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曾新:退休科技老师成抖音“科普网红”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侠小说里装毒酒的阴阳壶究竟有什么“奥秘”?魔术师傅琰东的“金鱼排队游行”和“毛笔自动写字”背后有何科学原理?
  200多个科学实验小视频,有魔术解密,有创新实验,获得126.5万个“赞”,拥有超过41万的“粉丝”——抖音上,这位来自上海市向明中学的科技老师火了。

  72岁的黄曾新,曾经指导学生获得600项专利,共获国内外发明金奖近千项。今年,这位被称为“神奇教练”的高中科技老师玩转抖音,成了青少年们追捧的科普网红大咖。

1、“科学魔术”吸引青少年目光


  黄曾新是向明中学的科技老师,虽然退休已多年,但这么多年依然在学校上选修课、带社团。在向明中学,操场一角的一幢小洋房,就是黄曾新带领学生搞发明创造做课题的“科创天地”。
  但是,疫情的到来,让这个原本热闹非凡的实验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之后,黄曾新回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用新媒体,让学生和更多的青少年感受科学的魅力。
  他想到了“抖音”。“我知道这个平台在青少年中很火,学生们课余更会关注,那我就想着去抖音做实验。”黄曾新说,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玩”,于是就向年轻人讨教,从注册手机开始,开设自己的抖音账号,上传自拍的视频,“刚开始试的几个短视频都是黑白的,但至少成功了。”
  有了账号,黄曾新就开始创作了。但是上传哪些视频,哪些内容青少年才会喜欢?他考虑了很久。“在课堂上,验证性的实验都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在抖音这样的平台,肯定没有人喜欢。”黄曾新开始动脑筋,“那就用魔术的形式,抖包袱,然后再解释背后的科学原理,应该能吸引到关注。”
  用手去触碰“电闪雷鸣”的发电装置居然可以毫发无损?使用干电池的电动玩具居然不用电池也能“翩翩起舞”?尝试了几个小魔术,点击量出乎意料的高。

2、“揭秘”让科学生动好玩


  “金鱼排队游行”背后是什么科学原理?刘谦又是靠什么把混在一起的胡椒粉和盐分离开的?
  这些魔术大咖们耳熟能详的魔术,都是青少年们好奇的关注点。原来,金鱼排队的“奥秘”是因为有磁铁操控;电动玩具不装电池就能启动,是因为有无线电的作用;“触电”居然没有损伤,是因为电压远没有到有害的范圍……
  黄曾新自己亲自操作“魔术”,然后请专人拍摄,配上字幕,做成短视频,这些好玩有趣的实验加上通俗易懂的解说,从小学生到成人都喜欢看,让他顿时成为了网上受人追捧的网红“黄老师”。每一条短视频,都能收到几万个点赞,各类留言也被“刷屏”:“如果我们的科技老师也能这么‘变魔术’,我就不去选文科了”,“好想上这么有趣的科技课”;“这才是我们想上的科技课”,等等。
  这其实也是黄曾新在向明中学上选修课、带社团的常态——用好玩的实验来吸引学生们的目光,让科学知识也变得生动有趣。
  “科技教学如果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真正悟透事物本质,造成后果是很难创新发展与学生枯燥生硬,难于理解。所以许多高中学生视物理化学生物课为畏途,不喜欢甚至害怕。”黄曾新说,“如果老师能够根据教育内容与要求设计出一整套魔术在课堂上表演给学生看让学生猜想,最后再揭秘,不但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不但上课的更注意听讲,更容易理解概念,甚至课外也会主动去查阅有关书籍。”

