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发展趋势,有助于认识其对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结合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相关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权—物元模型分析黄河流域9个中心城市水资源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太原、郑州、济南、银川、青岛等中心城市处于临界安全等级,呼和浩特、西宁、兰州、西安等中心城市处于较不安全等级.研究结果对指导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该试验旨在建立微液液萃取葡萄酒中9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模式进行监测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无需净化.该方法在0.020~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3种不同添加浓度(0.050,0.20和0.50 mg/L)下,有机磷平均回收率范围在70%~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最低检出限(LOD)在0.0060~0.013mg/L,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存在基质效应,可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减少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湘江是洞庭湖最大的支流和四大家鱼的重要产卵区,对洞庭湖湿地资源补充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湘江水电的梯级开发,湘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生态流量是衡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指标,但关于湘江生态流量阈值研究尚未完善.因此,以湘江主要控制站(湘潭站)天然流量过程(1959~1990年逐日流量)为基础,采用RVA法、年内展布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湘江适宜生态流量过程.研究获得湘江1~12月生态流量阈值,以及高、低流量脉冲年均发生时间、历时、鱼类敏感期适宜流量变化速率波动范围;此外,水文变异
为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基于玛纳斯河逐日径流、降雨及气温资料,采用M-K检验法、指标变化范围法(IHA-RVA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定量评价水文情势改变程度.结果 表明,水文、气温、降雨量突变点分别为1996、1986、2005年;玛纳斯河整体水文改变度为62.36%,属于中度改变,其中12个指标发生高度改变;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得出的7个重要指标,经计算水文改变度为57.33%,属于中度改变,与IHA指标体系的水文改变度仅相差5.03%.分析表明,流域内气候及降雨的变化是导致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的重要原因.
水域面积及水质环境的健康状况对湿地公园维持局地生境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和CAD软件建模,分析了甘肃省金塔北海子国家湿地公园的水域面积、储水量等.结果表明,2010~2018年水域面积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2013、2018年分别达到最大值20.7、30.7 km2;年际变化则呈现不同的规律,2010~2011年湿地水域面积处于萎缩期,分别为11.4、9.9 km2;2011~2013年水域面积增幅较大,约为108.5%,2017年较2016年增幅较大,约为103.5%,湿地水量有增大趋势.
河岸侧向潜流水力交换对河流及其岸滩的生态健康有重要影响.为阐明河岸侧向潜流水力交换特征,基于室内二维砂槽模型试验,分析了潜流在沉积物中横向和垂向上的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河岸侧向潜流运动主要受河水地下水位差和重力作用影响;沙质河岸中的河水入渗前锋线呈凹凸形态,侧向潜流运动存在底部优势流现象,岸滩不同深度处的横向潜流交换速率大小存在差异;在单次河道水位涨落过程中,岸滩剖面内最大河水入渗面积出现在河道水位下降至略高于地下水位时.研究成果可为监测场地布置及河流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河湖连通存在污染物在河湖之间转移的风险,城市内河与湖泊连通风险更甚,还可能影响城市河湖正常功能.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河湖连通模式——“分流岛”,介绍了其主要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指标,并以某城市湖泊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分流岛在保障城市湖泊水质安全与滞洪调蓄功能、内河日常的纳污排污功能及提升城市品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该连通模式不仅适用于城市河湖连通治理,还可适用于大江大湖的江湖关系协调治理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基于现有水环境容量在流域的应用,构建了“控制单元划分—功能区建立—地表水环境容量核算—污染物削减量—污染管控”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以辽东沿海诸河中污染较重的庄河为例进行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研究.结果 表明,综合考虑行政区划、水文条件、监测断面、污染源分布等水环境功能条件,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和3个功能区;将最枯季水文条件下的地表水环境容量作为评价管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庄河扣除非点源影响的COD、氨氮(NH3-N)、总磷(TP)地表水环境容量分别为563.1、24.6、4.3 t/a;庄河小于屯控制断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经常发生区域性暴雨,容易形成涨落迅猛、峰型尖瘦的高含沙洪水过程,次洪沙峰量级预报的准确度对汛期调水调沙工程调度,特别是对高含沙量洪水事件十分重要.针对黄河中游水沙预报难度大、精度偏低的现状,采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开展秃尾河和湫水河两个流域的次洪最大含沙量的预报预警研究.结果 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最大含沙量量级模拟预报平均合格率分别在85%、90%以上,模型精度较高.
以武汉市茶山刘分流制排水区域为例,基于4场雨水径流水质水量监测资料,采用初始冲刷无量纲累积分析M(V)曲线分析了雨水径流初始冲刷效应,并使用SPSS软件对4场降雨事件的水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武汉市雨水径流污染物COD、TP、TN、NH3-N的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分别为地表水Ⅴ类标准的4.9、6.2、13.0、9.7倍,雨水径流污染负荷较高;降雨强度和前期干旱天数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截流前40%~60%的径流量可截流大部分污染物;降雨强度不大时,雨水径流中SS与COD、TP、TN有较强的
为明确常州市可用水量,贯彻落实“以水而定”,根据水资源条件和来水水源,提出县级行政区可用水量核算方法,核算了各分区不同水平年、不同来水频率的地表水可用水量、地下水可用水量、非常规水可用水量和外调水可用水量,将可用水量核算结果进一步分配至各县级行政区并提出优化配置建议,核算结果可为常州市的未来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