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_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2000—2014年四川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利用曼奎斯特指数对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4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5.6%;其中,农业技术进步的上升显著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农业技术效率的下降则对增长起阻碍作用;各市(州)情况与全省总体情况保持一致,均实现了正向增长。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曼奎斯特指数;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327;F2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34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两个因素,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与保护力度的加强,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没有带来产出效益的持续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特别是与生产技术有关的生产率的提高[1-3]。
  在使用曼奎斯特指数的研究上,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前沿分析法进行农业全要素成产率的分析,如杜江[4]使用Global-Malmquist指数对全国1978—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变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全国的农业全要素增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且省际之间差异明显,东部省份农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省份。夏佳佳[5]等基于Mal指数法和乘积完备的Hicks-Moorsteen指数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行测度,发现1979—2011年间中国农业TFP年均增长率为2.5%左右,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3.0%~3.6%,混合规模效率年均增长0.6%,故在农业发展中更应重视农业生产结构及规模的优化升级。王斌利用空间Moran’s指数分析各地区农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与一致性,认为如补贴等大多数要素虽然对农业产出产生影响,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却不显著。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分解的曼奎斯特指数进行四川省农业TFP的测算,具体公式为:
  M=Tfpch=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1)
  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选取四川省21个市(州)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各市(州)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选取各市(州)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作为投入变量。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将四川省各市(州)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各市(州)2000年为基期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折算。
  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2.1 四川省农业TFP及其构成
  使用Deap2.1软件计算四川省21个市(州)2000—2014年的农业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的曼奎斯特指数,结论如下。
  第一,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TFP在2000—201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实现了正向的稳定增长。增长趋势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平稳增长阶段(2000—2007年),该阶段TFP持续上升,其中2002年、2004年和2007年的增长率突破10%,其余年份也保持了4%以上的增长率;二是波动阶段(2008—2011年),这4年间TFP波动幅度较大,年均增长率均较低,甚至在2009年出现负增长5.7%的情况,这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农业活动的破坏有关;在大地震后,四川省实施了相应的农业抢救恢复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农业生产得以恢复,2011年增长率达到9.5%;三是持续增长阶段(2012—2014年),这3年间TFP值保持着4.1%的年均增长率,在2013年有所下降推测是因为四川省调整农业产业政策,逐步改变资本密集型投入的生产方式,总产值的增长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故对TFP产生了影响,经过调整TFP值在2014年已有所恢复,预计今后将呈现持续稳定的正向增长。
  第二,农业技术进步(Techch)是推动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2014年,Techch的变化与TFP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年均增长6.0%;农业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ffch)呈现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3%,故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5.7%,Techch的增长趋势大于且抵消了Effch的下降带来的影响,四川省TFP主要靠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增长而非现有农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提高。
  第三,四川省农业技术效率(Effch)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4年,Pech基本保持不变,Sech年均上升0.03%,Effch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四川农业生产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对单位土地要素投入后的规模回报均较低。
  2.2 21个市(州)农业TFP及其构成
  对于四川省各市(州)的分析结果,采用2000—2014年各市(州)经Deap2.1软件分析得出的均值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2000—2014年,21个市(州)的农业TFP均实现了正向增长,雅安市年均增長率最高,为10.4%,高于成都等经济更为发达、农业发展更好的市(州);最低的为巴中市,年均增长率0.7%。值得注意的是,1999—2008年间,阿坝州的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还存在下降的情况[6],而在2000—2014年间TFP已达到6.4%,实现了正向高速增长,从TFP的构成来看,阿坝州的Techch、Pech和Sech分别为8.5%、0和-1.9%,农业技术进步为促进其TFP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二,2000—2014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均在增强。理论认为农业TFP值上升,则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加,反之则降低。四川省21个市(州)TFP的平均增长率为5.6%,有13个市(州)超过了这一平均数,且21个市(州)的农业TFP均实现了正向增长。   第三,各市(州)TFP的变化情况与四川省整体变化一致,农业技术进步在推动TFP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2000—2014年,各市(州)的Techch都大于1,呈现高度一致性,但有10个市(州)的Effch呈现下降趋势,Effch的增长率最高的内江市也仅为2.8%,技术效率进步难以发挥推动作用。
  第四,四川省21个市(州)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变化与全省总体情况保持一致,增长率基本在1%上下徘徊,全省的Pech和Sech对Effch均未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导致Effch对TFP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3 对策建议
  3.1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推广
  四川省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效率水平(Effch)低下,这主要是由人才断层、科学技术推广范围狭窄、成果难以有效转换成农业生产效率导致的。因此,应重视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对专业农机操作人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不断更新操作知识,保证高级农机技术发挥最大工作效率[7-8];对从事农业科研和行政的人才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政府可予以适当补贴,避免人才流失;为推广及应用农业科技成果,需建立一条从实验室到田地、促使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推广“道路”。应建立健全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研究院等的创新平台,确保科技生产方式不断创新。其次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基层推广,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果推广、技术使用四个过程的无缝对接。
  3.2 加强农业管理,减轻投入冗余
  纯技术效率(Pech)和规模效率(Sech)低下,说明四川省农业发展存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要素投入无法有效转化成产量等问题。应在加强科技推广的同时增强对农业的管理,在贯彻落实国家农业政策的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业生产效率增长依赖的基础环境。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环境下,减少要素投入,避免过多的人工、土地和资源的浪费,依靠高效的农业科技将要素投入有效转化为农业生产力,提升规模效率水平。
  3.3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打造区域特色产品
  平原、丘陵、山区和高原组成了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农业发展规划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各市(州)特有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可将全省21个市(州)进行农、林、牧、渔产区的划分,并对占有优势的市(州)进行重点建设,着重培养各市(州)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龙门山脉红心猕猴桃、攀西晚熟芒果、川西优质奶牛等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Fare R, Grosskopf S,Norris M.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5):1040-1044.
  [2]Key N. Decomposition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 the U.S. Hog Industr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Applied Economics,2008,40(1):137-149.
  [3]Nakagawa M. Window Malmquist index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East Asia and the ASEAN[J]. Discussion Papers, 2015.
  [4]杜江.中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时空分异[J].科研管理,2015,36(5):87-98.
  [5]夏佳佳,余康,郭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测算——Malmquist指数法和Hicks-Moorsteen指数法的比较[J].林业经济问题,2014,34(6):563-567.
  [6]杨易,吴秀敏,赵智晶.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283-1287.
  [7]王亚坤,王慧军,姜冰.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河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4):973-976.
  [8]尹朝静,李谷成,卢毓.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机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29(3):53-58.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研究了在不同蒸养温度下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以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养护温度下,水泥基材料收缩以及孔隙率随着蒸养温度的升高与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均
<正>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目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在文旅融合的政策推动下,旅游节目通过影像展现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跨媒介产业融合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耐磨砂浆时,普遍采用单一因素评价。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评定砂浆某一方面的性能,但研究结论往往带有片面性。为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高强耐磨砂浆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南通市蚕桑产业发展,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使蚕桑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环保产业,成为可再生、可循环的朝阳产业,对南通市蚕桑发展现状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