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婆娑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n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上的草木,葳蕤婆娑。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人的名,树的影。草木跟人一样,生活在大地上,留下身影,还有灵魂。草木的灵气,深入大地,深入人心,人都是靠草木养活着呢。
  我的故乡在鄂西南山区,是北纬30度一个神奇的地方,草木众多,野生野长。这些自然界的精灵,贱为草,却有高贵的灵魂,从不与人争。草木的坚韧、执著、毅力,人所不及。
  草木的智慧,是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哲学认真参透。一棵树,一株草,是很柔弱的,渺小的,它们是以群体来征服自然,林林总总,浩浩荡荡。有草木的地方就有生命,就有活力,就有气象,连草木都没有的地方,真才叫不毛之地,才是真正的贫瘠。不要瞧不起草木,更不要对它们大肆杀戮,对大自然的敬畏,很多时候,就是要敬畏草木。地球上的草木,是对人类的恩典。
  如今,我的老家荒芜在那时光深处。人的撤退,成就了草木。大片的草木,趁机而来,占领了村庄。草木,得以成了我的朋友,乃至知己。
  草木,都有诗意,都是一味好药。许多草木都是从古老的《诗经》中走来,走进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木》,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老家姚家坡多为土山,平地极少,这并不影响野草们的生长和蔓延。随着农民大量地涌进城市,许多庄稼不得已纷纷隐退,野草们的生存天地逐渐广阔起来。牵牛花,植物里的花仙子,着一身绿裙,开始吹着喇叭纷至沓来,占据田间地头,给寂寥的姚家坡添色不少,赠予单调的大地,几多缤纷,几多芳香。
  牵牛花有许多别名,喇叭花、朝颜、碗公花,都是人们对她亲切的称呼。“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秋深结此花。”(宋代林逋山《牵牛花》)牵牛花的诗意和美丽,难道和皎皎银河边的牵牛织女星有关?正是。民间传说是织女在天庭滴下的相思泪落到人间化作了美丽的牵牛花。牵牛花,是悲情的泪,哀婉而凄切,有了一种惨淡的美。难道,这便是自然的点睛之筆?暂且甭管这些,且看长在山野,与野草结伴而行的牵牛花,如何将她的生命拓展到极致。
  一条嫩生生的藤萝,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当她已有所攀附,爬上树枝或墙头瞭望的时候,便早已做好了开花的准备。细藤无手无脚,真不知她是如何爬上去的?爬那么高,只是为了一场花儿的展览吗?牵牛花的藤蔓很少贴着地面匍匐,若是趴在地上,花儿少了自由活动的空间,要吹响喇叭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牵牛花真是一株爱干净的植物,缠在树上或绕在墙头,雨水一淋,微风一吹,整个身子一尘不染。绿得发亮的牵牛花,神清气爽,迷人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犹似一位娉婷的美少女,袅娜的身姿,透出一股子遮挡不住的活力和诱惑。
  花儿是美丽的象征,人们常常用貌美如花来形容女子。而牵牛花更是女子中的佼佼者,一副楚楚可怜的神态,藤儿,叶儿,都不忍心去触碰,仿佛一触摸到就融化了,再也不能开花给你看。花更是娇艳欲滴,吹弹可破。小小的喇叭里,蓄着的是日月之精华还是玉液琼浆?牵牛花最美的时候是太阳刚刚漫过山冈的时候,花瓣儿上的露珠还没有干,水灵灵的,透着晶亮的白和浅浅的紫,或抬头仰望天空,或颔首俯视大地,幽幽清香似一曲撒欢的清音乐,从院子里飘逸而出,悠然而逝。一朵花绽放的时间很短暂,要赴一场花的约会,必须早起,必须守时,不然将错过一段美丽的邂逅。昨晚还是拳头似的花苞,根本没想到她会于凌晨人们熟睡之时,做好开放前的所有准备,悄然登场。
  牵牛花真是一株有信仰的植物。十年前,寄居乡村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牵牛花的信仰》,发表在报纸上。后来收入我的散文集《诗意栖居》中。结尾的时候,我这样写道:“阳光一片,牵牛花数朵,镶进夏末初秋的心脏,日子就会变得饱满而充实。”我不仅在感慨花的命运,更是在激励自己的日子。牵牛花,这朵阳光的情人,以岁月之刀,雕琢她,用阳光之情,感染她。她,便有了一种以柔克刚的强大力量。不要看她只是一种野花,野花也该有自己的尊严,牵牛花算是做到了。人也一样,哪怕生活在最底层,却不能没有尊严地活着。
