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与“全球视野”的交融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是返回传统,还是照搬西方,或者是中西结合?如果是中西结合,又该怎样结合?洪宗礼先生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20多年来所做的探索,为母语教材的编制。也为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笔者以为,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扎根民族土壤
  
  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语文课是最具有民族性的。
  我们所说的语文教育,是指祖国语言的教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部分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同时又有全国通用的语言。汉语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所以,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指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文教育。
  汉语文是中华民族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同时还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承传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绵延不断的文化。
  中国语文教育的民族性主要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教学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彰显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前者侧重语言的形式,后者侧重语言的内容。中国语文教育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热爱祖国语言,熟练掌握并规范使用中华民族通用语言的重任。同时也负有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进而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毫无疑问,中国语文教育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扎根民族土壤。就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而言,必须遵循母语教育规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编写理念到结构方式,到文本选择,再到练习设计,等等,都应该体现民族性。
  洪宗礼先生对母语和母语教育有深厚的感情。他说:“一个不爱母语的老师,必定教不好母语:一个不爱母语的教材编者,永远也编不出好的母语教材。”他自称“在母语中觉醒,在母语中感动,在母语中陶醉,在母语中成长发展。”(洪宗礼《语文教育随想录》)
  从1983年开始,洪宗礼先生和他的团队先后成功地编写了三套初中语文教材,均顺利通过了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获得好评。其中,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目前在26个省市实验区试用。这当然与教材编者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教材反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适应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习惯是分不开的。
  
  二、要有宽广的全球视野,汲取异国精华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世界化的今天,语文教育要超越传统,语文教育学科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离不开借鉴、吸收国外母语教育的先进经验。
  洪宗礼先生认识到“必须在中外比较中加强理论研究,从中探求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文化水平的国家和民族母语教育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点。”“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更广阔的视野塑造母语课程教材文化。”(洪宗礼《语文教育随想录》)
  从1997年开始,洪宗礼先生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联合海内外16所院校的75位专家,对中外有代表性的21个国家和地区母语教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纵横比较研究,出版了《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系列丛书,共200余万字。
  2003年,他又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育比较与我国母语课程教材创新研究》。集国内外16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百年来(包括港澳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对百年来的课文进行评析,研究了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语文课程、教材和他们的教学经验,出版了10卷本《母语教材研究》,共580余万字。
  洪宗礼先生主持的这些课题研究填补了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空白,不仅丰富了教育科学研究宝库,而且为国人打开了能观摩到世界主要国家母语教材建设的窗户,从而为教材编者站在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前沿水平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编出符合汉语文自身规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三、更为重要的是,“民族意识”与“全球视野”的相互融合
  
