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确定为一级学科.近几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
其他文献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研究其始终围绕着的核心问题以及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奋斗目标。本文从马克思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社会运动的过程、因素以及道路和目标进行了战略和政策方面的理论,对社会运动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当今时代,发展作为社会的主题,社会发展理论的
我国社会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指导下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基础已悄然发生了变化的今天,加之全球化的日
在马克思那里,批判就其存在形态而言,它包括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和物质形态的实践批判活动,即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马克思不仅仅强调理论批判,强调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辩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需要文化滋养是其逻辑诉求。它不仅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以落实、贯彻与执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需要
马克思跨越理论是当前学术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立足时代背景,对马克思跨越理论何以形成,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个理论探讨,应对俄国民粹派分子的现实要求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和民族观,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主要归纳为两个要点和一个核心。这两个要点:一是以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它具有同质性、继承性、发展性、创新性、科学性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指自然的存在物,而是指社会关系.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马克思是从具体的生产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活动.阶级关系是最根本的生产关系,其矛盾和斗争又决定了历
在汉赋发展史上,贾谊是一位处于转折时期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家,他既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成为骚体赋的最有力的代表性的人物,又以他的作品为汉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自铸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