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之梦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迈了一大步。”
  
  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体现。经过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大国争霸,到后来除军。事价值外越来越多地注重科学和商业价值,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走到了今天,仍然是各国科学技术中最为耀眼的皇冠,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无疑也是最为卓越的科学家。
  对于浩瀚的太空,人类向来有无数的幻想。在遥远的洪荒年代,人们用神话来解释自己的想象,认为那里是神的世界,缥缈而美好,吾等凡夫俗子注定无法踏足。然而,从运载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从载人飞船到登月再到宇宙空间站,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更引发了人们对太空旅行的梦想。但直至今日,太空旅行仍然不是芸芸众生在其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的愿望;踏上地球之外的另一个星球的土地,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有一群人是例外,他们就是职业宇航员。除了在航天事故中不幸牺牲的悲剧英雄,他们中有的人飞上了太空,有的人更到过月球。宇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他们插上了飞天的翅膀,他们的起点是无数巨人的肩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幸运儿。飞向太空是他们中每一个人人生的重要里程碑,也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荣誉与光环,鲜花与掌声,太空归来的人们理所当然地被戴上了英雄的桂冠。但飞天的背后,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有着各自的幸福与烦恼。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15日,中国台湾的6颗“福卫”-3卫星,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由一枚“人牛怪”(Minotaur)火箭发射升空。在发射前,发现火箭第一、二级压力感测器电流异常,所以比预定
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厦航深入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系列活动。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空地一体化尊荣服务”经过一个月的实施,好评如潮。截止6月4日,厦航旅客服务部已
民航空发[2005]178号各地区管理局,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公司:为落实《关于建立民航运行协调决策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空发[2005]31号),总局 Civil Aviation Development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于2006年3月22日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同时将三颗“空间技术5”(简称 ST5)微型卫星送入太空,并被送入距离地球约4500千米的极地轨道。与以往的发射活动不
通常人们在影视报刊等媒体上看到的中国海军战舰都是海疆编队巡航、操演或列阵受阅等威武雄壮的宏大场面。然而就如同无论多么火爆动人的上座大片,其中光彩夺目的明星也有普
6月30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8点30分,距离
茫茫宇宙,浩瀚星空,大自然中有太多的奥秘牵动着人们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不停地探索追寻。但是,时至今日,探测器只不过刚飞抵太阳系边缘,载人飞船也仅仅到过月球而已。难道
卡纳维拉尔角俗称“卡角”, 1947年就作为导弹试验靶场而闻名遐尔。1950年7月19日改造的V-2导弹Bumper7从此发射,此后十年间发射架林立,鳞次栉比。大名鼎鼎的阿波罗计划就是
一说到航天飞机,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失事”“‘哥伦比亚’号”“‘发现’号”这样一些熟悉的字眼。作为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工具,航天飞机昔日的光环已渐渐地淡去。随着
随着2002年《水兵周末》的创办,在人民海军报第六版的版面上又多了一个新面孔——《读书》。3年多来,这个专版秉承推荐新书、评介好书、品味名书的初衷,为基层官兵交流读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