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酒文化,千年传承。早在4000年前,诗林经典《诗经》就唱诵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清音雅韵。几千年来,国人爱酒,酒可上桌,亦可入药;文人更爱酒,酒入诗中,亦入画中。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讲:“酒似耆老宿儒,越陈越贵,以初开坛者为佳,谚所谓‘酒头茶脚’。”品酒如与老友对谈,可倾诉内心,酒亦可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使艺术焕发活力。
  阮籍醉了,奏出一曲《酒狂》;李白醉了,斗酒诗百篇;东坡醉了,畅言“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王羲之醉后写就第一行书《兰亭序》,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的《草书歌行》这般写怀素醉后:“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慷慨豪放的酒诗、旖旎香软的酒词,共同写就的酒文学长久不衰。诗中有酒意,画里飘酒香。古人将醉饮后的名人文士画诸笔端,传于后世。
  醉饮图最早可见于汉墓壁画中。偃师辛村新莽壁画中就有男女主人的醉饮图。此后,醉饮图在著述和传世作品中不断被提到,有皇帝亲自督导创作,悬挂厅堂或者作为壁画绘制的,后来被文人墨客推崇,醉饮图的程式越来越多,不同时代形成了不同的主题特点。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局部) 南北朝 南京博物院藏

“竹林七贤”的醉后


  魏晋时期的醉饮代表当属“竹林七贤”。东晋孙盛的《魏氏春秋》记载:“(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们崇尚清谈,不拘礼法,放浪形骸,聚众竹林,畅饮纵歌。
  南京西善桥发现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拼镶砖印壁画,生动再现了“竹林七贤”以及荣启期的经典形象。《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由200多块古墓模印砖块严格拼装而成。壁画分为两组,南壁自外向内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自外而内是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砖上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将8位贤者分开,他们席地而坐,姿态各异。有嵇康手挥五弦、阮籍侧身长啸、山涛执碗欲饮、王戎靠凭几手舞如意、向秀闭目倚树深思玄理、刘伶手持耳觞醉意蒙眬、阮咸挽袖拨阮,另有春秋时的荣启期鼓琴而歌。荣启期与七贤并不在一个时代,画者可能觉得这些贤士所追求的人生理念相一致,所以将他们置于一室。而同样题材的砖画在南朝出现了5座之多,人物造型几乎相同,只有个别细节和人名错乱,可见“竹林七贤”题材在当时贵族墓葬习俗的流行。其实《南史》就记载了南齐宫廷中有“七贤”的壁画,陵墓中的“七贤”实际上是对宫廷壁画的效仿。当然此后“竹林七贤”这种题材也不断影响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题材。
高逸图 绢本设色 45.2×168.7cm 唐 孙位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所藏孙位的《高逸图》正是受其影响。孙位是晚唐的宫廷御用画家。《宣和画谱》著录其画作有27幅,《高逸图》也在其中。孙位本人就喜饮酒,史载其情韵疏放,志行孤洁。而其笔下的贤士也如画家自己一般隐逸洒脱。《高逸图》一直被认为是“竹林七贤”图的残卷。孙位只画了“七贤”中的4位,包括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画中最年长者为山涛,袒胸露腹,抱膝而坐。山涛好酒,传说他八斗方醉。年龄最小者为王戎,也是手执如意,与砖印壁画如出一辙。另一位是有“天下第一酒鬼”之称的刘伶,他满颐髭须,酒过半巡初歇,醉态蹙眉,侧首欲吐,但双手仍然端着酒杯,足见其嗜酒如命又超脱世俗、不拘礼法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酒德颂》中自评:“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最后一位是阮籍,他手执麈尾,旁有童子手捧金杯侍奉。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同时也具有引领群雄的象征意义。画上的酒具与其他器物、佩饰,皆已和魏晋简约的砖画风格不同,体现了一种富丽的大唐气象。
  明代以后出现了绘制“竹林七贤”的高潮,如明代的仇英、陈洪绶、李士达;清代的禹之鼎、冷枚、沈家骞、彭旸、任伯年;近代张大千、傅抱石。后世画家不断向先贤致敬,描绘“七贤”的风貌神采,也使得魏晋风度在不同时代得以不断升华和发展。

