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春秋中期,随着楚庄王问鼎天下,周天子的威仪彻底陨落,勤王而信天下的“尊王攘夷”战略终于寿终正寝。随之而来的,便是以楚庄王武力控制诸侯的结盟战略为代表的春秋争霸时代。晋因与楚国的邲战(公元前597年)一役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春秋时代占据霸主地位最长时间的晋的终结。随着晋景公的励精图治,晋国霸业逐渐复兴。这次晋的强势地位自景公兴兵灭赤狄(前594年)开始,一直持续至厉公、悼公以至顷公、定公时代,前后共80余年。在春秋长达368年的历史中,长达80余年的霸主地位(不计此前晋文公称霸时代)可谓一个壮举,因此研判晋国霸权的重获及其护持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晋国霸权战略
  在晋景公再次引导晋崛起之前,楚国西联强秦,东北联齐,东面又与吴越结盟;一面灭江、六、舒等小国,将自己的地盘扩张到淮泗地区,进而控制陈蔡,联结鲁卫,制郑伐宋,声势极大。此时的晋,不但南方受楚国势力北侵之威胁,西方仍然有秦国的围困,北方尚有白狄的袭扰,东侧更兼赤狄之盘踞。中原诸侯此时的战略则是追随强者,惟强者马首是瞻。在晋景公之前,晋历代诸侯数以和亲的方式安抚蛮族,可谓开了汉唐和亲外族的先河,但此时晋的形势已经跌落谷底。因此,景公战略的第一步就是清剿赤狄,以消肘腋之患,并且通过此举将自己的疆土扩张到太行山以东、黄河北岸,与楚形成鼎足之势。公元前594年,晋景公兴兵灭潞氏之狄,次年再灭山西其余赤狄。晋遂成为中原北方西起河西洛水、桃林、崤函、跨越黄河,东至邢邺之惟一大国。
  晋战略的第二步则是拆解齐楚同盟,并与齐结盟。在这一时期,由于秦晋世仇和晋楚争霸,因此齐相对来说是晋最容易争取到的盟友,而且齐自桓公以来便为春秋强国,因此齐国的选择将决定霸主走势。晋本意向齐示好,以利和之,但使者却意外被齐顷公的母亲侮辱,晋景公也认为在齐楚同盟尚未稳固的时候以武力胁迫不失为一种办法。之后齐兴兵伐鲁卫,晋为救自己的盟国,遂与齐战于鞍。晋军速战速决,楚本打算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眼见齐速败却又由于路途过远、力有未逮而不能救援。随后齐顷公疏楚亲晋,并亲自朝晋通好,而晋也迫使鲁将鞍之战中所获的汶阳归还齐国,晋齐同盟形成。
  晋战略第三步是联吴制楚,打击强秦。时晋景公已殁,厉公继位。东夷蛮族吴国便一直是楚国的麻烦,后者对吴一直以安抚策略为主。晋景公使楚亡臣至吴,教吴以车战之法,不久吴便尽并楚所属蛮夷诸部落,成为在东南方制衡楚国的最重要砝码。晋趁此机会一边采取强力控制中原诸侯的策略,一边与楚和谈:“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这段盟词至今看来都不显陌生,古老的协定与近现代的“互不侵犯条约”如出一辙,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眼中的历史几千年来似乎并无任何变化。显然,晋楚互不侵犯都是各自战略的一部分,晋的真意是稳住楚国,以便其真正目的——伐秦的展开,而楚也希望晋吴不会联手,从而可以专心对吴。秦晋之好的幻梦破裂之后,两国的关系就一直不可修复。因此,晋欲定鼎中原,必须要先打败秦。而秦又常与北方的白狄联合,因此晋厉公于公元前579年击败狄人,次年使人至秦,发表了春秋历史上最长的一篇外交文告,宣布与秦断交,会齐、鲁、宋、卫、郑、曹等八国诸侯后于麻隧与秦决战。厉公以优势兵力全歼秦军,以至楚反省后甚至没有直接援秦的机会。至此秦数世不振,直至宋国向戌召集弭兵之会后各大国均无战事,才逐渐恢复元气,并最终在战国时代横扫六合。而晋则依靠此战将西北方向的威胁彻底扫除,并在数十年内称霸黄河以北。
  晋争霸战略的第四步便是与楚决战,北方已定,兵甲已足,晋楚之战成为体系战争的最高峰。公元前575年爆发晋楚鄢陵之战,最终晋胜楚败。
  此后,晋厉公少年得志,却骄纵恣意并依赖嬖臣治国,诛杀三郤,晋陷入国内政治斗争。公元前574年,权臣栾书、中行偃果断废厉公,迎公子周回晋,是为晋悼公。栾书是晋景公重臣,也是晋图霸方略的总设计师和实施者,此刻为晋国大业迎立悼公,是晋国能够延续霸业的决定性因素。令人拍案称奇的是,年仅14岁的晋悼公却甚为贤能,立刻整饬内政,爱民节用,很快便恢复了晋国摇摇欲坠的霸业。他改变晋对小国的策略,从霸道走回王道,不以霸主自尊,对各诸侯以礼相待;加强与吴、齐的联系,并继续压制秦的发展;孤立楚国并展开和戎政策。楚国则针锋相对,西联秦国;控制许、郑等小国进攻宋;东面争取齐国,并力图切断晋吴之陆上连结;希望能够将晋国锁在黄河以北,稳定住两极体系。但整体上,优势仍在晋一边,一方面晋悼公终于服郑保宋,自春秋开始郑宋两国因其地理位置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国得失突显霸主易位。另一方面,楚乃南蛮的身份问题终于还是未能彻底解决,荆楚北渐在战国时代才得以完成,这是楚只能更多使用霸道的原因,也是其不敌晋国的重要原因。
  向戌弭兵之会
