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曲同工,各显神通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oxi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结合《红楼梦》第三回杨宪益夫妇与霍克斯的译文,从两译本方位隐喻的英译、对《西江月》两译本的解读以及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方面对比分析并鉴赏了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对第三回的不同译文。通过比较,杨氏和霍氏的浑然天成的翻译技艺及特点均鲜明地显现出来,其深厚造诣也令人叹服。
  关键词:《红楼梦》第三回;杨译文;霍译文;对比赏析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12-02
  引言
  《红楼梦》全书共一百二十回, 当中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本书中至关重要。单从这一回, 读者就可窥见整个红楼故事的序幕,且全书的各个主要人物也将先后粉墨登场。如果人们用“豹头虎尾”来形容整个红楼故事的话, 那么第三回可以称得上是“豹头”, 笔锋精湛, 具有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 从而给读者提供了无尽的愉悦享受。虽然这一回篇幅不长,但其中涉及非常广泛的文化内容,分别涉及宗教、建筑、礼俗、人物称谓、器用、官制、诗歌、服饰等等。本回中,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展现原文的文化意象,从而为读者们呈现了不同的效果,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以下将从三方面逐一进行对比赏析。
  一、对比赏析
  (一)方位隐喻与英译
  Lakoff 等人研究发现:事件结构的各个方面,包括状态、变化、过程、行动、原因、目的、方法等,经过空间、运动和力量方面的隐喻才获得了认知特征。隐喻中的分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方位隐喻,即指在同一个概念内部,参照上下、前后等空间方位组建而成的一系列隐喻概念[1]。在第三回中,霍译对“上—下”空间隐喻实现了语义转换,并由于汉语的“上—下”空间隐喻与英语的时间隐喻系统存在一定差异,对其采取了不同译法。
  1.对“上—下”隐喻的意译
  例 1:“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当下服侍之人,无不掩面涕泣,……当下贾母一一指于黛玉……。”[2]
  杨译:“…All the attendants covered their faces and wept,…who now introduced the family one by one.”
  霍译:“…,while all those present wept in sympathy,…Grandmother Jia now introduced those present. ”
  此处杨氏将第一个“当下”省略不译,将第二处译为“now”;而霍克斯把两个“当下”分别译为while、now, 较好地实现了语义转换。可见霍氏此处采取了意译法。
  2.对“心下的有意识漏译/省略”
  例2 “(黛玉)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2]
  杨译:“How very strange!”she thought.It’s as if I’d seen him somewhere before…
  霍译:“ Dai-yu looked at him with astonishment.How strange! How very strange! It was as though she had seen him somewhere before…”
  在本例中,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中省略了对“心下想道”的转译,而在霍译文中, “心下想道”被一起转换译为with astonishment(“状态,情态”),而“心下”则被省略了。这说明汉语社会文化中,“心”指人类的思想来源,一般呈现为诸如“心上或者心下”之类的言语表达,而相比而言,在英语文化社会中,则没有这种观念。因此,只有thought、wondered,而不会有 in the heart的说法。
  (二)从两个英译本《西江月》看译者对文本的解读
