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人(外一首)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看,山海在倾听,
  傾听你的梦想。
  矢志成帆,汗作桨,
  心如磐石任击浪。
  纵情辽宁大地,身如雄鹰竞翱翔。
  树满,花香,此路绵长。
  人生的精彩,就在寻梦路上。
  来吧,这方热土,
  会珍藏每一分热量。
  我的心在这里
  我生在这里,也必将埋在这里,
  这是生命的规律。
  我可能长留,也可能早归,
  但早晚都化成泥。
  只为这眼绿,我宁肯早去,
  不是命中注定的坎坷,
  只为追寻生的意义。
  我的根在这里,我的价值在这里,
  我的心在这里。
其他文献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风情,令人沉迷其中。  有海的气势,又有河的秀美的营口,中国大陆唯一一处可观夕阳坠海的城市。它以百年古炮台的沧桑与厚重,依河傍海的风情,给世人开放了一个唯美的窗口。而营口人的古道热肠,热情善良,更是让人念念不忘。  夏日,我和爱人有幸来到了饱受甲午战争洗礼,历经百年沧桑的营口西炮台遗址陈列馆。参观完毕,我们神情凝重地离开古炮台,便驱车沿着土黄色城墙下碧波荡漾的护台河岸向辽河
期刊
大地上的草木,葳蕤婆娑。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人的名,树的影。草木跟人一样,生活在大地上,留下身影,还有灵魂。草木的灵气,深入大地,深入人心,人都是靠草木养活着呢。  我的故乡在鄂西南山区,是北纬30度一个神奇的地方,草木众多,野生野长。这些自然界的精灵,贱为草,却有高贵的灵魂,从不与人争。草木的坚韧、执著、毅力,人所不及。  草木的智慧,是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哲学认真参透。一棵树,一株草,是很柔
期刊
一  春天的来临总是带着某种历练,我们都在艰难地迈过冬天这道门坎,包括家乡的那头老牛。这样的冬天,谁的耐心都拗不过一场接一场的冻雨。  過冬的心情烂在记忆中,过冬的青草烂在季节里,过冬的稻秆烂在田埂上。  父亲就这样坐在老牛的身旁,点燃的烟被掐灭,掐灭的烟又被点燃。父亲唯一能做的只有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一向骂不绝口的父亲,此时缄口无语。早已戒烟的他,其实没有抽烟的欲望,他再一次将烟掐灭。 
期刊
从春天涌出的冷,到冬天也没融化过  除了疫情,今年四湖河也没结冰  而是有好多的词,生冰  引我梦到河边喊父亲  从年头喊到年尾,也没喊出口  直到母亲喃喃  “你爸是正月初一離开的。庚子年”
期刊
李秀文,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山文学院客座教授、辽宁省新诗学会副会长,《辽宁诗界》主编。已出版诗集《弯弯的月亮》等14部,并多次获奖。  去年五·一假期,我和朋友携着海潮般的激情,从波涛汹涌的乐清湾驰向群峰巍峨、潭清溪碧的雁荡山中。  我急于寻觅气象万千的雁荡飞瀑,它牵动我太久的憧憬与思绪。庐山
期刊
县长不喜欢养宠物,再说县长日理万机,也没时间养宠物。但县长夫人喜欢,非要弄个宠物养养。县长拗不过夫人,说你想养就养吧,但不宜多。  所以县长家里唯一的宠物就只有一只鹦鹉。当然,是别人送的。  那只鹦鹉属紫蓝金刚鹦鹉,据说产自拉丁美洲。那只鹦鹉真是漂亮极了,黄嘴、白头、红身、蓝尾,羽色鲜艳,煞是可爱,在这个县城找不到如此漂亮的鹦鹉。那只鹦鹉聪明又可爱,学人语惟妙惟肖,还会唱歌,常逗得县长夫人很开心。
期刊
该来的早晚要来,但来得真不是时候,我刚举杯说了句: “祝老婆大人提职成功。”杨姐的敲门声就让欢宴戛然而止。  杨姐问我是不是早上轧了一条狗。老婆到底是当官的材料,反应神速地把她拉进屋,连鞋都没让换,姐长姐短的叫着特亲切。  大姐一看满桌子的鸡腿、羊腿,眼泪就下来了:“我那可怜的狗狗被你开车轧死了,我怎么吃得进去啊。”说完,拍腿捶胸,哭得险些背过气去。  我看得出杨姐是真伤心,想解释,可在杨姐的抽泣
期刊
为什么是黑夜,遮蔽了天空的传说  为什么城市的灯又要打破夜晚的沉默。  一切倒影,正在将虚无的触角伸向云层  你试图爬上楼顶,抓住星星,抓住月亮,  但是,那些移动的阴影,嘲笑着无知者。  雾气开始笼罩大地,黑暗中白色的幻境  驱散惊恐。巨大的穹庐,像青花瓷盘  变成一片海洋,至于颜色,与你猜度的一样。  白昼,在黑夜里逃窜,丢掉自己的影子  和脚印。混乱,太过混乱的构思,  在词语的悬崖上坠落,
期刊
一  茅堤镇新街口的省道旁,有一座水泥桥。此处人来车往,十分热闹。桥头有一单层瓦顶的两开间小馆,早上卖包子、馒头、热干面,中午和下午卖炒菜,接待的多是过路司机和赶集的农民,生意不错。客人多的时候,便到退后六七米的那栋两层小楼底下,再铺桌椅碗筷。这栋两层小楼,是老板自家的农舍。  老板姓朱,人称朱伯,也自称朱伯。老板娘姓胡,人称胡伯,老板也称她胡伯。  小馆里,终日见到的是老板娘忙里忙外,既是面点师
期刊
陌生人骑马进了村子  满村尘土飞扬,他们的腰刀  暴露了他们的秘密,模糊的脸  暴露了他们的经历  他们把帽子压得很低  等着夜晚降临  村里人睡得很早  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散落的麦粒像黑衣人  散落的麦粒像黑衣人  眼藏忧郁。打谷场上躺着麦秸  阳光洒落山冈,黑衣人大笑不已  在他们的笑声中,山冈敞开墓地  乌鸦知道那些潜在的饥饿和贫穷  用飞翔带动村庄的眼睛  深夜里,谁会在打谷场上  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