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战争,还是终止战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bomu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7月27日签署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序言中明确指出,“确定足以保证在朝鲜的敌对行为与一切武装行动完全停止的停战,以待最后和平解决的达成”,从法律上固化了朝鲜半岛无限期的停战状态。
  于是,这场在技术上已经停止、但法律上尚未结束的战争,重塑了本地区的安全格局并影响至今。
  在“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之际,朝鲜、韩国和美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高调纪念的方式,但各有侧重。
  在平壤,庆祝活动的主题词是“战胜”。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将每年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纪念日)至7月27日定为“反美示威月”,把7月27日定为“战胜日”。今年除了举行例行的中央报告会外,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开馆仪式等。这是朝鲜时隔20年又一次在7月27日举行阅兵仪式,共有一万多人参加了阅兵,并展示了300多种武器。活动全程对外国媒体开放。
  在朝鲜“解放战争胜利日阅兵式”上,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发表了演说,他表示朝鲜当前的课题是“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而“和平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对于朝鲜来说,和平的环境是指在和平协议保障下的环境。朝鲜当前有两大政策目标,一是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二是要用“和平协定”替代“停战协定”。
  在韩国首都首尔,老兵们成为纪念活动的主角。韩国从今年起,把7月27日定为“联合国军参战日”。27日当天,韩国国家报勋处主办“‘联合国军’参战暨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共有来自韩国和参战国的4000多名老兵出席。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纪念活动中发表演讲表示,韩国将以原则和信任为基础,致力于推进同朝鲜建立互信的对话进程,并敦促朝鲜放弃核开发,走上真正的和平与变革之路。朴槿惠在就任总统时提出了“半岛信任进程”和“东北亚和平稳定构想”的政策目标。朝韩关系改善是半岛信任进程的第一步,更是东北亚和平的基础。但是,从朝韩近期在开城工业园区问题上的胶着状态来看,政策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着实遥远。
  在华盛顿,美国国防部在朝鲜战争参战纪念公园举行了纪念活动,庆祝规模空前。奥巴马是参加这个活动的首位在任总统,国防部长哈格尔、退役老兵及韩方人士等5000人也参与了该活动。奥巴马宣称,朝鲜战争并非打成了平手,而是韩国打了胜仗,因为韩国人民现在正生活在自由与民主当中,与朝鲜人民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奥巴马的这一表态一改以往美国对朝鲜战争刻意保持低调的做法,也不同于很多历史书中的评价,令外界颇感意外。
  美国推进亚太战略历来有两个驱动轮。一个轮子是保持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另一个轮子则是推动自由、民主和法治,后者更被美视为实现地区和平、繁荣和安全的核心。美国在朝核问题上一直保持着对朝威慑与高压政策。此次,美国刻意突出朝韩国力悬殊对比,标榜“民主社会”建设成就,显示出美在东北亚“再平衡”战略中嵌入软实力影响的政策新动向。
  此次朝韩美三方各自纪念“停战协定”,形式动机各有不同,却都表示在追求和平。不过,对于半岛的和平问题,朝韩美三国给出的阐述及其背后的政策支撑全然不同。
  60年过去了,朝鲜半岛对峙与冷战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太多变化,各方角力、博弈、折冲甚至小规模局部武装摩擦及冲突仍旧不断。37个月的朝鲜战争如此惨烈,伤亡如此惨重,也给各方造成了止戈为武的心理冲击效应。
  但是,停战状态毕竟只是实现最终和平的过渡性安排。停战状态是暂时的,而非永久性的。
  美朝对于“停战协定”的存废问题仍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朝鲜曾多次宣布终止“停战协定”,签署“和平协定”,但是美方却无意改变协定及停战状态。
  如果说,一纸“停战协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那另一方面却也在法律上固化了半岛军事对峙的状态。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沃尔兹曾明确指出:“国家最终所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所以,朝鲜深感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强烈要求废除“停战协定”,而推动建立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也是其深思熟虑的结果。
  安全不仅是主权国家的首要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国际安全秩序的终极价值取向。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考虑,在未被新的协定取代之前,“停战协定”作为维系朝鲜半岛局势稳定的重要法律文件,应该得到尊重和遵守。但是从长远看,半岛长期处于停战状态是不正常的。如何实现半岛的停、和机制转换,值得研究和推动。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1日,“当前国际安全环境下人道行动的挑战”研讨会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该活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共同举办,旨在向中国的国际问题专家介绍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面临的挑战,听取专家的分析,并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人道行动进行探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以及来自智库、学术界、媒体及相关部门的专家40余