  米哈伊尔·巴赫金指出:“使小说话语能直接召唤读者意识,并使读者发现文本意义的原因是小说话语具有“对话性”[3]。此处对话性是指作者、文本及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启迪:翻译的过程即是对原著用另一种语言来再现另一群读者的过程。而对于译者来说,首先要充当读者的角色对原作者想表达的对话进行深入理解,然后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传达。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眼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2]
  在对《西江月》的处理上,霍克斯将题目翻译成了Moon on Well River。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在霍译中,两首诗音韵十分优美,且诗味十足。然而,他在处理《西江月》时对贾宝玉这一形象的理解却是有失准确的。例如,在第一首诗中“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一句中,“皮囊”原本指长相、外表,而“草莽”原本指的是布满杂草丛的荒野郊外[4], 这里取的是“荒芜”这一意义。然而,霍克斯却将其处理为了“Though outwardly a handsome sausage-skin, he proved to have but sorry meat within”,意思是“漂亮的香肠状的皮肤,遗憾的却是里面充满了肉”。再看“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一句。本句中“潦倒”意为颓废,而霍克斯却解读成了“harum-scarum”,意思是“冒失鬼”;而“愚顽”本是一个反语,霍克斯却处理成了“A doltish mule”,即“一个傻傻的冥顽不灵的人”。此外,他把“行为偏僻”译为了“outlandish”,即“行为笨拙粗鲁”。这样一来,在霍译文中,贾宝玉的形象就转换成了:一个又顽固又傻气的冒失鬼,其皮肤呈漂亮的香肠状,而肚里装的却满是肉,其行为笨拙粗鲁,性格乖张,是一个可怕的流氓。其实在以上两首《西江月》中,贾宝玉的品格素质已经得到了深刻描绘。从实质来看,对贾宝玉是褒而不是贬。然而,杨译本则在这一点上选词精确恰当,要优于霍译。如在杨译中将好皮囊译为“handsome looks is he”,外表俊俏;将草莽译为“heart is lawless and refractory”指内心无法无天;以及将行为怪癖译为“eccentricity”倔强难以驾驭,因此杨译更能准确而形象真实地反映贾宝玉的性格,以及作者对宝玉似贬实褒的良苦用心。正如脂砚斋上所言的那样,整篇中看似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 但这些贬笔却恰恰包含着褒义,通过宝玉傻、狂、乖张、生得一副好皮囊却腹内草莽、不怕诽谤等形象特征的描绘,塑造了一个离经叛道、愤世嫉俗的时代“新人”形象。通过这一点,我们可明显看出霍克斯对贾宝玉这一人物整体形象的把握和推理尚不够准确,从而令贾宝玉的形象整体上变了味儿,演变成了另一类典型,而相比杨宪益夫妇的译文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则较为恰切。   其次,从音韵来看,《西江月》二首有的句子是七言,有的是六言,二、三、四行韵脚标准,全诗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要想完美再现这种效果是很困难的,而霍译的两首Moon on Well River采用了五步抑扬格,押韵上采用的一律是aabbccdd韵式,即双行联韵体,并且还巧妙地运用了译文的抑扬格调,每行基本为十个音节,五个音步,读起来铿锵有力,产生的音乐效果足可与原诗相媲美;而杨译本则运用了抑扬格调,每行共包含五个音步,十一个音节,全文都押一个韵。这样一来,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从而充分传达出了原诗的气势。两种译本虽各自使用的韵式不同,但其达到的音乐效果却是难分伯仲。
  (三)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在两译本中的体现
  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也是相异的,因此,中译英的过程即为怎样组词成句的过程,因为一种语言中的词和词组并不和另一种语言的完全匹配。再者,很多情况下同样的词和符号会在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脑海中产生不同的意象。
  例: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别再提了。”[2]
  杨译:“…So don’t reopen that subject.”
  霍译:“…So let’s have no more of this.”
