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怨恨性崛起与全球失序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实力陡增,并成功突破既定国际秩序且发挥出重大国际影响,是为国家崛起.国家崛起可以区分为顺应性崛起与怨恨性崛起两类.前者依赖于国家缓慢而长久的发展,其间伴有起伏、波折乃至战争,但主要是以经年累月的发展积累竟功.后者仰仗国家巨大的雪耻决心、实力的陡然增长、骤然改变国际秩序、诉诸战争的决绝和进入理想社会的煽动.英、美两国是前一类崛起的代表性国家.德、日与苏联是后一类崛起的标志性国家.国家的怨恨性崛起一定会导致既定国际秩序的颠覆.但在怨恨中崛起的国家,因其在意的仅仅是国家自身能力的强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实力提升,因此无力提供新的国际秩序.怨恨性崛起的国家或在战争中失败,丧失忽然获得的崛起国地位;或在和平的国家间竞争中败下阵来,无从发挥崛起国所意图的国际领导权.
其他文献
传统上,历史学家始终对理论持高度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就像是历史学家巢中的一只布谷鸟.这种情况直到19世纪早期德国所谓的历史学科学化之后才有所改变,其时历史学和哲学之间的边界比以往更加严格.当历史学开始作为一门声称自己是科学的学科出现时,哲学也旋即被认为是历史学的竞争者.众所周知,兰克对黑格尔及其他哲学家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将各种先验的理论强加在历史世界复杂的现实之上.在兰克看来,黑格尔与费希特、谢林等哲学家一起,向人们展示了历史学家所不应做的事情.①
健康预期寿命是反映人群健康长寿的重要指标,健康预期寿命差异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利用多状态生命表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在过去十余年间的趋势与变动,并通过夏普利值分解法测算了人口社会学等11类因素对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差异的具体贡献值.得到以下四项重要研究结论:第一,从2005年到2018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差异的程度略有增加,女性、农村群体相比对应群体差距始终较高;泰尔指数分解发现,组内不平等(而非组间不平等)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呈现出高
青年就业的政策体系属于国家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当下,研究青年就业的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应用对于提升政策效能,避免政策盲目性和片面性,完善国家积极就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各省在疫情期间青年就业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应用,探析其政策工具的特点和不足,为提高各省青年就业的政策效能,进一步促进青年就业提供策略参考和政策建议.构建政策目标—工具整合性分析框架,运用NVivo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对疫情前后22个省级层面青年就业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得到引领动员型、能力提升型、保障
近年来,各行各业正面临劳动力价格上涨、核心人才流失的现状.在建筑行业中,劳资冲突也进一步激化,这不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精益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融入该领域的.在该思想的引导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方式来减少员工的数量,控制员工加班的时间,进而将核心员工挽留住,达到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的效果.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开展建造活动的过程中,建造流程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中断,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有悖于精益思想.因此,在应用精益思想的过程中,精益思想需要关注流程中断问题,减少因此而产
期刊
人口增长与集聚为超大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也给其自然资源系统带来极大扰动,使之呈现脆弱性特征;为实现超大城市人口—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政府实施了大量调控政策,但因对城市人口—自然资源系统的复杂互动难以精确量化,导致超大城市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治理困难重重.基于此,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人口—自然资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从政策干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调控政策(如人口调控、技术改进、资源管制等)与人口、自然资源的因果关系,并利用Laplace准则结合决策者风险喜好,模拟混合政策干预对人口—自然资源系统可持续性带来
“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理念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与其相关联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合理借鉴与继承.为何坚持以“家”为基础, 巩固“家”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要把这个“中国特色”的故事讲好, 就不能仅停留在对于家庭及其养老功能的应用性研究层面, 而需要一部兼具理论深度的著作.
期刊
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提出"两个确立",其中一个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决议》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同志对于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其中习近平经济思想是这个思想宝库中耀眼的"珍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期刊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①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之际,实现思想统一、政治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的象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的历史自觉与时代担当,对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期刊
基于知识生产是人类最基础、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命题,可以建立理解人类文明的理论坐标,并借之描述文明史的基本变迁.人类已经历两次大变局,第一次是轴心时代,第二次是现代转型,而第三次尚处于早期.在第三次人类大变局中,在知识生产层面,机器可以进行间接知识生产;在劳动形态层面,重复劳动被大量替代;在经济形态层面,商品经济很可能被打破;在政治形态层面,技术权力可能成为独立主体;在生活形态层面,个体可能成为技术奴隶.第三次大变局正在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矛盾,使之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演变为人与技术的矛盾,即人性很可
21世纪以来,美国劳工史出现了明显的跨国转向的趋势,其主要路径一是重新挖掘劳工史与生俱来的跨国特性,包括考察跨国联系和域外因素对于美国劳工组织和运动的影响,以及考察移民劳工在母国和移居国之间建立的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关系网络;二是把美利坚帝国视作一个跨国联系和互动的空间,考察这个跨国空间内复杂多样的劳动力流动、雇佣和管理机制、形式各异的控制和反抗活动,以及模糊不定的人际关系与身份认同.帝国劳工史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在于,把强制劳动纳入了劳工史的研究视野,从而将工人阶级"重新概念化".跨国转向让1960年代以来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