  民族传统是发展的。民族化既是对以往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以往传统的超越。民族化只有与科学化、现代化相结合,才能超越传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如同先秦儒学在汉、宋注入新的活力得以推向新的高峰一样。汉代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在《春秋公羊传》的名义下融汇起来,从而构筑了一个包容自然、社会和历史在内的“天人感应”的儒家神学思想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宋代理学家则以儒学为主,兼采道、佛,在儒、道、佛结合的基础上重建了新儒学,重新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正统地位。这是历史上两次儒学传统与其他文化相融合的成功范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学东渐,中国经历了160多年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这160多年,伴随着中西体用之争,西方的东西,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一直到马克思主义,乃至到后现代主义,像潮水一样涌到中国来。中国人在短短一个多世纪中,接收了国外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成果,这也使近现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显得广泛而混杂、多元而粗疏。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变法维新,改革开放。中国也经历了160多年的现代化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早期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主体;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是“经典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基本仿效苏联模式和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结束“文革”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1982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命题。上个世纪末,有人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是“龙的传人的世纪”。我理解,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谓“中国人的世纪”、“龙的传人的世纪”,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中国人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在西方思想文化整合到中国思想文化之中的基础上,也即是在民族化与科学化、现代化相统一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龙的传人才能在涅槃中获得新生,古老的中国才能永葆青春。否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中国人的世纪”、“龙的传人的世纪”,就会成为空话。
  语文教育同样如此。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是在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化。语文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是在语文教育传统这个母体中孕育、生成的科学化、现代化。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世界化,语文学科既不能妄自尊大、闭关自守,也不能妄自菲薄、全盘 西化。正如洪宗礼先生所说:“否定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夜郎自大式的封闭主义皆不足取。”(洪宗礼《语文教育随想录》)
  我们认为:强化“民族意识”与拓宽“全球视野”二者是可以而且是应该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继承、丰富、弘扬和创新语文教育传统(“传统语文教育”与“语文教育传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语文教育即古代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相对,指历史上的语文教育,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语文教育传统则存在于古代与现代语文教育之中,指语文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华。它是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在积极汲取和融会世界母语教育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中国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个性,不断地丰富中国语文教育的内涵和提升中国语文教育的文化品位,不断地赋予中国语文教育以新的姿容与新的涵义,使中国语文教育在不断实现创新中丰富和发展。
  构建面向21世纪中国语文教材的创新体系,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材的创新体系应当以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特性为根基。同时借鉴国外母语教材的经验,精心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中华民族长期的语文教育实践积淀相整合,形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视野的,融民族化(或中国化、本土化,侧重空间性的概念,体现中国特色)、科学化(符合教育规律)、现代化(侧重历时性的概念,引领时代潮流)于一体的新体系。
  在这方面,洪宗礼先生同样有清醒的认识并做了很好的探索。洪宗礼先生指出:“母语教育,包括母语课程教材建设互动、互融、互补,是当前世界母语教材发展的趋势。”(洪宗礼《语文教育随想录》)他主编的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即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吸取世界母语教材的先进理论营养,提炼出新教材编写的六个基本理念:人本理念、整合理念、主体理念、开放理念、效率理念、民主化人性化理念。洪先生自称:这六个理念是他主编的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灵魂,也是他主编的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理论支柱,这些理念的确立,使得这套语文实验教科书既继承了民族语文的优良传统,又充满了时代气息和改革锐气。
  应该说,近20年来,许多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语文教育要融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于一体,但人们大都停留在口头或书面的探讨上。而洪宗礼先生和他的团队则抱着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洪宗礼所走过的道路,“民族意识”与“全球视野”的交融,标示着中国语文教材编制乃至中国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大凡作家笔下所现之物,无不带上他们人生体验的色彩,其美的观念和情感形式也附着在所描述的事物上,诗歌和散文尤其如此。所谓万物融于作家的笔端,并构成了他们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恰恰是他们人生世界的情感体验。或悲或喜或哀或乐,正是外物与内心世界相互撞击的结果。在庐隐的《异国秋思》中,我感到的是她那透过秋天景象和人文世界而显现出来的一种深沉的悲伤情绪,令人心中也升腾起愁绪,不由自主地走进她笔下景和人所构成的
近年来,高考作文材料呈现出贴近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关注青年成长的鲜明特征,尤其是对社会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表达对时代、对个体的关注和反思。这要求考生对作文材料有深刻的理解,对问题有鞭辟入里的分析,立意高远,思维清晰。   这跟新闻时评的写作要求和思维方式比较相似,阅读时评既可以积累素材,又可以锻炼思维。尤其是新闻时评所体现的问题思维特别值得学生在写作中加以借鉴。高中生阅读量和直接接触社
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既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也是语文教师的全部课堂艺术的集中体现,那么如何做好让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收获丰硕呢?我觉得从“微型课题”的活动着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微型课就是课堂上有目的探讨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它的内涵具体为: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一、微型课题的活动的必要性  1.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整本书阅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重要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旨在培养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合
如何有效实现“对话”,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语文阅读教学所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对话对课文进行解读与体会,是常用的阅读教学形式。在这种模式下的语文阅读,一定要杜绝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课堂,教师要根据课文有效地设疑,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探究。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通过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发
课堂是语文教师的舞台,炼就与展示语文教师教学功力的方式自然就是课堂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功力,要从解读文本与解读学生开始。解读文本与学生就是“走进”文本与“走进”学生。“走进”文本就是关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即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怎样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等问题;“走进”学生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即关注学生“需要学的是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怎样”等问题。  教师自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但教师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时,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如下情形:有时满堂异口同声,轻而易举;有时满堂鼎沸,不着边际;有时一堂寂静,无人问津,十分困惑、尴尬。其实,其症结主要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时设计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切合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
名著是文学家们学识和智慧的结晶,阅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且名著也是中考语文的重要内容,从提高学生素养和考试成绩的角度出发,名著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名著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本人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语文名著课堂教学策略提出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变“灌输知识”为“
鲁迅先生曾经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通过对祥林嫂悲惨人生的叙述以及造成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环境的勾勒, 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揭示了
王松泉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涉足领域最为广泛,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员宿将。在几十年来的教学科研生涯中,独著、主编和参编论著50余部,撰文达千余万字。其中论著《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获中国教育学会论著一等奖、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论著一等奖。2007年,年逾六旬的他又编著了《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语文课程新理论导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丛书六本,为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笔者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