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数学“课改”课要有新思维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我提出数学家是如何证明皇冠不是纯金做的,他是如何证明的?试想这样的故事情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怎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呢?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一、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问题生活化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如我们在给学生讲什么是同类项时?可先设想下面的问题情境:将一群鸡和一群鸭混合关在一个笼子内,请问会发生什么现象?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能会七嘴八舌地说出不同的答案,但俗话说:“你是你,我是我,又比如, x2y和 –5x2y 有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轻松说明什么是同类项的相关知识。
  再比如我在讲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节时,可试问同学们校园内四四方方的草坪为什么总是被踩去四支角?这个理由其时很简单,因为同学们走路总爱赶捷径,即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知识点。
  像这样设计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在充满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此时,思维训练是那样的轻松自然、那样的和谐,使数学走进了生活,为生活服务,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问题情境生活化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新教材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艺术化地创设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智力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学习,在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下获得新知。
  二、“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比如:七年级学生难于理解的有理数,在引进负数后使人感到眼花瞭乱;纷繁复杂的“平行四边形”;捉摸不定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说理题”;时间跨度非常长的“统计知识”等“硬骨头”。
  正是由于这些啃不动的“硬骨头”作怪,使得许多刚刚入学、稚气未脱的学生无所适从,对本来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这个“最亲密的朋友”敬而远之,最终导致由好学到厌学的恶性循环。
  我们怎样才能上好数学“课改”课呢?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种观点:一 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游戏引入课堂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把他们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如那边草地上有六个人正在玩游戏,他们年龄的平均数是15岁。请想像一下是怎样年龄的六个人在玩游戏?通常人们会想像是一群中学生在玩游戏,但是,如果是一个65岁的大娘领着五个5岁的孩子在玩游戏也是有可能的吧!
  再如:由两个人玩的“抢30”游戏规则如下:第一个人先说“1”或“1、2”,第二个人要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说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人说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说三个数。谁先抢到30,谁就得胜。
  试想像这样生动、有趣的游戏,能不引人入胜吗?像这样参与性很强的教学过程,同学们一定会感到学习数学是既轻松又愉快,并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
  三、要上好数学“课改”课,需把问题故事情境化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为什么呢?因为初中生的认识兴趣来自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因素。
  所以我在讲授“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一节内容时,就充分地把问题情境化,巧妙地用古代俄罗斯民间流传的算术题故事:“路上走着7个老头,每个老头拿着7根手杖,每根手杖上有7个树杈,每个树杈上挂着7个竹篮,每个竹篮里有7个竹笼,每个竹笼里有7只麻雀,总共有多少只麻雀?”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法则。
  以上观点,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与看法,在教学观念上可能还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会在今后的实践中,积极学习新的理论与方法,逐渐靠拢“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完成新教材的实验任务,以便更好地上好数学“课改”课。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就房屋建筑中砖砌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亚齐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是印尼诸多民族问题中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亚齐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认为亚齐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出现,是印尼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建立以人为本的职工民主管理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走向成功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分别就企业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
摘 要:在卓越课堂这一新的教学形态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要求小组进行有效学习,并合理科学的划分小组,精心的设计学习任务,教师积极指导并参与合作,在最后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卓越课堂  以“奠定基础知识为先,培养学习技能高效”的卓越课堂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将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在卓越课堂上,教师宜关
从CHO工程细胞培养上清初步纯化的uPA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取其中一株38-1-7株作高密度大量培养,细胞密度达13.2×106/mL时,抗体滴度为1∶61.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针对用电检查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对窃电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依法进行用电检查工作、探索打击窃电的对策和方法,提高用电检查工作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虽然它只是一项临时建筑,但对于建筑质量意义重大。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尤其是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