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探讨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病的终末阶段。Packer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对CHF的作用,现在已经公认CHF的发生、发展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被过度激活,长期发展作用的结果。一些学者根据冠状动脉循环的神经内分泌体液调节机制,把麻醉学上常用的技术——高位硬膜外阻滞(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TEA)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本文就目前资料来探讨TEA在CHF治疗方面的机制。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is the terminal stage of heart disease due to various causes. Packer first proposed in 1988 the neuroendocrine system on the role of CHF, CHF has now been recognize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uroendocrine system is over-activated, long-term development results. Some scholars based on the neuroendocrine humoral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coronary circulation, the commonly used anesthesia technology - high epidural block (thoracic epidural anesthesia, TEA)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and achieved encouraging results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mechanism of TEA in the treatment of CHF.
其他文献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的多发伤112例,与同期胸部外伤非手术治疗48例对照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其临床应用结果,
期刊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对大鼠心肌梗死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死模型组、梗死模型+福辛普利小剂量组、梗死模型+福辛普
患者男,58岁.因“吞咽不适感1个月余”入院,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6 cm处一溃疡型新生物,占管腔3/4;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患者入我院后行胸部增强CT扫描示:主动脉弓峡
期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编辑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于2011年11月12日在福建厦门成功举办《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第五届编委会,并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近
B类清道夫受体Ⅰ(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SR-BI)是最先被确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它与CD36一样属于多配体受体,能够直接与多种蛋白质和脂质发生作用.SR-BI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CT或MRI检查确诊的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常规治疗
期刊
脂蛋白为球形颗粒,在循环中运输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脂蛋白颗粒主要分为以下大类: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颗粒(CM).载脂蛋白B(ap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