  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卒,年仅29岁。其子晋平公立,年纪更小。常年被晋国压制的周天子此时因惧怕晋国势大并取而代之,于是利用齐国同样恐惧晋国统一中原的心理,趁悼公新亡而挑起晋齐联盟内讧。自此,晋齐联盟破裂,双方互有胜负,晋却从此无力图霸天下,只能勉强保住其已有地盘。尽管齐楚同盟恢复,但楚国又为吴国崛起而掣肘,亦无力北伐中原。于是,各大国力量消耗殆尽,从而有了宋国向戌奔走各国并最终促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体系休战为目的的“国际会议”,史称“弭兵之会”。公元前546年,晋、楚、齐、卫、鲁、曹、宋、郑等十三国会盟于宋都之西门外,秦国由于几乎被晋逐出大国均势圈而未参加。通过此次会盟,而后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终结春秋进入战国时代共计144年,体系内两个最大国——晋国和楚国,虽不免尔虞我诈,但确实再也没有兵戎相见。
  晋国的霸业也由此而延续至顷公、定公,最终毁于内乱。晋国的六大士卿专权,祸起萧墙,韩赵魏三家获得胜利,分裂晋国并继承了晋国领土。另一方面,田氏终篡姜齐,自此齐国国君不复姜子牙的后代。楚国也饱受内乱,熊氏楚国一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数度被其臣下所篡,诸如鲁、郑、宋等小国的诸侯亦因大夫专权而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弭兵之会延续了晋楚大国地位,却也使得各国继任君主不再进取、骄奢淫逸、养尊处优,最终为各国大夫、士卿所篡。孟子正是基于这段历史才得出结论:“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启示:崛起战略的成功可能性
  观晋国霸权护持的历史,可知在多极和两极体系下的纵横捭阖是多么玄妙的事情,其难度不亚于俾斯麦建立德国之后的一系列“高空杂耍”。晋灭赤狄,正是在楚不可能干扰的情况下完成的。可见,崛起战略的成功可能性主要与战略合法性以及战略引起的崛起压力两个条件相关,灭狄具备无与伦比的合法性,而且也是在楚国最边缘地区的地带展开的,因此该战略实施过程中遭到的体系压力几乎为零。晋国对齐楚同盟以及秦楚同盟的拆解也颇有借鉴价值,武力胁迫并非传统观念中的禁区,反而比利诱更有效果。另外,制造一个强大的吴国来制衡楚国,这与后来的拿破仑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为英国的海上霸权制造新的敌人如出一辙。泛而论之,崛起国利用多国崛起的趋势挑战霸权国是非常有效的战略。最后,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多好的战略也不如国内政治的稳定重要,这是晋霸中原却终未能统一中国的最重要结论。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工业4.0”战略由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此后,“工业4.0”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新的优势,各国围绕“工业4.0”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工业4.0”不仅仅是新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随着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也将面临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竞争  更加激烈  2008年金融
对荷兰的打击可想而知  1986年我刚来荷兰时听人们说,这个国家上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所遭受的最大的伤害之一便是1953年北海大坝决堤,1800余人丧命。我在荷兰20多年,从没看到荷兰举国上下面临过像这次马航MH17遇难后那样的震惊和悲伤。  荷兰人口为1600余万,比中国总人口少将近100倍。194位荷兰人在顷刻之间丧生于空难,放在中国,就等于近两万人骤然痛失生命。MH17事件 对荷兰的打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竞争与合作本应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日本人在审视和观察世界时,依然秉承传统的等级观念,崇尚和迷恋基于实力博弈的国际权力观。日本民族性格中蕴涵的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服膺强者的实力意识、区隔内外的阵营意识以及与邻交恶的敌对意识,从观念层面主导和形塑了日本人的国际秩序观,并对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  日本传统文化中拥有根深蒂固的权威观念、等
