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野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如果每个月的生活开销只有2000元,你一定认为这个人太穷了。可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的莫皓光就是用2000元能活出别样的精彩,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在城市中从事体面的工作,而是隐居郊外,选择当一名农夫,和太太、儿子一起过着崇尚自然的生活。13年来,他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也没有想过买房、买车,像“野人”一样把简单的生活过出了诗意。

一场原生态婚礼


  在16岁之前,莫皓光的生活像绝大多数香港人一样,从名牌大学毕业然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就在他报考大学前,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香港的垃圾填埋场将很快饱和,再也堆不了城市产生的垃圾了!
  莫皓光为之一震,超市里的垃圾袋、快餐盒他都是随便塞进垃圾桶,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垃圾有朝一日会塞满香港的垃圾场。痛定思痛,他决定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到超市时他总会准备好购物袋,到餐馆就餐时,他则带上塑料饭盒把剩下的饭菜打包。为了宣传环保,进入大学后他还成为了一个环保组织的自然活动导师,还开了网站,分享环保生活,带粉丝们感受和体验大自然。
  2003年,莫皓光在一次环保课上认识了同系的女同学阿牛,两人一起去登山、露营,接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渐渐地,莫皓光发现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两人都向往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简直太默契:别的同学送给恋人的礼物是玫瑰、钻戒,可是莫皓光根本不需要这样挖空心思来讨阿牛的欢心,每次两人在郊外散步,莫皓光的目光就落在林间的花花草草上,要么编一个小花环,要么是一个小戒指,阿牛都会高兴好一阵子。
  有一次,莫皓光找来一块小石头,然后带着阿牛到了海边,他牵着阿牛的手说:“如果我们是真心相爱的话,石头就会浮起来。”阿牛半信半疑地望着莫皓光,只见他从裤袋里掏出一块小石头往海里一丢,石头竟然浮起来了,阿牛特别开心。其实,这是一块小小的浮石,是莫皓光在其它海滩找到的。
  大学毕业后,莫皓光本来可以进入一所职业中学执教,可是他不仅放弃了,还做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接受一家培训机构的邀请,每个星期只上四节课,工资是每月10000元。这样的工资,在香港,连一个餐馆的洗碗工都不如!
  所有人都觉得莫皓光傻了,只有阿牛站在他这边:“我们少一點对物质的欲望,这点工资已经足够了。”
  为了享受安静的生活,莫皓光在郊区租了一间农舍。朋友们过来看望他们,看到简陋的室内布置,不约而同地在他们枕头下塞钱。
  2012年,莫皓光决定和阿牛举办一场环保婚礼,可是既要贯彻环保自然的信念,又要有婚礼的喜悦和浪漫,该怎样做呢?朋友们建议,环保就是什么都不要搞,但莫皓光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做法,真正环保和简朴的婚礼,是可以很接地气、很有创意的。
  莫皓光和妻子一商量,决定租一所村校作为场地,而结婚的时间则选在下午,不需要灯光,也不需要空调。而婚礼场地的布置,尽量就地取材,可以用树叶、花瓣等。结婚当日没有迎亲车队,莫皓光和亲友一起坐巴士,去阿牛家接亲。而婚礼上需要的菜肴,也让参加的嘉宾自己做,而且每个人还需要自备餐具。而祝贺婚礼送的礼品,莫皓光和大家说好,只要蔬菜大米等生活用品。
  相比较这些,最让莫皓光头疼的是送什么戒指给妻子,金戒、银戒、钻戒实在没有必要。首先他想到了木头戒指,找一块木头钻孔再打磨,但是阿牛并不喜欢戴戒指,于是莫皓光放弃了。在经过一条杂草丛生的小道时,莫皓光眼前一亮,他用植物种子拼成了一对戒指,这样婚礼结束后他还可以将戒指埋在泥土里,让它见证自己的爱情的同时也回归大自然成长。

