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不停跳法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时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心脏不停跳法对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心肌损伤时内质网应激(ER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选取风湿性心脏病伴有二尖瓣狭窄并择期行MVR的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38~59岁,体质量43~73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脏不停跳组(BH组)40例和心脏停跳组(CA组) 40例。分别于切开右心房即刻(T0)、主动脉阻断后30 min[BH组为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 min,T1]和缝合右心房(T2)时抽取桡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浓度。分别于T0~T2时采集右心耳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 mRNA及GRP78、CHOP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与CA组比较,BH组T1~T2时血浆CK-MB、cTnT浓度及T2时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BH组T1~T2时心肌GRP78、CHOP和JNK mRNA表达均低于CA组(P<0.05),且BH组T1~T2时心肌GRP78、CHOP和p-JNK蛋白表达亦均低于CA组(P<0.05)。

结论

心脏不停跳法可减轻ERS,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轻MVR患者心肌损伤。

其他文献
胸骨是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胸壁的枢纽组分。大范围的胸骨切除后,为保护深部器官,恢复胸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需要行胸骨重建。胸骨重建包括骨性重建和软组织重建。骨性重建可采用的材料包括: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组织、金属修补材料、"三明治"修补材料、非刚性修补材料、生物合成修补材料和三维打印重建假体等。目前可用的重建方法各有利弊,如自体骨移植取材受限,创伤大;同种异体骨移植供体保存要求高,易发生感染;钛
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早期接受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联合内分泌治疗其总体生存时间能获得更明显的受益,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药物治疗选择包括多西他赛、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等多种可明显延长生存时间的药物,其中多西他赛和阿比特龙积累了较多的国人应用经验。如何正确地应用目前的治疗手段,为中国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制定最
目的探讨临床心肺转流中搏动灌注(PP)、平流灌注(NP)血流携带能量的大小和频域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单纯二尖瓣病变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手术的60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PP和NP两组,每组30例。在心肺转流动脉微栓过滤器出口处,利用能量等效压和富裕血流动力学能量计算心肺转流中血流能量的大小,并通过快速傅立叶转换对上述两种人工血流进行功率谱密度分
期刊
目的探讨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肝细胞癌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失败的预后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肝脏外科行肝切除手术的18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9例(82.8%),女性31例(17.2%),年龄(56.5±11.0)岁(范围:33~84岁)。所有患者术前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退变性脊柱畸形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畸形,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常常合并严重的椎管狭窄而表现出相应症状,手术难度高且围手术期风险大。手术目的主要在于椎管减压,松解受压的神经根,终止畸形进展和重建脊柱平衡。近年来,退变性脊柱畸形矢状位平衡的相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退变性脊柱畸形矫形技术的合理应用以及近端和远端融合椎的恰当选择,对患者畸形矫正及术后症状的改善至关重要。
成功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冠状位下肢力线是关节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既往很多学者认为术后的中立位对线可以带来更好的假体生存率与关节功能,但近些年来这一金标准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本文将简要介绍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下肢轴线、力线、截骨方式等内容,并回顾中立位对线以及近些年来兴起的运动学对线的相关研究结果,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一定指导方案。
目的探讨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ELND)治疗早期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远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微创食管癌切除术的405例cT1N0M0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不同分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LND)组208例和ELND组197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围手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技术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弹性髓内针手术治疗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 133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1 191例,女性942例;年龄(5.7±3.1)岁(范围:1岁11个月至14岁)。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1 866例,术中采用小切口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针267例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在局部复发、重建持久性及功能评价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33.7岁(范围:17~71岁)。骨折部位为股骨远端45例,胫骨近端5例。按照AO骨折分型,A型3例,B型36例,C型11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