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少年儿童心理特点融入到游泳教学当中的效果研究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w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43-01
  
  对于从事游泳教学的体育工作者来说,提高教学质量;在使每一个学生在具备游泳技能的同时,培养出大批的游泳后备人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游泳项目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进行早期培训,因为游泳的早期学习无论从动作掌握的速度方面还是从提高运动成绩方面都起着重大作用。从教学训练角度来看少年儿童初学游泳时的心理变化对他们掌握游泳技术动作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少年儿童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对于选择教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恐惧心理的产生
  
  游泳项目具有克服水的阻力,利用水的浮力,在水的特殊环境中进行的一项有锻炼价值,娱乐的水中项目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儿童对水既爱又怕。在初学时,表现为对水的恐惧,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对机体工作能力起到不小的负面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到正确动作的掌握以致产生错误动作,破坏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要使少年儿童加快学会游泳,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造成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水特性的不了解,首先身体在水中受到压力的影响呼吸感到沉重和困难;其次,由于受到浮力影响身体在水中的平衡难以控制,所以产生对水的恐惧。由此可见研究初学游泳时的心理变化特点是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研究立足于初级游泳教学阶段,针对少年儿童初学游泳对水的喜爱、好奇、陌生和恐惧等特点,了解儿童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为选择相适应的教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少年儿童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
  
  少年儿童在初学游泳时的心理状态随着课的进行是不断变化的,在课的准备部分情绪常常处于激动状态,具体表现为急于下水,注意力不在教师这里等。但是随着课的进一步深入情绪开始高低的波动状态,到课结束时情绪又会出现激动状态。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种变化不仅受爱水、怕水及练习兴趣的影响,老师、教练的态度、情绪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是其中必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根据学生情绪安排练习。
  
  三、根据儿童心理变化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手段
  
  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儿童心理特点和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见下表。
  
  


  (一)基于上表所显示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在课的准备部分学生活泼好动、积极性高、急于下水,此时建议采用语言刺激的方法。可根据课的任务,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的事例,调动积极性,明确学习动机。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游戏是少年儿童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可坐在游泳的两边进行上下打腿比赛,看谁的腿和脚绷得直,也可互相泼水打水仗等要求教师和教练同他们一起“玩”这样可进一步调动其情绪,也可削弱部分学生的怕水心理。
  (二)在课的基本部分当中建议采取以下四种方法:(1)示范法,儿童思维理解能力较差,而模仿能力强,教师和教练正确熟练的示范对消除学生的怕水心理、掌握技术动作有一定的效果(2)升降组法,两组之间及进步程度进行升降级。首先向学生讲明,第一组是“优秀生”;第二组是“普通生”两组之间是可以相互升降的。每次练习第一组先做,第二组后做,只要第二组学生有进步即可升到第一组。而第一组学生进步不大或表现不好则降到第二组,由于学生都先当“优秀生”,因此大大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3)激将法,与方法二同时使用,主要是用一个队员的弱点同另一个队员的优点相比。如:一个队员敢坐头没顶的憋气,但憋时间短,而另一个队员憋气时间长,但不敢头没顶,那么就用一个队员的长处同另一个队员的短处相比,激发他们不服输的心理,加快学习动作的速度。(4)比赛评分法,常用于一个练习和动作掌握好后,比赛不是比谁游得快、慢而是动作的好坏,如蛙泳蹬腿比赛,一个队员动作基本正确,另一个队员图快而动作没做好,评分时第一个队员得分就要高些;这时要及时向所有队员讲明原因。评分时的分差不要太大,其目的就是造成心理优势,激发队员学好动作的欲望。学生对评分很看重,所以教师和教练要评分公正,不然教师和教练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就会降低,同时也会挫伤队员的积极性。
  (三)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心理变化为不想起水、有新的欲望、情绪升到最高点。建议教学训练采用(1)做游戏(选出1-2名胆大的队员),游戏内容采用次日授课内容,如把漂浮滑行比喻成快艇进行比赛,一方面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念头;另一方面控制好其欲望为第二天的大范围的尝试提供良好的心理印象。(2)评比发红旗,可通过教师和教练观察提名,然后民意评选几名练习好和进步较大的队员发给小红旗,还可规定凑够一定数量的小红旗可换各种奖品,评比过后对得小红旗的队员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要向没得小红旗的队员提出希望,造成先进帮后进,后进促先进的局面,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应以表扬为主。
  
  四、实验证明
  
  以上所建议的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安排,结合及时捕捉学生的良好心理状态,都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为了证明本文建议的有效性,在研究同时也安排了专门的试验,试验重点放在熟悉水性阶段,采用分组对比的实验方法,共选20名初学游泳的少年儿童,分别根据不同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条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每次1个小时共20次课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采用教学方法与心理变化相结合的教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法)。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的具体内容十分客观地反映出试验的结果:试验组通过学习,技术动作掌握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采取教学方法与心理变化相结合的教法对于游泳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试析初学者游泳水感培养方法及其作用,刘晓娟;[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游泳教学中错误动作形成的心理学分析及其纠正,宋春宁,肖博,王曙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谈游泳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及其消除对策,姚卫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其他文献
“九五”以来,经历了专业调整、就业困境、“扩招”冲击等问题的我省职业教育,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笔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获悉:截至“九五”末,我省有中等职业学校111
[摘要]网络的教学的实效性值得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只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策略。特别是在新课程中利用行动研究探讨网络教学的实效性将更有意义,因为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而网络教学是教学领域内的另一场新的革命,其无穷生命力会促使传统教育寻求新的突破。我们期待网络教学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最终为教学所用。  [关键词]因特网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摘要]主要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针对当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实践教学的成效,讨论过程式考核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阐述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28-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自从上世纪90年
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冠状动脉。心肌供血不全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比,大约占心肌供血不全各种原因的90%以上。但尚有少数心肌缺血系由于其他病因造成,包括所谓冠状动脉
[摘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动力。阐述图书馆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馆员角色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37-01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步入了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同样,创新也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图书馆事业蓬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对我们许多中学生来说,学英语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而我觉得:如果你每天有条理有步骤地学习英语,你也会轻松过关的。一、端正学英语的态度你对英
[摘要]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基于案例教学环境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多种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41-02    一、课程介绍和课程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而在今天的中学生中,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这对中学生目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中学生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网络道德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网络道德教育中的关键。  [关键词]网络德育 中学教育 高中计算机
[摘要]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着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开展学生工作时,如何科学地、客观地分析和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高度亲和力、高效率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辅导员 以人为本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45-01    辅导员作为学生们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能起到学校和社会沟通的桥梁、纽带、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