每月只花两千元


  婚礼当天,朋友们的礼物五花八门,南瓜、冬瓜、茄子、辣椒塞满了一个房间,大家自己烹饪出一道道精致的素食。而莫皓光在亲友的祝福下,给阿牛戴上了见证幸福的种子戒指,然后又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将对戒埋进了泥土中。
  结婚前,莫皓光过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可是结婚后,他不得不考虑妻子的感受了,首先他决定租一套大点的房子。可是妻子在看了他原来住的房子之后,觉得虽然小但是很温馨。两人买来了装修材料,简单地粉刷了一遍,通风了三天之后就搬了进去。让妻子住这么简陋的房子,莫皓光有些歉意。但是妻子却说,“简朴生活对于我来说,不仅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其实用很少的钱,也可以过得很开心。”
  开始一段时间,莫皓光担心妻子过不惯这样的简单生活,他始料未及的是,妻子制定了一份让他惊讶的“简单生活”计划:生活用品尽量捡材料回来做,譬如家里的木柜、书架、煮饭的灶头等。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量不使用洗洁精、洗头水、沐浴露这类化学产品。而对于穿着,可以从朋友那里收一些不要的二手衣服,或者从学校淘一些丢弃的新衣服。而对于吃,家旁边有一块小农田,可以在田里种菜。另外到超市里买一些廉价的快过期的食品,虽然这些食物不在最佳的食用状态,但是仍然可以食用。
  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在妻子严格地执行简单生活的计划时,莫皓光也没有闲着,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用橙皮和糖制作一些环保酵素,用来去污。刷牙用盐水代替牙膏,洗碗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些茶籽粉加到清水里,就能有洗洁精同样的去油效果。另外,他还买回一本素食菜谱,按照菜谱精心地烹饪素食。
  夕阳西下,夫妻二人靠着斜斜的椅子,一边品喝着自己酿造的葡萄酒,一边吃着美食,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当初妻子的家人是反对两人结婚的,在生活稍微稳定之后,莫皓光将岳父岳母接了过来,一家人在田间地头忙了两个小时之后,回到住处开始烹饪晚餐。
  烛光下,四个人静静地吃着从菜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瓜果。   岳父岳母原本打算只住一天,可是第二天,他们又说:“不走了,我们住下了!”
  就这样,岳父岳母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月。莫皓光把岳父母到来的视频发布到了博客上,竟然成了最好的广告,之前还怀疑他们坚持不了多久的朋友,纷纷打电话要求来感受一番。
  周末时,三五个朋友如约而至,考虑到人数有点多,莫皓光就在小镇上的招待所预定了房间,白天时,朋友们要么在菜地里种菜,要么在池塘边垂钓。下午,大家在菜地边搭起土灶现场烹饪。
  没多久,一锅香喷喷的烧鱼出锅了。喝着莫皓光酿的葡萄酒,几个人谈天说地。太阳西沉,月亮升起,大家又是趁着微风把酒言欢。晚上十点,阿牛还端出了自制的纯天然南瓜饼。
  就这样,每个周末,莫皓光这里就成了朋友们聚会的场所,朋友们要给他留下一些钱,他都会拒绝。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几个月,莫皓光一算,除去房租他的生活开销不到2000元。当他把自己的开销晒在网上时,朋友们无不羡慕。很快,有朋友开始效仿莫皓光,在他的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莫皓光就当起了师傅,指导他们种菜,布置房间。他还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身邊好多朋友在城市工作了多年,都想归隐田园,我觉得他们很傻,既然田园生活那么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过呢?”

