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也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作业是否认真对待,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优化学生作业设计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劳动。
  关键词:教学;高效作业;个体差异;层次
  当前初中数学作业“题海战术”现象严重。初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成为一个社会、家庭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应付考试,为了不挨批评,为了对家长有所交待,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不得不依靠现成的试卷和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中机械重复的试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学生成了复制的容器。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中难以自拔,导致学生累、家长累、老师累,可教学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作业“无设计”现象突出,作业模式单一,内容一致,无层次性,让所有学生做相同的作业,这些局限于书本、拘泥于算练的作业,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体的需要,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学生个体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高,另外作业量和内容的设计带有随意性,课前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认真分析而用好作业的布置。
  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业是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战场。”没有作业的教学好比纸上谈兵,只有理论而无实战,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学生根本无法解决数学问题。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
  一、作业内容精练化
  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而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业的质量.作业数量多质量差。缺乏典型性。没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这些直接导致课堂效益低。自然成绩不会太理想,所以,只有作业内容精炼,初中数学成绩才能有所提高。
  1.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
  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学生的作业应该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适合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
  2.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
  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减少不必要的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应达到练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实践证明。一般初中数学作业量应在控制30分钟左右较为适宜。
  二、作业布置要凸显多层性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体差异”。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落实因材施教.作业层次性设置就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1.学生分层
  确定分层作业的对象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A组为暂差生或学困生分.B组为中等水平的学生分,C组为优秀生分。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可以使学生合理定位,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也能获悉其他同学的基本情况.便于同学问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作业分层
  更好的适应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也分成三个层次:①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A组学生。②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组学生。③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c组学生。在具体设计分层作业时。原则上是给A组布置与教材例题类似的作业.目的是能让他们仿照例题能找出解题方法,掌握新知:给B组布置一些例题的变式练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的运用,提高和巩固所学知识;给c组布置一些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题目。使他们能把知识拓展延伸.提高优秀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作业的形式要多样
  长期以来,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笔答型作业为主,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不但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因此在作业的样式上要有所变化。
  ①趣味性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对一些设计图案的作业,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去做,并多加关注。②实践性作业。只有实践,才能让理论的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及应用。例如:数据处理的过程,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问题的解决来体会。③探究型作业。通过探究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一次函数的性质,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画图来探究。④开放型作业。设计开放型作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例如:已知△ABC,请将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你能给出几种不同的答案?
  四、重视应用,促进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解决,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实际问题。我认为老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前和教学后我会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和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价值,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如:有一则广告称“75%的人使用本公司的产品”。你听了这则广告有什么想法?这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志勇.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尝试[J].青少年日记,2013,07.
  [2]白玉祥.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的作业设计[J].新课程学习,2011,07.
其他文献
摘 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会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重视新课的导入方法,如何利用恰当的导入方法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数学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根据笔者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以期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导入;方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良好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内涵丰富,属于综合性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生机活力,是师生协 调教育的课堂。语文教育学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赋予教学激情,在枯燥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丰富的教学情感,改变传统 语文学习纯粹的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感。小学生学习模仿能力极强,因 此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文学教育
摘 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情境;创设情境  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一方面,教材体系中的数学知识往往以一种简约化的演绎形式直接呈
摘 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所学科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质量,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学质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策略、思想等等各方面都有所变化,在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
摘 要:课程整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在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的探索,它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怎样保持其长久生命力,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创新;注意事项  一、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关键——教学设计  1.通过学生实际设计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  教学设计的基础是分析数学,目的是确立解决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步骤,效果是评价反馈的实验设计和实效。教
摘 要:在比较偏僻的农村,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现状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创造力、想象力和视觉记忆力的发展及中小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味,而大部分学生收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改变传统教学弊端,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需要越来越迫切。对于语文高效课堂可以从做好学习笔记进行日常积累,阅读能力提高,涉猎多方面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技巧等方法来实现。  关键词:应用;自主学习 ;实现;高效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革新,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教育手段很多方面的弊端呈现出来。怎样实现高效课堂这一问题越来越需要广大教育者来解决。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
摘 要:历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程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历史;兴趣;策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乐趣,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成功的秘诀,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出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如饥似渴地去探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顾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便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习的效率。而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主要是一个认识活动、智力活动的过程。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课堂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