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变质剂Pr2(CO3)3对ZL107的变质作用及性能影响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磨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新型稀土变质剂Pr2(CO3)3盐在不同含量、保温时间以及浇铸温度等条件下对ZL107铝合金变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Pr2(CO3)3盐含量为3.0%时其变质效果最佳;浇铸温度对其变质效果影响不大;Pr2(CO3)3具有较长的变质失效时间。此外,还对比分析了变质前后合金的耐磨性能。 The modification of ZL107 aluminum alloy with different content, holding time and casting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by using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and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ontent of rare earth Pr2 (CO3) 3 is 3.0%, the metamorphic effect is the best; the casting temperature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metamorphism; Pr2 (CO3) 3 has a longer deterioration time. In addition, the wear resistance of the alloy before and after metamorphism wa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其他文献
以CuCl2·2H2O为铜源,InCl3·4H2O为铟源,L-半胱氨酸为硫源,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为溶剂,在180℃下反应16h合成了CuInS2微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
研究电流密度为1.5×104A/cm2时,共晶SnBi焊点的微观组织的演变。试验过程中应用MicroviewMVC2000图像采集卡对焊点形态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控。通电仅110s,焊点的局部区域开始
在均相沉淀法制备含铈化合物的过程中,利用XRD和IR尤其是XPS研究了含Ce化合物在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产物的结构、铈离子的价态变化、化合物表面性质及其内核电子构型.XRD结果
采用熔融玻璃净化配合循环过热的净化技术,对Cu98Co2合金进行了系统的深过冷实验。分别采用空冷与快淬两种冷却方法,在一定过冷度和冷却速率相结合下制备出单相固溶体探讨了
采用传统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银离子对聚苯胺形貌、微结构及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银离子浓度对聚苯胺微观形貌及结晶度
以3Ti/Al/2C/0.1Sn粉体为原料,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对粉体产物进行热处理,制备高含量Ti3AlC2材料,并分析了产物的微观形貌。机械合金化3Ti/Al/2C粉体,可合成TiC、Ti3AlC2和Ti2A
通过对三叶形和三折叶形SiC纤维束上浆剂中添加羰基铁粉,改变纤维的磁导率,优化异形SiC纤维材料的吸波性能,改善后三叶形SiC纤维/羰基铁粉反射率衰减大于5dB的频宽增大了1.6G
采用Iosipescu和双缺口拉伸实验,对车用铝合金(5052)在剪切和准剪切应力条件下的大变形和损伤机制进行研究。断口分析和有限元三向应力度计算表明纯剪切条件下材料主要以剪切
采用内氧化法制备Cu-La2O3复合材料。以该复合材料为销试样,轴承钢为盘试样,进行载流条件下的高速摩擦磨损试验,并对销试样摩擦表面进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
探索了制备纳米Skutterudite材料的一种新工艺——微波辅助湿化学法,研究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合成的影响。提出采用结构简单、低粘度的乙醇与高沸点的有机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