孩子的别致童年


  2014年,莫皓光有了儿子“麦皮”,为了给儿子弄到奶粉和衣服,他想到了用蔬菜瓜果交换的办法。
  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交换启事。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朋友们的认可,有时候拿几斤白菜萝卜就能换一条新的裙子,有时候则是几斤红薯就能换一条裤子,不过也有让莫皓光头疼的时候,朋友扔下一罐奶粉只拿走几斤葡萄,这让他觉得占了朋友的便宜。于是他又给自己的蔬菜瓜果标了价:白菜12元,萝卜10元,葡萄25元……朋友们一次性拿不走这么多蔬菜瓜果,莫皓光又采取了“分期支付”办法。就这样,他轻松地解决了儿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
  随着“麦皮”渐渐长大,莫皓光进一步发挥了交换的方式来获得玩具,他先是用蔬菜瓜果换取了部分玩具,接着他在网络上发布了“用玩具交换玩具”的办法。一些朋友本来就为家里堆积如山的旧玩具发愁,有了这个办法,大家都把玩具拿到莫皓光这里,大人们天南海北地聊着,孩子们交换着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莫皓光一算账,自从儿子出生后,由于各种物品都是交换而来的,相对于之前,增加的费用每月不到百元。
  当然在交换玩具的时候,莫皓光也会做一些玩具,他在门口做了一个秋千,还把平时推货物的推车,改装成为“婴儿车”,前面有“麦皮”的专属座位,后面用来装货。载着儿子,迎着风听着他咯咯的笑声,别提多美了。
  等儿子稍稍长大一些,莫皓光就让他一起摘青菜、做面包、上螺丝钉、铲沙子。虽然和儿子一起工作会降低效率,儿子有时候还会调皮捣蛋,但莫皓光觉得不能以成年人的效果去要求他,儿子开心最重要。
  随着“麦皮”的渐渐长大,莫皓光又充分发挥了蔬菜瓜果的作用,他用一个南瓜和一个茄子教他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用一个西瓜分成两份学会了二分之一。
  2018年4月,在“麦皮”四岁时,莫皓光交给他艰巨的任务:给他一颗西红柿的种子,让他观察从发芽到成熟的全过程。播种之后几天,“麦皮”都到地里观查,一个星期之后麦皮兴奋地跑回家:“西红柿发芽了,西红柿发芽了。”之后一段时间,“麦皮”去地里更勤快了,施肥、拔草、搭架子,有时候陪着西红柿苗呢喃自语。莫皓光问他说了什么,“麦皮”却是一脸神秘。
  几个月后,“麦皮”的西红柿成熟了,他采摘了两个,一个给了莫皓光,一个给了妈妈,“麦皮”的懂事让莫皓光感动不已,他在博客中说:“我想父母要做的,不是要给到小孩最丰富的物质,让他在和别人比较时更有优势,而是要教育小孩如何去面对每个人的不同。因为即便你是全球最有钱的人,也不一定所有东西都比别人优秀。一味地与别人比较,会让自己很痛苦,小孩子也不开心。”
  “开心不应该离我们很远,它不应该像广告里的一样,要有房子、有车、有很多东西才可以开心。你只要调整下自己的心态,明白到我们用很少的资源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过得很快乐。”
   编辑 郑佳慧
其他文献
30家旅馆装摄像头,超1600人私人生活被偷拍直播  近日,一个在韩国多家旅店安装微型摄像机非法拍摄并牟利的犯罪团伙被警方抓获,超过1600人的私人生活被该团伙拍成视频上传到付费色情网站供人浏览。据英国《卫报》报道,该团伙在机顶盒、插座孔、吹风机架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安装微型摄像机,在韩国10个城市30个旅店的42个客房进行非法拍摄。其中四人已被抓获。警方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摄像机通过网络互联,将拍摄
期刊
神秘的中介机构  2013年,我和先生移民到美国,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进入了一家证券公司,任职市场部总监,年薪80万美元,而我则进入一家私人诊所,月薪2万美元。在朋友的眼中,我和丈夫是令人羡慕的中产阶级,可是我们也有烦恼:16岁的儿子进入高中之后,学习成绩连前100名都没有进,本来我和先生打算等孩子高中毕业后,就把他送入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中的一所,可是儿子的成绩无疑让我们的希望要破灭了。
期刊