对于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来说,刚刚过去的4月底5月初可谓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4月22日~24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在印尼举行,作为东道主的佐科受到全球媒体的空前关注;而五天后,印尼驻澳大利亚悉尼总领馆的大门上便被贴上了一条标语——“我可怜你,佐科”,随后便是澳政府在5月3日晚召回了驻印尼大使,佐科则被西方舆论推向了被攻击的靶心。  戏剧般的“场景转换”背后,“变数”
2013年4月,“工业4.0”战略由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此后,“工业4.0”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新的优势,各国围绕“工业4.0”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工业4.0”不仅仅是新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随着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也将面临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竞争  更加激烈  2008年金融
对荷兰的打击可想而知  1986年我刚来荷兰时听人们说,这个国家上世纪,除了两次世界大战外,所遭受的最大的伤害之一便是1953年北海大坝决堤,1800余人丧命。我在荷兰20多年,从没看到荷兰举国上下面临过像这次马航MH17遇难后那样的震惊和悲伤。  荷兰人口为1600余万,比中国总人口少将近100倍。194位荷兰人在顷刻之间丧生于空难,放在中国,就等于近两万人骤然痛失生命。MH17事件 对荷兰的打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竞争与合作本应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日本人在审视和观察世界时,依然秉承传统的等级观念,崇尚和迷恋基于实力博弈的国际权力观。日本民族性格中蕴涵的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服膺强者的实力意识、区隔内外的阵营意识以及与邻交恶的敌对意识,从观念层面主导和形塑了日本人的国际秩序观,并对其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尊卑有序的等级意识  日本传统文化中拥有根深蒂固的权威观念、等
《独立与依附:  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  朱芹/著  2014年12月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2月,朱芹博士的《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新鲜出炉。李承晚作为韩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华、对日等国家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作者并没有仅仅沿着历史线索
日前,中国外交部领事司编印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条约集》(上、下)(简称条约集)。该书收录了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中外签署的所有48项双边领事条约(含协定)的中外文文本。  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条约集序言中写到,希望条约集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有所帮助。那么,领事条约(协定)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对缔约国意味着什么?与普通民众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得先从领
2月8日,东京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而与姗姗来迟的新年瑞雪相比,东京都知事选举却在2月9日提前到来。  去年11月,日本媒体披露时任东京都知事猪濑直树在2012年东京都知事选举前夕,接受了医疗法人德州会5千万日元的贿赂之事。虽然猪濑直树矢口否认是贿赂,但在媒体和东京都议会的穷追猛打下,为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猪濑在12月18日宣布辞职。  东京都知事选举虽只是一介地方选举,但由于东京都人口1320万
在法国卫生部支持下,一款由法国生物医学企业研发的艾滋病病毒快速自测工具套装近日上市,法国的实体药店和部分医药网店已开始销售。利用这种工具只需15分钟便可测出结果。  这款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无需医生处方便可在法国各地药店购买,是法国首款也是目前惟一获得欧盟认证的艾滋病病毒自测工具。这套工具通过检测血清样本中的艾滋病病毒特有抗体,确定受检者是否感染。检测时,受检者需首先用套装中的取血针刺破指尖,再用检
4月15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及三个东部省份首府几乎同时遭遇规模空前的连环恐怖袭击。北约驻阿富汗总部、中央使馆区、阿富汗议会大楼、国家安全局、警察局等防卫森严的军政目标均成为袭击目标。事后,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对袭击负责,并表示“此次袭击标志着春季攻势正式开始”。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乍暖还寒”的紧要关头,塔利班展开如此声势浩大的“春季攻势”,令人不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能否保证“后美军时代”阿富汗的安全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