“十八学士”之宴饮


  唐太宗李世民早年为秦王时,开设文学馆,罗致四方文士,将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李世民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常说“十八学士登瀛洲”。《宣和画谱》著录唐代周昉和韩滉都曾绘制“十八学士”,《石渠宝笈》中亦有北宋宋徽宗、宋钦宗、李公麟以及南宋刘松年创作“十八学士图”的记载。最具代表性的两幅,分别是传为赵佶所作的《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和佚名《春宴图》(故宫博物院藏)。两幅作品均为典型的文人酬应之景,内容包括游园、赋诗、奏乐、宴饮、戏马、观鹤,画面气氛热闹欢愉。画中人物、亭台、器物笔致细腻,树石、溪山典雅妍丽。宏阔的场景、丰富生动的人物姿态,彰显了当时文人学士轻松愉悅的生活氛围。
十八學士图 绢本设色 29.4×519cm 北宋 赵佶(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所画《十八学士图》卷首隔水,用瘦金体题“唐十八学士图”,拖尾跋文分别为赵佶瘦金体自题和重臣蔡京书。而《春宴图》有北宋曾纡的题记:“唐文学馆十八学士春宴图相传为陈闳笔。”两幅作品非常相似,只是《春宴图》无场景的细节刻画,赵佶《十八学士图》中亭台楼阁、草木花鸟、食物器皿都有非常细致的描绘,另外人物组合也略有变化。
  后世画家描绘十八学士图,多是以琴、棋、书、画为表现符号和象征寓意,喝酒醉饮的形象则不再提及,这也是画家对“十八学士”新的解读,更多了几分风雅。如明代佚名《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就以“琴、棋、书、画”分为4幅图,在古代也有可能是作为屏风之用。明代杜堇的《十八学士图屏》(上海博物馆藏)也是依照“琴、棋、书、画”的条屏形式,以及仇英的《十八学士登瀛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孙祜、周鲲、丁观鹏合作的《十八学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都已不见醉饮形象。
十八学士图 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田间的醉归


  宋代绘画中除了常见宴饮题材中的贤士醉饮外,还有一类为类似民俗画的《醉归图》。故宫博物院藏有两件宋代的《田畯醉归图》,一幅为刘履中绘,一幅为佚名所绘。田畯何许人也?田畯自宋代开始被朱熹、欧阳修等大家解释为古时管理田地的官员。而最早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的描写。
  刘履中所绘《田畯醉归图》从左到右依次表现了乡邻敬酒、醉骑牛背、舞乐送归三个场景;另一幅无款本只单单表现了醉骑牛背的一个情节。刘履中着意描绘热闹的乡间庆典场景,而无款本则突出了松下醉归的寂静氛围。无独有偶,在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旧传为李唐所作的《春社醉归图》册页,其画面内容与无款本《田畯醉归图》几乎一致,只是尺寸稍小,方形构图,松下骑牛改为柳下骑牛。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人们在春社日这一天要祈求社神赐福,祈愿来年五谷丰登。陆游的组诗《春社日效宛陵先生体》中“迨此春社时,饮福父老醉,嵬峩相扶持”便描绘了春社日农人老者酒后相互扶持的情景。还有宋代无款本《柳荫醉归图》(故宫博物院藏)所描绘的也是两位老者酒醉后在树下相互搀扶的场景。
春宴图 绢本设色 23×573cm 南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春宴图(局部)
田畯醉归图 绢本设色 28×188.4cm 宋 刘履中 故宫博物院藏

  在宋代尤其是南宋,表现文人情怀的小品画往往都有绘制柳下、松下、溪畔的特定场景。可以看到,从刘履中的《田畯醉归图》到佚名的《田畯醉归图》,再到《春社醉归图》《柳荫醉归图》,画面风格已经从农村风俗的表现手法,转向了对文人画旨趣的追求。
田畯醉归图 绢本设色 21.7×75.8cm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饮中八仙”的醉后