我芳心暗许,他发文表白  我叫何宛琳,是在2017年年初进入骆森的贸易公司的,那年我刚满24岁,在行政部工作。刚来公司,我就被34岁的老板骆森迷住了。骆森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从不摆架子,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女朋友。我常常会听到公司的女同事悄悄讨论骆森,话里话外都充溢着对骆森的爱慕之情。  同时,我还听说冼婧霞和钟汝玲都爱着骆森。她们年纪相仿,约莫30岁,都是骆森的得力干将,为公司签下过不少大单。她
期刊
這大约是世界上最有爱心又最神奇的一顶帽子了!因为靠着这顶帽子不仅成功繁衍出了数千只游隼的后代,而且还穿越了不同物种之间的天然藩篱,拯救了一个濒危的鸟族。  说起这顶帽子的历史,是因为美国上世纪60年代大量使用杀虫剂,尤其DDT的使用导致游隼的蛋壳缺钙,变得超薄易碎,蛋壳因为承受不住母游隼的体重而被坐碎坐破,直接导致游隼雏鸟的孵化率一落千丈,其繁衍后代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灭绝的威胁了,美国西部仅存的一些
期刊
重入职场,老板关怀暖人心  2014年5月26日,27岁的朱倩去辽宁省辽阳市大宇广告公司应聘文案职位,面试由公司老总陈志亲自主持,只进行了5分钟的简短询问,陈志向人力资源负责人赵斌点了点头,“恭喜你,欢迎加盟!”赵斌当即表态录用朱倩。  朱倩已经待业半年多,这次应聘如此顺利,让她始料未及。她毕业于一所三本院校,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职场上并不受待见。曾在两家企业做过文员,干一些打杂的活,没有职业发
期刊
约瑟夫12岁生日前夕,马丁突然告诉他,不能陪他去动物园了。6年前,马丁就和约瑟夫约好,在约瑟夫12岁生日那天,陪他去动物园玩。那是约瑟夫最期待的幸福约定,可是马丁爽约了。  约瑟夫小时候身体孱弱,医生一再叮嘱,不能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让各种病毒、细菌入侵体内。约瑟夫喜爱动物,非常想到动物园去玩,尤其想看大猩猩。可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去,他可怜巴巴地对马丁说:“爸爸,我6岁生日那天,你带我去动物园
期刊
“第三者”的日记  我是一名大学教授,我的前妻在女儿孙蕊3岁时就因病去世。9年前,我因住院结识了护士杨丽。那时,我和我的硕士生徐珊已有了超出师生关系的感情,但我一直觉得我需要的是贤妻良母,帮我照顾年幼的女儿,而徐珊才华横溢,属于事业型的女人,并不是我理想的结婚对象。  杨丽当时24岁,比我小8岁。爱上她不仅是她的漂亮单纯,更是因为她对病人的热情耐心。  住院期间,我将女儿送到乡下姥姥家。没人给我送
期刊
农民夫妻,供三个儿女上学  董振荣和刘万中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是江苏省新沂人。两人经人介绍结为夫妻,居住在时集镇刘万中家的老宅子中。刘万中忠厚少言,勤劳能干。董振荣开朗、善良、吃苦耐劳,生活虽然清贫,但夫妻俩互敬互爱,非常幸福。  1992年,他们喜得娇女,取名刘燕,为了让女儿过上幸福生活,两口子更加努力劳作。1993年,儿子刘相出生,家里充满了童趣,夫妻俩更加忙碌了。1996年,三儿子刘杉又出
期刊
面对偏心的父母,每个人心里都会不好受。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从小父母就喜欢妹妹,因此妹妹也欺负她。更离谱的是,为了妹妹的幸福,父母不惜让她做出牺牲。而真相,比她想象的还让人震惊……噩 梦  从小到大,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爸妈都先给妹妹。我俩闹矛盾,爸妈肯定也是指责我。  仗着有爸妈撑腰,妹妹经常捉弄我。知道我胆小,她偷偷把毛毛虫放进我书包里。趁我睡
期刊
美国律师霍普森·约翰逊应客户之邀,乘坐“郁金香号”豪华游轮前往檀香山旅游。在与水手交谈时,他偶然得知24年前曾经在游轮上发生过一起离奇的凶案。而在当天夜里,船上惊现当年凶案现场所发出的惨烈声音。奇怪的是,这声音并非每个人都能听到。是元凶心中有鬼,還是鬼船幽灵果真现身公海之上?午夜怪音,豪华邮轮惊现幽灵哭泣  霍普森·约翰逊律师是纽约一家高级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兼任纽约州立大学法学教授。尽管他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