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医学、工业、林业、机械等领域以及计算机应用类课程领域。这些领域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还研究甚少,并且在多数项目教学中,大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而较少关注教师的教。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形式的不同;教学考评模式的不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是教师设计好项目后,每位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根据教师的安排,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项目的相关信息,然后独立确定工作计划,并且一步步地执行。
【关键词】项目驱动电子技术教学教师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汲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精华,以真实或仿真的项目为基础,把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案例分析的素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具体体现为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项目,必要时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最后师生共同评审项目的一种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的目的是要把教学理论和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而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最后提升学生的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具体的教学项目入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倡导"教、学、做"合一,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标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而教师作为项目完成的指导者应协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构筑起沟通的桥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的不同,结合实际谈谈项目驱动教学的应用。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理论教学时,教师一般按照教材的顺序将各个知识点分别介绍给学生,学生也许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学内容,但是很难系统把握知识脉络,更难以灵活应用;另外,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理论教学后安排相应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机械地完成一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动手能力锻炼,更不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使得课程显得枯燥并且体现不出其实用性,学生在学习中机械,无兴趣,会出现以应付的方式进行学习,更有甚者干脆不学
2项目教学法与传統教学法的比较
2.1 教学目标的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目标,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会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来依次进行讲解,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首要关心的事情,甚至在一些课程上是直接以应付考试为最主要的目标。而在项目教学里,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希望通过一个个的项目的完成来达到知识体构建的目标。
2.2 教学形式的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市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拉动下被动地吸收知识,学生对于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而在项目教学里,主要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选择教学项目和材料,自己决定学习和完成项目的形式,教学的呈现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构成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整个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理论和实际能力一体化的课堂设计。
2.3 教学考评模式的不同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因此在考评方式上大多采用的是选择以试卷为载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而在项目教学里,教师注重的是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是以能力培养主,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会减少试卷为载体的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采用项目实践过程作为评价的工具,建立项目教学的评估体系。在项目考核中教师会按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学习态度,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在项目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具体知识的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完成程度,项目学习的效果和项目本身的质量来进行考评。
3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首先基于模拟
电子技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即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尽可能真实的并具有典型性的实践项目:根据项目所提出来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并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
3.1教师精心设计项目
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共设计成6个项目:"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单管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正弦波振荡器的制作"。每一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比如"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这个项目分为三个学习单元:"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分析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3.2 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
教师设计好项目后,每位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根据教师的安排,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项目的相关信息,然后独立确定工作计划,并且一步步地执行。
4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在做项目时,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计算,还要涉及画电路图、电路仿真、实物制作等实践环节,所有的这些环节都要学生自己根据理论知
识去思考、设计。当学生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作品时,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理性地深入学习,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反过来也会使学习兴趣更浓,步入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有为.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构建[J].海外英语,2010,(10).
[2] 蒙树森.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1)
【关键词】项目驱动电子技术教学教师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也称为项目教学法,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汲取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的精华,以真实或仿真的项目为基础,把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案例分析的素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具体体现为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先由教师先根据教学目标分析项目,必要时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项目,最后师生共同评审项目的一种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的目的是要把教学理论和生活实践有效的结合而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最后提升学生的动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具体的教学项目入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倡导"教、学、做"合一,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标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而教师作为项目完成的指导者应协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之间构筑起沟通的桥梁。本文通过比较传统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的不同,结合实际谈谈项目驱动教学的应用。
1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理论教学时,教师一般按照教材的顺序将各个知识点分别介绍给学生,学生也许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学内容,但是很难系统把握知识脉络,更难以灵活应用;另外,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理论教学后安排相应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机械地完成一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动手能力锻炼,更不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使得课程显得枯燥并且体现不出其实用性,学生在学习中机械,无兴趣,会出现以应付的方式进行学习,更有甚者干脆不学
2项目教学法与传統教学法的比较
2.1 教学目标的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目标,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会按照书本上的内容来依次进行讲解,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教师首要关心的事情,甚至在一些课程上是直接以应付考试为最主要的目标。而在项目教学里,教师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希望通过一个个的项目的完成来达到知识体构建的目标。
2.2 教学形式的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市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学生在教师的拉动下被动地吸收知识,学生对于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而在项目教学里,主要突出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地选择教学项目和材料,自己决定学习和完成项目的形式,教学的呈现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每个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知识构成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整个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理论和实际能力一体化的课堂设计。
2.3 教学考评模式的不同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因此在考评方式上大多采用的是选择以试卷为载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而在项目教学里,教师注重的是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是以能力培养主,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会减少试卷为载体的考核方式所占的比例,采用项目实践过程作为评价的工具,建立项目教学的评估体系。在项目考核中教师会按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的学习态度,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在项目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具体知识的应用,项目的设计和完成程度,项目学习的效果和项目本身的质量来进行考评。
3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首先基于模拟
电子技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即基于工作过程设置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尽可能真实的并具有典型性的实践项目:根据项目所提出来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并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
3.1教师精心设计项目
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共设计成6个项目:"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单管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制作";"集成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制作";"正弦波振荡器的制作"。每一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比如"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这个项目分为三个学习单元:"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各单元电路分析与检测"",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3.2 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
教师设计好项目后,每位学生根据项目的要求,根据教师的安排,独立收集分析和整理项目的相关信息,然后独立确定工作计划,并且一步步地执行。
4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学生在做项目时,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计算,还要涉及画电路图、电路仿真、实物制作等实践环节,所有的这些环节都要学生自己根据理论知
识去思考、设计。当学生看到自己做出来的作品时,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间、精力的投入主要来源于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理性地深入学习,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反过来也会使学习兴趣更浓,步入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姜有为.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构建[J].海外英语,2010,(10).
[2] 蒙树森.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