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充分的整合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结合时,由于面对不同的学科内容,因此可采取的方式也相对较多。现阶段,存在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与新课改的要求相悖。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与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面对眼下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教育部提出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其中一项即在教育授课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结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能够充分的发挥现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使其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下学习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结合实际上是把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与授课实践作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再把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了有效结合的教学问题充分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令学生能够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的享受思考、实践、反思等过程,从而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层的体会。针对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这一手段进行分析,实际上其也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的体会与认识,强调学生需要参与到教学活动、合作学习、评价活动中去,强化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自我反思的能力的一种具体的改革手段。
  二、整合展现的突出特性与优势
  (一)突出特性
  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实际上能够巧妙的融合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改变传统教育手段下知识存储、传播以及提取的方式。采用现有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课程教学展现新的突出特征,如:使授课方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有效的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交流,能够有效的推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提供优良的知识组织形式,支持学生的协作式学习方法等等。
  (二)整合优势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辅助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展现其新颖性、趣味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学生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程度。总体而言,新的教学方式下,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应用的策略
  在教學的过程中巧妙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既需要考虑到应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还需要可虑学生对于新的授课模式、教学手段的接受程度。在进行应用策略的分析时,本文从“空间”与“时间”的两个维度,分别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位置与应用的时机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展开,来对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注重应用的位置
  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是主体,技术只能够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有恰到好处的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充分的展现信息技术“好看”、“好用”、“好学”的特性。例如在进行小学的自然地理教学时,可以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工具,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的投放,使学生能够在多样的表现形式中,了解所要学习的自然地理知识,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多媒体应用的位置需要经过细致的考量,不能够喧宾夺主,过分的关注于对图片、音频等内容的展示,而淡化、忽略了课堂中应有的学科特色。
  (二)注重应用的时机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实际上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育形势下存在的不足,采用更加生动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去对课堂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应当注重时机的选择。例如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课时,考虑到南北方过春节的习俗不同需要,对于南方学生而言,他们无法充分感受北方人庆祝春节的习俗表达, 所以利用网络制作一些精美的记录宣传短片,已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以此看来,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时,教师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只有利用恰当的时机去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充分的展现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充分展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充分的整合能够有效地展现现代教学数字化、科技化、网络化、多媒体化的特点,更加有利于教师对授课内容、授课方法的展现,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为其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有效的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途径与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4,(7):153.
  [2]任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探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5,(12):54.
  [3]陈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下旬,2015,(6):118-118.
  [4]陈思铭,刘长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113-116.
  [5]江何雯.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240-24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高校职业学校中开创了许多必修的课程,为此,学校还根据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都开设了相应的教育教学课程。德育课程在高校职业学校是非常占有重要的教学地位,那么德育的工作者就需要考虑如何把德育的教学任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在以往的德育教育教學中,一直都是由教师在灌输给学生德育方面的知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仅仅局限于教学课本,导致教学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能学到相关的知识点,还能把学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生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现在很多教师把合作学习法贯穿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加强参与性与合作性,还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学科,情境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将微课很好地融入到物理情境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本文将由此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课;物理;情境教学  一、研究背景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兴趣,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教学情景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景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调动“情商”来增强教育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景教学;创设兴趣  中学体育课程是广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体育
摘 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社会教学过程中。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其具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致,而且能够确保学生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小学语文课程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故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掌握好与多媒体相关的技术,并能够将这种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然而在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数字资源,使它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能成倍地增加,构成教学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反馈,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语文现象、过程、状态的观察、感知、理解,达到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境界。本文从三个方面谈多媒体数字资源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数字资源;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随着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面
目的:了解该区妇幼保健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访谈进行调查。结果:每个乡镇最多只有1~2名妇幼保健专职人员,人员学历以
传统的病态嗓音的识别研究中,通常采用线性分析技术分析嗓音的特性,将嗓音产生过程用一个经典的线性模型来近似,然而,这样却忽略了嗓音产生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本文基于非线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教学创新的需要,运用好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提高效率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和教学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了人们近年来在教育中关注的热点。数学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