  从以上两种译文我们不难发现杨的译文与源语结构很相似,即主题显著,而霍克斯的译文却与英文次序组合的方式相一致。霍克斯的译文中增加了“let’s”就表明英语“主语显著”的特征,与汉语不同。通过归化语言形式,霍克斯使译文对于英语国家读者来说更好理解,更易读,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文体色彩。因此此译霍译较好。
  二、结语
  红楼梦第三回涉及内容十分广泛,鉴于以往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两位译者的对比研究俯拾即是,主要选取了其中较为细微的方面进行比较与赏析。通过比较,可看出虽然两位译者身处的时代背景、国情文化均不同,但他们对于原文的理解、把握和翻译处理均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可谓不分伯仲,各有千秋。通过他们的译文对比和赏析,他们字斟句酌的严谨态度跃然纸上,其高超的翻译技艺值得我们学习膜拜。
  参考文献:
  [1]Lake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Orth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2]党争胜,王满良,等.翻译名篇欣赏[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M.M.Bakhtin,The Dialogic Imagination,Translated by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D]:University of Texas,199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朋友那里搞到了一颗免费的英特尔酷睿i5 2500K处理器(3.3GHz),为了帮它搭建一套稳定强悍的平台,最终将主板锁定在了技嘉GA-P67A-UD3R-B3身上(下文简称技嘉P67A-UD3R)。这款主板在PCB板上采用了特殊的雾面材质,质感非常出色。ATX标准板型保证了扩展性,PCI和PCI-E2.0 X16插槽各两组、三组PCI-E X1插槽,几乎什么好玩意儿都可以往P67A-UD3
期刊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青岛农业大学宿舍文化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具体问题就如何构建和谐有序的宿舍文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50-02  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
期刊
平常收听广播的朋友都知道,当DJ说话时,背景音乐会暂时变小,等DJ讲完了又会恢复正常。可能有的朋友在平时制作视频时也想有这个功能,怎么办呢?其实使用会声会影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  首先是导入音频。在音频轨道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插入音频”→“到语音轨”,如图1所示,当定位到音频文件存放的位置时,音频就导入完毕了,不过这时我们还无法进行编辑。  接下来选中导入的语言轨,再点击时间轴上面
期刊
摘 要: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核心。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湖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生命质量简表的各因子上存在差异,研究者应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简表;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从高职院校党支部的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院校的学生党支部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质量不高。这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党支部的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够与时俱进,党支部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党员的考察和培养情况的优劣。主要从学习模式的构建上,对高职院校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学习模式;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编辑部常常接到读者电话,询问市场上的水货手机是否值得购买。我们的回答自然是不建议购买,因为水货手机质量难以保证,最重要的是没有正规的厂家三包售后。不过也有读者提到现在很多水货手机也有保修了,是否就可以放心购买了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手机行业中除了正规渠道的行货市场,在各地卖场和网购中还存在着数量不少的水货市场。由于水货机比行货便宜数百至上千元,所以销量非常大,关注
期刊
中国联通拟在5月17日电信日之后推出3G互联网手机新定义,将重点推出一系列3.5寸电容触摸屏智能手机,价格均在999元以下,大规模拓展3G手机市场。  不难看出联通此举意在降低3G门槛,但999元的Android手机配置到底如何成为了其能否普及的关键。小编大胆猜想一下,如果联通砸下血本把手机的配置定在MSM7227处理器+A200显示芯片+256RAM内存+3.5英寸HVGA屏幕的话,一定可以取得
期刊
华硕N53DA采用了AMD四核Phenom II P960处理器和最新Radeon HD6650M独立显卡的组合,影音娱乐性能非常出众    体验感受  非金属的AMD平台新秀  虽然同属N53家族,但华硕N53DA的外壳和掌托却从N53S(Intel平台)所用的金属材质换成了塑料,虽然金属灰和拉丝工艺的外表仍有一定的金属质感,但摸起来却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感觉。除了外壳用料有所更改以外,华硕N53D
期刊
你的QQ、MSN、人人网、开心网上有多少好友?上百个。你在微博上关注了多少人,又有多少粉丝呢?嗯,好像更多。互联网的发达正在使人们的交际面快速扩大,很多以前根本不可能认识的人,或者不会有联系的人,借助于各种社交网络,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联系。  你把他加为QQ好友或者开心网好友了,即使从此再没说过话,但是你还是不可避免地知道他不断变更的签名、他上传的个人照片、他更新的日志等,因为系统会自动推送给你。
期刊
摘 要:全日制教育学硕士是从2009年开始正式招生,距今发展六年,不可不谓之稚嫩,所以当今在研究全日制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学术领域里并不完善。文章围绕全日制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对湖南拥有全日制学术型教育学硕士招生点的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比较研究,期望能弥补某些高校全日制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而对教育实践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学硕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