  我时常想,牵牛花为什么又叫朝颜?是取白居易诗《琵琶行》“暮去朝来颜色故”这句中的“朝颜”之意吗?想到此,宁愿她是一个吹着喇叭的女子。姑且叫她喇叭女吧。她是怕自己待到年老色衰,遭人唾弃吗?或许,这纯属我的胡思乱想和牵强附会,根本就是杞人忧天,完全没有的事。可是,牵牛花确实于早间开放,顶多三五个时辰便凋零。第二天,又有花儿接着开放。从不开隔夜花,更显出她的尊贵。时间创造价值也毁灭价值,一朵花儿,绽放美丽的时间何其短暂,不珍惜她的人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欣赏。一朵花,为什么要显出楚楚可怜的样子?当然是希望有人疼惜、垂怜、保护。牵牛花,真是绝顶聪明的女子。把娇艳开到极致,尔后迅速消逝,从阳光的余晖里陨落。
  还是在乡下工作的时候,院子里有一株牵牛花。牵牛花就在菜地边,沿着篱笆行走,没有人把她当作野花拔去。幸存下来的牵牛花,终不辜负人们的宠爱,天天清晨,都绽放出三五朵可爱的花儿来。我住的阳台正对着这块菜地,天天看到牵牛花极尽努力把花儿开放,白色、蓝色、紫色的花,如飞快旋转的舞裙。这样一株花,长时间地开花,从夏到秋,彰显着她无限的生命力和不老的容颜。可惜我不是画家,不然,这一幅定格了这么长时间的画面,定可作一件天然的工笔。藤条的引领,叶片的布局,花朵的姿态,色彩的调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天才的构想。我不得不佩服她是一株有想法的野花,我想,艺术家们的灵感,都需从大自然中获得吧。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师,哪一件作品都有非凡的想象力而又绝不步人后尘。
  一缕阳光,一束朝霞,从天边斜过来,守时的牵牛花早已含苞待放,撑开花瓣,迎接早起的人们。“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牵牛花便是这么一位早起的行者。鸟鸣漫过来,行人的脚步声漫过来,花儿笑盈盈的,在晨光曦微中,接受这美好的一切。秦观的诗《牵牛花》:“银汉初移漏欲残,步虚人倚玉阑干。仙衣染得天边碧,乞与人间向晓看。”和陈宗远的诗《牵牛花》:“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晴蜓带露来。”描述牵牛花的美颜、雅姿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言明了牵牛花“向晓”即拂晓开放的鲜明特点。原来细心的诗人们,早就看透了牵牛花的心思。
  文人墨客大都喜欢牵牛花,极尽溢美之词,情不自禁地歌颂她,赞美她,吟咏她。宋代诗人梅尧臣在《篱上牵牛花》一诗里说:“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不仅写了牵牛花颜色多变的习性,更表达了对这种花儿的无比喜爱。的确如此,从凌晨到傍晚,牵牛花从蓝变紫变红,直至枯萎。杨万里的《牵牛花三首》也写道:“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这样一种多姿多彩的花儿,尽态极妍地向人们示好,人类岂有不怜爱之理呢?
  可惜在我的老家姚家坡,却少有人懂得牵牛花的诗意。牵牛花的命运,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往往是自生自灭者居多,很少有人为了一株牵牛花而舍弃庄稼的利益。实用,才是农人们唯一的哲学。其实,牵牛花除了观赏,还可作中药之用。据《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牵牛子,苦,寒。有毒。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病,绦虫病。不过,一般的农人对于牵牛子的药用功效,都不甚了解。一株野生野长的牵牛花,不受重视,便在情理之中了。
  好想有一个自己的庭院,扎上篱笆,种上各种菜蔬和牵牛花。晨起之时,看到牵牛花勤勉蓬勃地绽放着,给人以欣喜和力量。牵牛花就像一个哲人,告诉我要更加懂得珍惜大好的时光,花开既然不待人,又更何况短暂易逝的人生。
其他文献
1  白水城,你是六千年前奔走于我伤口上河的荡漾  这个时候,更适合于把一粒风干的葡萄重新浸泡  此时我的体内澎湃着一定是阿克苏的味道  这时光里的布施,正好来喂养我诗里的江湖  苹果树的每一片叶子,都哼着一支小谣曲  每一粒葡萄都孕育着春秋诗篇  每一座山峰都汹涌着汉魏风骨  塔里木,你是一壶好酒  我们把十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打磨  成了诗和远方  用塔里木河的微醉感受细微的光芒  那些登上温宿
期刊
