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实验导学模式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sw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实验教学,其中通过实验导学模式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会积极参与思考,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初中化学教师在运用实验导学模式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创设实验导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导学模式;意义;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158-01
  引言
  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很多化学教师不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或者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实验导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实验导学模式的意义
  1.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
  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为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主要开展的是演示实验,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动手操作中,导致对化学反应知识认识不深刻,只能死记硬背。但是通过实验导学模式的运用,符合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基本原理,思维更加活跃,真正实现了从现象到本质上认识的升华。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导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地动手参与实验研究,经历了现象观察、比较分析、总结提炼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团结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3.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非常密切,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且也应该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运用实验导学模式,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了化学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实验导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1.创设实验导学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本就是充满着新奇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具备着很强的探索欲望,所以为了确保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实验导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其主动参与探究[1]。化学实验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当学生看到各种仪器设备,就像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在看到各种药品试剂时,就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所以通过创设相应的实验导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热情。比如在讲解“碱的性质”内容时,要想研究碱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为了让学生对这个问题引起兴趣,教师就要注重实验导学模式的运用,可以随机挑选一名学生上讲台,引导他用塑料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这样就发生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此时可以要求其他学生認知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非常直观,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从实验现象上升到了原因分析,从感性认识提高到了理性思考,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在学生积极思考下进行的,不仅掌握了化学反应原理,也感到了化学学习的乐趣。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实验导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学生真正的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在参与过程中逐渐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始终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针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与他人共同讨论交流,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实验探究题:“对于几个装满气体的集气瓶,如何辨每个瓶子里是哪一种气体?”这个实验比较基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的流程完成探究,当学生掌握这个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
  3.启发学生主动质疑,促进思维活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必然会产生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想要挖掘深层次的化学原理,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运用实验导学模式时,启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质疑很重要,疑问是引发学生思考的源泉和动力,有助于促进思维活跃[2]。比如在讲解“盐酸的性质”知识时,对于氯化氢和盐酸这两种物质的区分,学生存在着疑问,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开展氯化氢与铁,以及盐酸与铁的实验现象,从而明白一个是纯净物,一个是混合物。
  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实验导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还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参与探究,教学效率显著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邵康.初中化学课堂中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J].学周刊,2016(02):80-81.
  [2]胡宗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才智,2017(04):125.
其他文献
分析本院1965-1999年351例尸检病例资料。结果表明:尸检率为90%,临床病理诊断不符合率为40%。居位前五位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合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恶
【摘要】开放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题型,它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开放题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改变;通过开放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因此引入数学开放题教学,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学开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
基于裂隙微小单元内立方定律成立的假定和有限元法,建立了粗糙裂隙渗流及其受应力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进行任意粗糙裂隙等效水力隙宽的确定,并考察应力作用
最大绝对偏差最小化估计⒇何春元(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常州213002)设线性模型y=xβ+ε(1)其中x——n×p阶矩阵;ε——n×1向量;β∈Rp,β,R——未知参数.我们假定Eε=0.模型(1)的参数估计通常使用最小二乘估
综合M.SUGENO和G.T.KAG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利用控制作用模式化方程设计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自校正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控制算法分析及状态变量量论域参数的自校正算法,同时给出了
目的 研究壳聚糖碘液的杀菌作用。方法 采用卫生部《消毒与灭菌实验技术规范》中拟定的方法检测壳聚糖碘液的杀菌效果。结果 浓度为200mg/L的壳聚糖碘液作用10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摘要】略读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最新出台的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略读课文能力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本文就小学生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入手,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几种卓有成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略读课文 有效性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09-02  语文是培养小学生
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主客体方面,分析了南京市商品住宅的市场供应情况和南京市商品住宅的潜在市场需求量,并从市场客体出发,分析了消费者对各类住宅的多样化市场需求,最后从投资者
【摘 要】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情况出发,结合在小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希望对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法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114-02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素质教育则是各方
快速客船航行中吃水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唐洪武(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程健谢凌峰(广东省航道设计科研所广州510000)李承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航道水深是河流通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