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至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城市,最让我留恋的,就是记忆中的童年。
  人们常说:“夏至是夏天的开端。”可我的小城市却告诉我:“夏至是春天的尾声。”
  惊蛰前,冬天舍不得离开,但那骇人的春雷声还是赶跑了它。等到了清明,我跟着爷爷奶奶去祭拜,故人仅容一人通过的山径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绿绿的,颇有春天的韵味。接下来便是谷雨,在我们这儿也叫梅雨季,这段日子里,是见不着太阳的。等到再一次与太阳会面时,就是芒种了,这时,家里通常是没有人的,爷爷下田干活,奶奶出去买菜,我便一个人爬上屋顶,躺在冰凉的瓦片上晒太阳。偶尔,会有一只胖胖的橘猫跳到我家屋顶上,与我共享这份甜甜的回忆。
  我曾以为夏至之前的幸福生活可以永远这样延续下去,但它也终究成了我美好回忆中的一个……
  在我第八次遇到夏至的时候,我开始上小学,母亲剪了短发,那天,我竟没认出她来。我也是自那天起,第一次知道有暑假,而且暑假里还有作业。我再也没能爬上屋顶晒太阳,那份滋味被橘猫独享了吗?我无从知晓。
  第九次遇到夏至时,叔叔娶了婶婶,家里很高兴,大摆酒席。我们几个小孩无人看管,便在每桌间偷樱桃吃。
  第十次遇到夏至时,我们去了舟山的大姑姑家。这时,我才知道我还有两个表姐。我一直很黏二表姐,直到那天她说:“你烦不烦啊!跟屁虫!”我才知道,原来人生气时吐露的真心话是很伤人的。
  第十一次遇到夏至时,瓦片落地,家里重新盖房子,于是,我们搬去了外婆家住。我跟着表哥玩各种游戏,还撒了谎,被母亲知道后,用铁棍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我才知道,犯错原来是会挨打的。
  第十二次遇到夏至时,我开始学爵士鼓,交了一个一辈子的好朋友。
  第十三次遇到夏至时,我小学毕业了,搬回了新家,与很多玩得来的朋友就此告别。
  后来,我便不再記得了,只记得各种题目、算法、考试、分数……
  今年的夏至还在路上,我之前住的地方早就变了样,水泥地、电线杆、路灯、汽车等陆陆续续地夺走了我记忆中的景色。我是多么想闻闻那记忆中的泥土香啊。可它们就像夏天的云翻过山,秋天的叶融入地,冬天的雪化成水,不知去向了。
  夏至给我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也只能是回忆。
  (浙江乐清市中学)
  点评
  习作有一种夏天的慵懒感,但在这种睡意蒙眬外,又可以感受到一种生活气息,就像躺在一片草地上,在接近黄昏的时候,慢慢醒来,感受周围的环境,或是慢慢去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
  习作里糅杂了许多种情愫,排比语段的运用,整饬的行文结构,抑扬悦耳的节奏韵律,读后,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青春气息。
  (许非)
其他文献
。。仲夏七月,最为炎热。世间万物都张开干涸的嘴,仰望苍天,祈求甘露。地上氤氲着热气,让人烦躁异常;护城河水位下降,更显清浅;路边的草打蔫儿了,垂头丧气的;流浪狗也慵懒地吐着舌头,卧在街角,满眼困意;热浪穿过茂密的叶间,应和着隐匿于枝干上的蝉语。②。。。。。。。。。。。。  。。山中的夏却不是这样的。③。  。。夏雨总是来得这样匆忙,这样激烈。豆大的雨点“啪嗒啪嗒”地落下,鸣蝉知趣地闭了嘴,只听得见
期刊
【片段导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期刊
酒,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在传统文化里自有其独特的地位。而文人与酒结缘,似乎早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传统。因而,在古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是催生文字的酵母;而酒与饮酒的诸多形式,则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千百年来,古人留下了许多与酒相关的诗文,他们或浅酌,或豪饮,或脸红微醉,或烂醉如泥,在不同情况下写出的诗词意境自然各不相同
期刊
也许在许多人眼里,像我的家乡这样的偏南一隅,冬天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存在。比起什么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来说,家乡的冬天仿佛是在开玩笑,可在我眼中,家鄉的冬天却充满了温情。  家乡的冬天,来得静,来得迟,来得缓。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我的家乡却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随着寒冬的临近,渐渐没有了晨跑者急促的呼吸声,也不见了争着去早市买菜的大妈们的高谈阔论,只剩下环卫工人手中扫把的唰唰声与偶尔呼啸的北风作伴
期刊
【片段导入】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來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
期刊
清晨,它咬破层层包裹着的茧子,冲破黑暗的围困。当第一束阳光照进它的眼睛里的时候,它感觉那金黄的阳光简直就是日日渴望的花蜜。可它不知道,它是一只蛾子,一只灰灰的、胖胖的、动作笨拙的蛾子!  此时,它轻轻地落在一片翠绿的树叶上,用前爪梳理着自己嫩嫩的翅膀,为自己设计着飞翔时的舞姿,并且凭着自己的慧眼,还在不远处的花丛中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家。  蛾子扑扑翅膀,奋力飞向天空!“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它
期刊
【片段导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
期刊
在海南住久了,有时,挺想念淮北的家乡,想念那里的冬天。那里,没有陕北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济南的响晴暖和,舒适惬意;更没有海南的天高云淡,海蓝沙白。家乡的冬天,总是迷蒙灰黄,干冷难耐,却温情绵绵,令人难以割舍。  我的家乡淮北平原,算得上是一个风水宝地:这里五谷丰登,厂矿兴旺,交通发达,繁荣富饶。也似乎因为如此,给环境带来些许遗憾。夏天的时候,杂树绿草,漫山遍野,犹如世外桃源。可是,冬天一到,
期刊
小巷里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无畏,你高贵的灵魂浴血涅槃,在人们心中永生。  ——题记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仅用了一己之力,却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奉献赞歌,他就是王锋。   夜深人静时,树木花草被夜色笼罩,蝉鸣渐渐消失,人们已进入了梦乡。“咋恁大的烟呢?”刚说完,王锋便知道意味着要出事了。他和妻子顾不得穿衣,打开房门,一边大声呼喊“着火了”,一边保护妻子和孩子转移到楼
期刊
在阵阵鼾声中,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我知道在我的下方,有一个人也没睡着。那么,鼾声是谁发出的呢?我轻轻地坐起身,四处扫射着——呵,原来是你小子!  就见他两只脚丫在外面一抖一抖的,嘴里还发出“啧啧”的声音,身体完全暴露在外面,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一阵风吹过,吹得门“嘎吱嘎吱”作响,冻得我赶紧缩回被子里,但他依旧沉醉于美梦中无法自拔。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第二天早晨他打喷嚏的场景。唉,还是让我来拯救你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