3、创新来自于“质疑”精神


  复学后,黄曾新回到了课堂中。在2020年澳门国际发明线上展览会上,黄曾新带领学生们获得了19个金奖、4个银奖,共有50多人获得奖项,其中还有一个特别金奖,是参加此次比赛获奖最多的一所中学。
  这些成就,都源自于“质疑”。黄曾新教学生们做实验,更多的时候鼓励他们去问背后的“为什么”,而不是去按部就班验证理论。比如,他曾带领学生推翻了“鱼是靠鱼鳔来控制上下沉浮的”这一观点。数百年来尽管也有科学家对此提出过异议,但一直没有从实证上做过缜密分析。黄曾新指导5名中学生探索推翻了这一观点,提出“鱼用改变鱼鳔中空气的多少来控制鱼在水中浮力的大小,从而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观点是错误的。黄曾新说,他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和研究后发现,鱼在水中主要靠鱼鳍而非鱼鳔来控制沉浮,鱼鳔在鱼身上的功能是降低鱼的身体比重,使它与周围水的比重接近。
  在黄曾新的带领下,向明中学的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发明专利。澳门国际发明线上展览会上,可以供老人使用的无线充电多功能残疾人床椅车、可以做三十多个历史经典实验的电磁感应实验发现史实验箱等,都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其他文献
庚子鼠去,辛丑牛来,新的春天“犇”腾而至。  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传递春的律动;大街小巷中,火红的色彩,洋溢春的欢歌。平凡岗位上,无数人的坚守,守护春的温暖;田间地头处,勤劳的身影,点缀春的风景。  一元欣复始,万象喜更新。牛年开年,我们深入祖国大江南北,全方位感受满满的牛气……听 新春的声音  春节里,你听到最多的是什么?祝福声?还是欢笑声?  在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天津静海制造基地,回
期刊
无论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智能制造领域,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中坚力量。工匠们的守正创新、追求卓越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必要支撑。进入新时代,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不仅有助于建设一支重知识、善技能、創新型的产业大军,更能够为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重要精神动力。   执着专注是对事业来自灵魂深处的珍
期刊
3月1日,国内首家人工智能睡眠管理中心在河北秦皇岛建成。该中心应用HRA健康风险评估系统进行睡眠障碍原因的精准检测,应用SMIS睡眠监测干预系统和PMR便携式睡眠干预系统进行睡眠管理和干預。
期刊
近年来,我国在“为人工智能培养人才”和“利用人工智能变革教育”两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探索。但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不管是人才培养,还是教育变革,都存在明显的供需矛盾,一方面需求很急迫,另一方面则是发展面临较大的瓶颈与困难。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数量位居前列,中国高校在人才发展上的投入也最为明显,但却没有一所进入全球人工智能杰出人才数量的前十;而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存在标准缺失、跨学科课程体系缺乏、师
期刊
2006年5月,19岁的马桂莲从青海省重工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来到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选矿厂磨浮车间浮选岗位工作。15年来,马桂莲怀着对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15年的坚持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面对浮选工艺流程不稳,原矿品位低,入选浓度复杂等情况,马桂莲总能从泡沫的颜色、大小、声音等判断出精矿品位的好坏,及时做出正确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致2019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但近年来的人工智能+教育,有时却有些“名不副实”。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蒋昌忠认为,应把人工智能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组织开展该领域核心问题攻关研究,各部门协同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制度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为人工智能培养人才”和“利用人工智能变革教育”两方面都做了大
期刊
6%,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数字。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去年我国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一举打破多年徘徊在5%左右的局面。这意味着,我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正在发生更积极的改观,也向外界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彰显了一个大国的科研决心。  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抓住了历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依靠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引领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步入世界强国之列。我
期刊
近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省级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專项资金申报指南》,引导支持人工智能基础数据领域创新研发、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基础数据领域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产业重大项目引进、产业培育和专业化集聚区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期刊
他在工作岗位上守正创新,在工作细节上追求完美,以自己的追梦历程诠释着“工匠精神”,走出了一条当代制药行业技能工人的职业发展之路。  他戴着一副框架眼镜,说话语气沉稳、温和,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他就是“晋源工匠”、太原药业有限公司职工卢艳伟。  在太原药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有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人,他叫卢艳伟。他在工作岗位上守正创新,在工作细节上追求完美,以自己的追梦历程诠释着“工匠精神”,走出了
期刊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润新小学以社团活动为依托,结合学生特长,有条不紊进行独具特色的创客活动,大力推广创客教育,包括创意搭建、创意编程、手工艺制作、益智器具、衍纸社团、陶艺社团等二十多个社团活动。创客打开了学生理想的翅膀,科技助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展现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在创客教育的探索中,学校另辟蹊径以龙口地方特色的剪纸、葫芦烙画、吕剧、快书、螳螂拳、空竹等民间艺术为载体,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