已经在泰山的脚下,可是,还在写去云南普者黑的文字。  但终究是在五岳之首的身旁,感受到了它的温度,激发了我的灵感,才完成了云南之旅的记述。这样,我便能潜心地把我的心境赋予这神山!  人生的旅行不能间歇,论写生命足迹的文字就不能停止!这是我自认为生命从荒草丛生到开满鲜花的精彩过度!岱宗,我来了!  十七年前,我和夫人还有我五岁的女儿来过这里,十七年后,多了一位80岁的父亲、13岁的儿子,也是舟车劳顿
期刊
弥河谣  太过神秘的传说,从天齐湾开始  一淙细流,成就了一条大河  自南向北,携丹河纳石河,蜿蜒北上  向西,而北,再东北  过青州跨寿光,九曲十八弯,终归大海  用轮回,传递结绳的历程  默默地普渡这一方众生的圣水  是人们不能忘怀的记忆  朱虚国,齐长城,沂山册封  捻军过往,无人区,七昼夜大雨滂沱  你走过沧桑岁月  你是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源头  从青涩少女,到健硕慈祥博爱的母亲  我们都是
期刊
墨,是纸的脚印  一旦落地,就再也不能后退  就像人,得三思而行  踏进雪地,就收不回脚步声  荷若然纸上,搬运它的是墨  墨和纸,如鱼得水  栩栩如生,是墨的一片风景  心在笔尖上舔血,是墨的内核  墨走累了,在灵魂里大睡  留白是墨的梦,维度是墨的韵律  静静地,听一粒墨挣脱黑暗  从磨难开始到劫后余生  画是历史,字是评说  听墨,从内到外。耳听到的  是风声,心听到的是远方  一场特殊的晚
期刊
二十四根肋骨  连同我锋刃般的目光  都无法将丽江的浪花抱起来  便只好将我的心跳  小米粒一样地种植下去  让它们开出腊梅杜鹃风信子  紧紧地将丽江搂入怀中  丽江  我留下的脚窝雪花都挖不走  就让你坐在春天里  让我在恋爱的季节里  也将你认做故乡  或她腮边的一滴泪  在丽江  我愿是一条鱼  每一簇浪花都镶嵌在我的眼睛里  就算阳光伸出手  也抓不走  我是你的不系之舟  丽江,每一朵浪
期刊
一  想来,我和妻子在天津看护外孙,别离我栖居黄河口的那座叫东营的小城,已近十日。清晨醒来,当我从朋友圈中得知,东营下雪了!这是东营迎来的2020年的第一场雪,片片羽状的雪花轻舞飞扬,它们欢快地剥离苍穹的子宫,落脚在大地之上,城廓之中。于是乎,村庄白了,树木白了,原野白了,冰封的河流也白了。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蓦然记起,也是去年冬日的此时,我踯躅在天津北辰医院宽阔的长廊上。漫漫长夜里,
期刊
岁月老了,小院老了,小院里的人也老了!  在小院我住了十几年,那是北方常见的解放前留下来的老院落。瓦房居多,有点儿四合院的痕迹,却又不是标准的格局。接近四方,大门在北,进门是五大间排开的很阔气的大瓦房,是房东的住所。一对老兄弟各自住在东西两侧,正房身后三间东厢房。西厢房更多一些,越往里走越开阔。那也是我们孩子嬉戏最多的地方。整个院子被枝枝杈杈的老树包围着,错落的屋顶在夕阳下升起袅袅的炊烟,那就是留
期刊
美菱昨晚上又做噩梦了,她梦到汪主任笑嘻嘻地跟她讲,因为下半年休了3个月的产假没有参加工作,组织决定扣发她年底一半的奖励工资,这是规矩,没办法。  美菱一下就惊醒了,身旁的丈夫呼声震天,屋里漆黑一片,外面的光亮试图透着门缝窗框渗进来。调亮手机屏一看,才刚过凌晨四点,美菱重新躺下摸了摸肚子,宝宝还在肚子里,幸好是个梦。  即便如此,剩下的时间,美菱终归是睡不着了。  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又想,越想越
期刊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中山区青云街。爸爸是位抗美援朝老兵,转业后被安排在军工厂工作。我们住的那个大杂院里,多半是军队家属。  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到夏季,大杂院里的空地上就会堆满绿绿的仿真草尼龙绳,三三两两的姐姐婶婶们聚集在一起,边说笑边织网,大院里常常传出一阵阵笑声。  那时候我刚六岁,记忆中的母亲梳着两条乌黑的辫子,夏日的太阳将她原本白皙的皮肤晒得通红,她右手拿着织网的梭子在尼龙绳间穿梭不停
期刊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独特风情,令人沉迷其中。  有海的气势,又有河的秀美的营口,中国大陆唯一一处可观夕阳坠海的城市。它以百年古炮台的沧桑与厚重,依河傍海的风情,给世人开放了一个唯美的窗口。而营口人的古道热肠,热情善良,更是让人念念不忘。  夏日,我和爱人有幸来到了饱受甲午战争洗礼,历经百年沧桑的营口西炮台遗址陈列馆。参观完毕,我们神情凝重地离开古炮台,便驱车沿着土黄色城墙下碧波荡漾的护台河岸向辽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