  到了明代,文士醉饮的图像多集中在了“饮中八仙”的题材上。“饮中八仙”本是指生活在大唐盛世的8位著名文人,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宰相李适之、高士崔宗之、诗人苏晋、诗人李白、草书家张旭、雄辩家焦遂。他们性情豪放、才华横溢,而且因为酷爱喝酒,被称为“醉八仙”。
  这8人因为杜甫所写的《饮中八仙歌》而名声大噪。诗中云:“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诗中将8位文人的醉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一一歌咏。
柳荫醉归图23×24.8cm 宋 佚名 故宫博物院藏
春社醉归图 绢本设色 25.7×27.2cm 南宋 佚名(旧传李成)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科技服务供给是农户科技知识的重要来源,加强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江苏省农业户口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户主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DHM),分析江苏农村科技服务供给和农户资本因素对农户学习及推广科技知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科技服务供给方面,对科技服务人员的需求和拥有科技服务超市,分别显著影响
海昏侯墓虽然发掘工作尚未完成,但已出土的珍贵文物品级之高已经令人们震惊,相关发现或可为我们考察当时历史开启一扇新的视窗。2016年2月27日,首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作为展览的一部分,本书也在展览期间正式与读者见面了。本书分为墓园、主墓、出土文物等几部分,权威公布了一系列关于西汉海昏侯墓的珍贵图片,
关键词:黑鲷;硒化多糖;存活率;免疫力;抗氧化性能  硒(Se)已被证明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机体的生长、免疫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硒在硬骨鱼类的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硬骨鱼类的硒需求量已开展了大量研究[3-4]。膳食硒不足可导致鱼类摄食率降低、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等,而膳食硒过量会导致饲料效率降低、抑制生长和生物毒性等[5-7],因此,适量的膳食硒对鱼类的生长至关重要。
尼泊尔素有“南亚香格里拉”之称,单从旅游角度来说,山中天堂、寺庙之城、节日之邦足以展示它的独特之处。喜马拉雅雪山映衬下的纯净,庙宇遍地的宗教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这个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国度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山中天堂  尼泊尔素称“山国”。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便位于中尼边界,海拔76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座,海拔6
钱昕莉  10月11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一年一度的趣味运动会即將到来,学校要组织一个360人的啦啦队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为了美观,校长准备把啦啦队员们排列成一个6层的空心方阵,但不知道最外层该站多少人?然后……数学老师特地把这个“难题”留给我们。  我只见过实心方阵,这个什么“空心方阵”可没见过。于是,一回家,我就仔细思考起来。360个未免太多了,先画少一点找规律。我画了16个小圆组成正方形,
摘要:针对农村新社区目前养老设施规模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配建公共设施不均衡、空间环境不适老及使用方式混乱等问题,基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5个街道9个新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选取23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居住环境因子在内的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住房舒适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
公元前265年,弥留之际的芈月,想起了情人魏丑夫。她立刻下令:“我死之后,一定要让魏卿殉葬。”—希望情人永远陪在自己身边。魏丑夫吓坏了,托人劝说芈月:“太后,您也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为什么还要白白牺牲自己所爱的人呢?如果人死后还有另外的世界,您还要陪伴您的丈夫秦惠王,还有闲暇同魏丑夫偷情吗?”一番话竟说得芈月改变了主意,可见她的爱是真实的。  不知道芈月有没有想起义渠王—那个钟情于她的美
梦幻全息家具  来自巴塞罗那的设计工作室Six N. Five近日推出了全新的家具概念设计,将令人意想不到的夸张形状与全息材料结合在一起。该系列引用“全息斯堪的纳维亚风”这一术语,赞颂了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这种设计以简洁的线条和有机的纹理为主要风格特征。全系列包含座椅、桌子和沙发,全部采用全息材料制作,作品在柔光场景中能够呈现出绚丽的彩虹色光泽。3D打印微型小屋  来自阿姆斯特丹
金盘点酥山  《花间集》的作者之一和凝,如果能够生活在今天,看到街道两边那么多的冰激凌店、蛋糕店,他一定会非常高兴。这位五代的词人,似乎对奶油类的冷冻甜食特别感兴趣,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就屡屡提到当时流行的一种点心—酥山。  “暖金盘里点酥山,拟望君王仔细看。更向眉中分晓黛,岩边染出碧琅玕。”这是和凝所作《宫词百首》中的一篇,意在刻画一位制作酥山的宫女,不仅描述了她灵巧的动作,还写到她微妙的心态。根
《风平浪静》的片名灵感,来自陈永淘的一首同名歌曲。歌词里的撩人南风、小猫憨狗,描绘了一种美好、安稳、平和的生活。但对于《风平浪静》的主角们而言,即使是这样看似简单的“风平浪静”,也是他们在逃离、挣扎、疯狂之后仍无法实现的终极奢望。  15年前,优等生宋浩(章宇饰)得知他的保送名额被副市长之子李唐(李鸿其饰)顶替。台风天的一场意外,把染血的少年、急切的父亲、窥视的友人、啼哭的婴孩、情动的少女的命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