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导入环节对于教学效果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课堂导入就是在教学生新知识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并引入与教学有关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虽然课堂导入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它是切入新知识、衔接旧知识的关键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以重视。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导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124-02
  数学教学与语文、英语教学相比本就枯燥,更不要说音、体、美了。所以运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方面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点初浅的认识。
  一、导入方法要具有“三性”
  1、引导性。小学生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和干扰,在上课铃声过后,大脑还处在对课外活动的兴奋之中,这就必须经过教师的巧妙组织引导,“心”才会进入课堂中来,走向学习的过程,安心认真听讲、学习。所以,导入应具有引导性。
  2、趣味性。课堂导入一定要出奇制胜,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有了兴趣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学习角色。
  3、衔接性。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个体系,前后内容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设计导入新课时就必须考虑到前后内容的衔接。
  二、导入新课的方法
  导入新课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因人因课而异。教师教学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其中最贴切,最有效的一种,只要达到引起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的目的就好了。我以为创设情境,巧设悬念,联系实际导入比较适宜常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例如: 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这样导入。“今天我和同学们玩一个分苹果的游戏。我叫了8个学生,请他们到我身边来。我说:“今天我拿了16个苹果放在讲桌上了,要分给你们8人,你们每人一个。”“拿掉了8个,现在还剩余几个呢?”“还剩余8个。”“再每人分得一个,剩不剩了?”“不剩了”。“你们每人手里有几个苹果?”“两个。”“我有没有了?” “没有了”。“同学们,这个分苹果的方法叫平分,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平分苹果的问题,你们喜欢不喜欢?”“喜欢。”这样,学生亲手拿着苹果,在情境中,抓住了“平分”与“剩余”的除法特点,后面的学习活动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让他们任意量出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我很快就告诉他们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再让他们验证,准确无误。学生马上质疑:“老师你怎么知道呢?”我借此激疑:“你们是否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呢?”“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谜底好吗?”“好。”
  3、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变为这样导入。首先,请两名同学相向分别站在教室的左右两边。我说同时“走”。两名同学同时相向行走,当他们相遇后,我说停止握手。我问 :“他们两个怎么了?”同学们回答:“碰上了”,“碰面了”,“遇上了”,“相遇了”等等。我就借此引导说:“是相遇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相遇的问题吧。好不好呢?”同学们回答:“好”。
  4、灵活运用多媒体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掌握,取得了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小学生好动,自制力差,利用多媒体声像系统多彩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效果很佳。如教“分数的比较”时,我的导入新课方法是这样的: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音乐。画面上美猴王和6个小猴子,一堆西瓜。猴王先把第一个西瓜切成6块,平均分给6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一块,画面上弹出个;再把第2个西瓜,第3个西瓜,第4个西瓜,第5个西瓜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平均分给6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依次分别得到2块,3块,4块,5块,画面上依次弹出个,个,个,个。我这时设问:“你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分数有何共同点?” 学生回答:“分母相同。”多媒体课件再显示问题,创设情境,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起来了。我顺势引导,导入了新课教学。
  在当今时代,我们所有导入新课的方法,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支持。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就会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再现出来。所以,导入新课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效果显著,意义十分重大。
  三、导入新课的禁忌
  1、忌平淡刻板。导入新课淡而无味,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引人入胜,也难以实现预先的教学设想,达到预期的目的。
  2、忌老调重弹。导入新课的方法应当随着授课内容,授课时间、地点、授课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老生常谈,千篇一律。
  3、忌冗长拖拉。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短小精悍,不能长篇大论,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影响后面新课教学的时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课题。课堂导入要激励、唤醒、鼓舞,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師应当在教学导入中丰富教学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最终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教学导入更具引导性、趣味性、创新性、简洁性,让导入成为整个课堂的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王艳杰.巧妙导入,有效教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J].未来英才,2015(4):125-125.
  [2]李风叶.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273-273.
  [3]李定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导入[J].亚太教育,2015(7):29-29.
  [4]尹敏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与策略初探[J].才智,2014(23):203-203.
  [5]周纯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考试周刊,2009(24):90-90.
其他文献
综合M.SUGENO和G.T.KAG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利用控制作用模式化方程设计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控制算法分析及状态变量量论域参数的自校正算法,同时给出了
目的 研究壳聚糖碘液的杀菌作用。方法 采用卫生部《消毒与灭菌实验技术规范》中拟定的方法检测壳聚糖碘液的杀菌效果。结果 浓度为200mg/L的壳聚糖碘液作用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摘要】略读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最新出台的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略读课文能力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本文就小学生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入手,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种卓有成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 有效性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09-02  语文是培养小学生
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主客体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商品住宅的市场供应情况和南京市商品住宅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并从市场客体出发,分析了消费者对各类住宅的多样化市场需求,最后从投资者
【摘 要】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情况出发,结合在小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希望对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14-02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素质教育则是各方
快速客船航行中吃水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唐洪武(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程健谢凌峰(广东省航道设计科研所广州510000)李承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航道水深是河流通航的
【摘 要】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教学,其中通过实验导学模式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会积极参与思考,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在运用实验导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创设实验导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导学模式;意义;运用  【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已成为我们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这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提升。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注重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还应该让学生体验成功,这样中学生会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
产后出血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功的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发病率、病死率的关键.多年来,临床采用催产素、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取得了较
【摘要】课堂教学中反馈的策略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有效的反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促使学生自我调整课堂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学习的能力得到加强,也有利于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反馈既指向阶段性的结果评价,也呈现反馈的过程轨迹,它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诸方面。  【关键词】反馈策略 数学课堂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