t的变化曲线.此后,若继续对kdE/dt求导,则可得d2E 2k/dt随v的变化函数,在数学分析出d2E 2k/dt随v或t的变化趋势后,结合v和kdE/dt,便能作出较细致的Ek~t变化曲线.于是,a~t曲线便应运而生.这种求导和绘图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质点运动情形,及其参量曲线的分析和判断.
针对市政道路窨井病害频发、施工周期长、维修困难等弊端,通过对窨井病害与现有修复技术探讨,集成创新设计一种道路圆形窨井盖切割装置.详细介绍了装置设计方案、总体结构与运动特征,给出装置的技术参数与施工流程,为小型专业化市政窨井维修机具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指导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