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福霉素衍生物Benzoxazinorifamycin与斯帕沙星合用间歇给药对裸鼠足垫内麻风菌的抑制作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新利福霉素benzoxazinrifamycin(KRM-1648)和斯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每周1次交替(隔3或4天分别给药)或同时给药时对裸鼠足垫内麻风菌的抗菌作用。采用5周龄雌性BALB/c裸鼠,于双后足垫接种麻风菌。KRM-1648和SPFX配成乳悬液管饲给药,给药时间根据不同方案而定。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新生隐球菌的最新成果,包括GC含量测定;DNA同源性杂交;线粒体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染色体脉冲电泳核型分析;URA5基因,TRP1基因和rDNA的克隆,有助于研究新生隐球菌的分类地位,种系发生来源以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特异性探针可以对新生隐球菌病进行早期诊断。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已筛选出许多新型抗麻风药物,如氟嗪酸、司帕沙星、二甲胺四环素和甲红霉素等。国际上已有不少麻风学者将上述药物合用或与原有抗麻风药物合用,进行实验和短程临床试验,观察合用时各种药物之间拮抗或添加关系,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际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巴氏腺脓肿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虽然淋病奈瑟菌被认为是初发的病原菌,但是它的病因是多种微生物,最常见的是厌氧菌,尤其是类杆菌属。
对最新二种亲脂性、口服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在治疗甲癣上进行了探讨。从甲癣的临床与甲癣致病菌的变迁讨论治疗甲癣理想抗真菌药的条件。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药代动力学与在甲的药代动力学,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治疗甲癣的疗效,以及对其疗效的比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后介绍了甲癣短程间歇冲击疗法。
白念珠菌可能是人类最常见的表型转换频繁的病原真菌。它能侵及各种组织,已成为免疫缺陷病人的大敌。目前尚不知其血清型和表型、或宿主的免疫状态是否是刺激该菌对抗真菌药物起反应的因素。作者报道2年多来对78例免疫缺陷患者口咽部分离的白念珠菌血清型、表型和药物敏感性的研究结果。所有菌株均用API 20C试剂盒(biomerieux)的糖同化类型分型。
外用钙泊三醇(calcipotriol,CPT)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至少与倍他米松-17-戊酸酯或蒽林相似。研究旨在评估联合封包是否改善CPT的疗效。
为了评价单剂量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F)口服治疗无合并症生殖器与生殖器外淋球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作者总结了1983~1990年间分别来自美国和阿根廷等9个国家18个研究组的资料。在18个研究中,3个来自美国,均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治疗组口服单剂量250mg CF,对照组给予氨苄青霉素/丙磺舒或菌必治标准疗法。
氮草斯汀(azelastine)为二氮杂萘酮衍生物之一,属抗过敏药物。已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包括荨麻疹、异位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均获临床改善。以前的研究提示氮草斯汀抗过敏的作用方式是抑制化学介质释放和(或)拮抗化学介质,包括组胺及白三烯,而该药对细胞因子的释放或产生是否起作用则了解甚少。
期刊
约1.5%~5%新生儿在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血管瘤。它尽管可以自发退化,但由于可并发溃疡、出血或累及重要组织(例如眼睑),其迅速生长及对患者或其父母产生心理压力,因此考虑到治疗问题。作者应用闪烁光灯泵脉冲染料激光(FPDL)治疗28例病人,男5例,女23例,共37个血管瘤。10例年龄小于12月,27例年龄在12月至30月之间;29例为浅表型,8例为混合型;应用Nd:YAG激光治疗4例混合型;应用氩
白念珠菌存在孢子相和菌丝相两种形态,此二形态是转变为白念珠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白念珠菌细胞壁不仅与真菌双相型和宿主相互作用有关,还是某些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靶位。该文通过克隆编码白念珠菌细胞壁成分的基因,以确定细胞壁中各种成分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