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修养 提高文化品位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rius1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涵养正气,可以达到修身、立德、正道的作用。文化可以孕育底气,可以达到增识、明理、自信的效果。优秀的文化,会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让人们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同时创造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关键词】文化 修养 品味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干什么的?以文化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为一个个体来说,要通过读书学习,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品位,这是增强本领的内在需要,也是与时俱进的政治要求。
  一、文化可以涵养正气
  正气,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作风公道正派、敢于和善于主持正义、刚正不阿之气。即做人要有人品,做事要讲风格。人的浩然正气不是天生的,必须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滋养,靠崇高的理想信念来支撑。一是文以修身。“胸藏文墨如虚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文明程度和思想品格的高低,总是同他的知识和文化素养相联系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徜徉在优秀书籍的海洋里,与先贤对话,与智者沟通,受其熏陶、浸润,必然达到增加智慧、增长才干、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效果。读书学习对一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弥尔顿所言,“书籍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文化气息和智慧力量。二是文以立德。文化修养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和决策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品位,有利于自我价值塑造,培养良好的品质,凝聚人心,聚合人气。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越多,眼界就越开阔,精神就越充实,思想境界就越高。就为官从政而言,“当官的没官样”不行,群众从干部身上,看不到文化修养,看不到人格魅力,只看到专断的权力,就会失去对干部的信任。就个人修养而言,一个人的书卷气少,庸俗之气和浮躁之气就会增长。时下某些公共事件中的少数官员显现出的霸气、匪气、痞气,某些公共决策中所显现出的历史常识缺乏、人性常识的缺乏等等,无不与不加强文化修养有关。三是文以正道。人之读书学习,能使人不囿于个人见解,不限于個人视角,不计于个人得失,能使人认识自身的责任与良心所在,凡事都讲风格。毒大米、毒奶粉、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表面看是法律及管理的疏漏,其深层的问题是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伦理道德层面的文化失根、传统断层现象的严重,已全然不顾人们的生死。
  二、文化可以孕育底气
  底气,是人发自内心的骨气、豪气、才气,是驾驭事物的灵气、大气、勇气,是安身立命的元气、中气、血气。这种底气,离不开博学睿智、厚德载物的文化修养。诸葛亮敢于唱空城计,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具有这样一种底气,善于从现象看到本质,从当前看到长远,从一隅看到全局。一是文以增识。西汉学者刘向提出:“书尤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智慧与才干的来源,通过读书学习实践,可以明了世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尤其身处当今知识大爆炸、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年代,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如果只满足于迎来送往的应酬、满足于跑跑颠颠当“传声筒”、满足于用老一套对付新情况,自身素质提不高,修养跟不上,即使你的经验再丰富,也难以在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正如古人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我们要在哪行钻哪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干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二是文以明理。刘少奇同志说过:“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其实,“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我们应把党的创新理论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注重从中汲取政治营养、丰富政治智慧、增长政治勇气。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才会更加坚定,行动上才会更加自觉,精神境界才会更加高远。文化作用的发挥不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辩证的思考,理性的推动,宏观的引领和脚踏实地的建设。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观念越是多元多样,越需要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和穿云破雾般的洞察,越需要用理论来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明辨是非,排除干扰。三是文以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全党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明显提高,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进一步形成。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变化,不是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高楼大厦,不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不是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是统计表上那些惊人的数字,而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中国人思想、观念、情感、愿望、思维方式的变化,即文化上的变化,才是最深刻、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化。当代中国人以自信的心态对待自己,以博大的情怀面对世界,眼光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博大。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精神的振作、文化的升华,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既充满着各种希望和可能,也存在太多的诱惑和陷阱。如果文化理论水平不高,很可能使我们失去警惕,失去定力,陷入失语状态。每临大事有静气,需要的是一种智慧和责任。只有通过博览群书,刻苦学习,才能出之有据,思之有成,做到理论上清醒坚定、政治上方向明确、信念上矢志不渝、品行上言行一致。多一分文化内涵,就多一分以微笑面对困苦,以自信战胜艰难的乐观,就能够在艰难困苦面前勇往直前。
  文化看似柔弱,实则坚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它给人们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让人们以感恩心情怀念逝去的岁月,同时,勉励人们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的过程中去创造自己有意义的人生。
其他文献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学  【摘 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80所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学体育存在重视不够,客观条件不足,教学组织不严密,学生课外活动极少,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等问题。文章的最后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 现状 建议  一、前言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指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
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主要是为航空类企业输送人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对航空类企业高端的服务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而从市场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根
【摘 要】对于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问题意识的养成,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不懂的问题及时思考,从而为历史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 问题意识 培养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内容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们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通过对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们在知识
【摘 要】数学复习课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复习课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在文中我主要从复习课教学的误区分析、复习课的教学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形式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 教学原则 辅导形式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有巩固知识和为学习新知做铺垫的作用。然而也正是因为是“学过的东西”,是“温故”,也就使得复习课的教学,往往因重复练习而缺少新
近年来,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研究日益增多,业已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已有多数研究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
【摘 要】诗词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因此立足课堂,有步骤地进行诗词阅读思维模式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诗词阅读能力。  【关键词】诗词阅读 逐步 课堂训练    诗词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职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学一首就只懂得一首,给一首新的诗词,仍然会觉得
驾车吸烟既有害于身心健康,又危及着行车安全,是违章操作的行为,也是极易发生事故的隐患。
特殊儿童是弱势群体,心理非常脆弱,只有学校、家庭、福利院、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给特殊儿童更多的爱,使他们内心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爱护,感受到人
【摘 要】我们要培养适应时代,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我们也要培养不畏艰险、敢于质疑问难的科学家。而目前的中考仍然以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初中物理的很多工作是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的。本文对如何实现物理学习目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理 学习目标 探究  一、物理是一门学科——需要扎扎实实地学习  记得我上学时的物理课,几乎和语文、数学一样,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知识可以直接从书中找到,不
【摘要】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的开设,有助于减轻高中教师的教学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内容的创新性、学习目标的设定以及班级为单位学习的氛围。促进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的开展,是今后高中物理教学的工作中心,需要学校与物理教师共同努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一、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的内涵  傳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形式枯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