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600例孕妇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来源 :中医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hiyou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医院妇产科孕妇的中医体质情况,为孕妇妊娠期提供个性化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妇产科建卡并进行孕产期保健的600名孕妇为研究对象,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采用王琦教授的九分法.统计孕妇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妊娠期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孕妇的中医体质排前三位的依次为平和质189人(31.5%),阳虚质109人(18.17%),湿热质87人(14.50%);平和质中患妊娠期疾病的14人,发生率7.41%,以妊娠高血压最多(8例);偏颇体质57人,妊娠期疾病发生率为13.87%,以妊娠高血压最多(17例),其次为腹痛(13例);偏颇体质的妊娠期疾病发生率高于平和质.结论:医院妇产科应根据孕妇的中医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养生指导和保健干预,降低孕妇妊娠期的发病率.
其他文献
急诊工作是综合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优化急诊管理可促进急诊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急救医疗体系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急诊管理优化的有效举措,也是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急救系统无缝隙衔接的重要保障.文章就急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总结急救医疗体系运行机制用于优化急诊管理的启示.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管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睡眠不足,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恐惧、抑郁、睡眠不足及睡眠质量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多存在程度不同的不良心理情绪,较常见的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患者消化类中成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将2020年5~10月在医院就诊的510份老年患者的消化类中成药处方列入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数频分析和合理性评价.结果:中成药物使用种类主要为消导剂(23.92%)、祛湿剂(21.37%)、补益剂(18.24%)等.剂型主要为胶囊剂(22.55%)、丸剂(20%)、颗粒剂(16.67%);药物疗程为15 d(43.14%)、7 d(20%);每日服药次数主要为1天3次(56.67%).高频中成药只有1种药物的DDC>10,DUI均<1.0;用药期间不良反应
目的:对某二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中药注射剂使用调查后添加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注射方法不当、使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使用不当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酸痛及发热并发症等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某二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针对
目的:探究安吉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轻症患者中医药应用情况与需求分析,为中医药在急诊科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7~12月在医院急诊科随机抽取轻症患者3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药应用与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年龄20~63岁;男143例,女169例.患者近期对不同中医药服务使用比例包括中成药占87.5%、中医药技术占64.4%、中医健康宣教占49.0%、中药汤剂等占32.7%、中医养生指导占17.9%、食药两用物质占7.4%.对中医药服务总体需求度为84.6%,不同类型需求度包括中成药为9
目的:统计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临床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分析原因并制定安全管理对策,为提升用药安全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月衢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186例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用药管理)共计2248次用药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用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2020年2月建立以JCI标准为基础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结果:中医呼吸内科2248次用药操作共计发生97次用药安全事件,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31%,其中处理医嘱环节32次、药物配制环节55次、给药执行环节10次,药物配制环节的用药安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辨证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护理人员的中医辨证护理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医院27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对中医辨证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实践操作评价其中医辨证护理能力,了解中医辨证护理知识培训需求.结果:在中医疾病证候要点、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特色技术应用、健康指导等理论知识评分方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高于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者,中级职称高于初级职称者(P<0.05);在辨证分型、辨证施护能力评分方面,高级职称高于中级职称和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用药管理对妇科中药制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医院妇科患者在中药制剂使用中开始加强中医辨证用药管理.2019年妇科按照常规中医药用药管理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定期分析中药制剂用药合理性、安全性,设为实施前.2020年设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药服务与管理满意率、用药合理性与用药安全性.结果:实施后患者对中医药服务与管理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合理用药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中医药服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21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我国由于整体医疗资源短缺,分布存在结构性失衡,存在公立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供过于求的局面.如何让分级诊疗这一政策进一步落地,缓解甚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是政府和各级医院面临的难题.目前患者在诊后环节的医疗指导和照护服务依然明显缺失,院后分级医疗服务亟待提高.文章介绍了杭州市中医院研发的“互联网+”院后分级随访管理模式,旨在为分级诊疗推进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管理患者口服用药错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老年科1000例患者口服用药管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总结整改对策,从2020年1月开始整改.2019年老年科收治500例患者,设为整改前.2020年老年科收治500例患者,设为整改后.观察整改前后的口服给药流程风险值(RPN)变化,并且比较整改前后发生的口服用药错误率差异.结果:整改前口服给药流程RPN值明显高于整改后(P<0.05).整改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整改前(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