《独立与依附:  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  朱芹/著  2014年12月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2月,朱芹博士的《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新鲜出炉。李承晚作为韩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华、对日等国家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作者并没有仅仅沿着历史线索
日前,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编印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条约集》(上、下)(简称条约集)。该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中外签署的所有48项双边领事条约(含协定)的中外文文本。  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条约集序言中写到,希望条约集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有所帮助。那么,领事条约(协定)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对缔约国意味着什么?与普通民众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从领
2月8日,东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而与姗姗来迟的新年瑞雪相比,东京都知事选举却在2月9日提前到来。  去年11月,日本媒体披露时任东京都知事猪濑直树在2012年东京都知事选举前夕,接受了医疗法人德州会5千万日元的贿赂之事。虽然猪濑直树矢口否认是贿赂,但在媒体和东京都议会的穷追猛打下,为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猪濑在12月18日宣布辞职。  东京都知事选举虽只是一介地方选举,但由于东京都人口1320万
在法国卫生部支持下,一款由法国生物医学企业研发的艾滋病病毒快速自测工具套装近日上市,法国的实体药店和部分医药网店已开始销售。利用这种工具只需15分钟便可测出结果。  这款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无需医生处方便可在法国各地药店购买,是法国首款也是目前惟一获得欧盟认证的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这套工具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中的艾滋病病毒特有抗体,确定受检者是否感染。检测时,受检者需首先用套装中的取血针刺破指尖,再用检
4月15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三个东部省份首府几乎同时遭遇规模空前的连环恐怖袭击。北约驻阿富汗总部、中央使馆区、阿富汗议会大楼、国家安全局、警察局等防卫森严的军政目标均成为袭击目标。事后,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对袭击负责,并表示“此次袭击标志着春季攻势正式开始”。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乍暖还寒”的紧要关头,塔利班展开如此声势浩大的“春季攻势”,令人不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否保证“后美军时代”阿富汗的安全打上
1953年7月27日签署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序言中明确指出,“确定足以保证在朝鲜的敌对行为与一切武装行动完全停止的停战,以待最后和平解决的达成”,从法律上固化了朝鲜半岛无限期的停战状态。  于是,这场在技术上已经停止、但法律上尚未结束的战争,重塑了本地区的安全格局并影响至今。  在“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之际,朝鲜、韩国和美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高调纪念的方式,但各有侧重。  在平壤,庆祝活动的主题
今年5月以来,利比亚国内政治动荡突然加剧。5月16日,曾在卡扎菲时期任高级军官的军阀哈夫塔尔发起“尊严运动”,以反恐为名向盘踞在利比亚东部班加西的伊斯兰武装发起进攻,造成70人死亡。同时,位于西部的黎波里的利比亚中央政府也一片混乱。5月初,利比亚国民议会经过饱受争议的投票程序,选出了新总理马蒂格,但已宣布辞职的临时总理萨尼质疑选举合法性,拒绝向马蒂格移交权力,出现“一国两总理”。6月5日,利比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