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战略重点的地位,并在政策、资金和助学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全国高等职业发展迅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等職业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发挥好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克服和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保障人们实现尊严和体面劳动的教育,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又能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理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教育认识观念有偏差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有些学生和家长产生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和"落榜生教育"等错误认识,加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了高职前途无望。
  2.资金投入不到位
  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在资金的投入上,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而投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却有限。因此,高职教育只能处于维持阶段,而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软硬件建设。企业尽管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但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和他们密不可分的联系,不愿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专业设置不合理
  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上缺乏科学的论证,设置随意性、盲目性较强,导致这些专业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二是有些专业的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不考虑该专业的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是否具备,设置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面狭窄,社会需求不迫切,缺乏吸引力,导致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囤积。三是缺乏特色专业,有些学校缺乏考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急功近利,重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和层次低的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
  4.教材建设体系未形成
  到目前为止,高职教材建设体系尚未形成,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在过去中专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而成;二是直接借用本科同类教材;三是组织本校或几所学校教师联合编写教材。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特征不够明显,基础理论分量太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等问题,总的来说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5.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一些高职学校还是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知识教学模式",满堂灌"现象严重。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真刀真枪动手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程度低,教师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6.与行业、企业结合不紧密
  据笔者对省内几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不具备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条件,而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建立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
  三、解决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出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在何方?这个问题在当今显然迫在眉睫。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突出"职业"特色
  高等职业院校定位应该是"职业"二字,应该直接面向社会和市场,在社会和市场中求生存和发展。第一,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鼓励投资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直接联合培养社会和市场所需的各种职业型人才。第二,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是要对在职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鼓励教师进企业、下车间实地考察锻炼,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二是要有开放型的用人政策和较大的经济投入力量,鼓励"走出去,请进来",学校既要选拔骨干教师送出进修,又要高薪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才来校任教,三是要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老带新,以研促教,以教助产,形成教研产三结合、共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而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2.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
  首先,专业设置要实用、合理。要认真进行市场调查,摸清市场所需"产品",按市场需要设置专业,要按照一线实用人才的要求进行专业调整。第二,课程设置要勇于创新,增强岗位针对性,实际操作性。市场、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设置的,要设置与新专业、新岗位相匹配的课程,同时教材要突出高职特色,实际、实用、实效。第三,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加强实践环节,改革人才培养途径,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无论在实验上、实习上,还是在实训上,要创造一流的条件,配备一流的设备,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至少掌握一技之长的有用之才。
  3.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是实施分级培养。面对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生源现状,许多学校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二是改革教学模式。一方面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教学实践,合理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上以能力建构为主,抓住技能培养这一核心,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综合性,在学生主动学习中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从而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了施展的天地。三是改革课程考核。考试内容多元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时间分散化;为强化平时考核,一些高职院校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同等对待,使学生学得更加扎实。
  总之,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郭旭红.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2]张家河.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11,(26)
  [3]杨树丽.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智力为目标的高层次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恰当引导,注意启发,不断提高学生掌握新知,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文言文兴趣教学诵读能力  通过调查表明,很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多不理想,学生上课不爱听,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问题凸显,如何将学生培养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应用电子专业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学生的培养上,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改变原先"偏科"的现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应用电子专业实践课理论课衔接  1.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培养。我国在很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活力是校园文化的"生存之基,力量之源",是大学强大的育人力、自主发展力与"  文化校园"核心实现力集中体现。然而,大学校园文化活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思考如何激发大  学校园文化活力,构建现代大学文化校园应成为我国大学工作的主题。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活力文化校园  【Abstract】 Vitality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
【摘要】本文中的钢铁的吸氧腐蚀实验是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在课题研究中,主要通过观察不同pH的溶液对钢铁腐蚀速率的影响,来确定教学实验中最适宜的pH值。  【关键词】教学实验pH值吸氧腐蚀  1.前言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对教学的要求是"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在该部分
在我国政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其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和人民的基本需求,还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发展.巡察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既能够符合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