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下咽癌患者复发及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学因素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影响下咽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临床病理学因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101例下咽癌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下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因素与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下咽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44例,复发率43.6%(44/101),其中原发灶复发14例次(13.9%),颈部复发32例次(3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局部区域复发与颈部阳性淋巴结累及区域数的关系最为密切(OR=0.334,P=0.0242)。而颈部阳性淋巴结累及区域数(OR:0.353,P=0.0389)、颈阳性淋巴结破膜(OR=0.259,P=0.0069)是影响术后颈部复发最主要的因素。下咽癌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23.2%,局部区域复发者降至11.4%。其中,对12例喉及咽部分切除术后原发灶复发、择区性颈清扫术后同侧颈部复发及颈部对侧(未手术侧)复发患者实施了挽救性手术,其首程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为33.3%。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时间(RR=0.317,P<0.0001)、复发后的治疗方式(RR=6.119,P=0.0001)与复发性下咽癌患者预后明显有关。结论下咽癌患者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其复发以颈部多见。重视颈部淋巴结病理学因素,特别是颈部阳性淋巴结累及区域数、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颈部复发,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对适合病例实施挽救性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经乳突径路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例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术的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听觉过敏为主诉,术前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特征。经乳突径路行上半规管填塞法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术后随访10个月,听力学检查恢复正常,听觉过敏基本消失。结论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相较于常规的经中颅窝径路
目的介绍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合作处理颅底沟通肿瘤的经验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联合制定手术方案并共同实施手术54例(良性21例,恶性33例)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底19例,侧颅底12例,中央颅底17例,后颅底(颈静脉孔区)6例。结果本组颅底沟通肿瘤均一期手术切除。良性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1例;恶性肿瘤肉眼全切除25例,6例鼻窦、鼻咽、腮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都缓慢地进入了老化过程,特别在听觉、视觉、味觉及角膜敏感度等方面表现突出。在老年人中,耳聋发病率很高,约占30%~70%,是仅次于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常见慢性疾病。老年性聋是指由于年龄增长,听觉器官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对称、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典型症状为不明原因的双耳对称性、缓慢进行性听力减退,并以言语交往困难为主要特征,伴耳鸣者约占37%,呵有音素衰
目的探讨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方法对2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前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必要的非手术治疗,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清理分泌性中耳炎病变、通畅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同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结果2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均进行单侧耳手术,手术一次成功,其中左耳5例,右耳21例。术后1个月
目的通过耳鸣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探讨耳鸣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集2007年1日至2008年12月1240例耳鸣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史、临床表现及听力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耳鸣的临床特点及各因素与耳鸣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发病年龄(53.2±0.9)岁;突然起病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较缓慢起病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鸣主调以8000Hz最多见,占22.9%,响度主要集中
目的在全国1552例聋哑学生中进行基于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的全序列筛查,分析和探讨中国人SLC26A4基因相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聋哑学校学生1552例,共涉及21个民族。听力正常的对照组人群150例。所有受检者均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以序列分析方法检测SLC26A4基因外显子7+8以筛查热点突变IVS7—2A>G,对
目的观察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不同炎症类型(嗜酸粒细胞炎症型与非嗜酸粒细胞炎症型)对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择近3个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42例,根据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嗜酸粒细胞组(A组,嗜酸粒细胞数≥0.03,23例)与非嗜酸粒细胞组(B组,嗜酸粒细胞数<0.03,19例)进行AR症状、体征评分和鼻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的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回顾6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绩斐然!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到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综合实力有了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了新台阶。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神七”发射成功,彰显了国家的进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癫痫都是儿科常见病,根据不同的文献报道,OSAHS在普通儿童中患病率约为2%~4%,而在癫痫患者中患病率高达5%-63%,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患病率更高。OSAHS与癫痫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复杂的联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广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2002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3例OSAHS伴难治性癫痫患儿,
Paget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代谢性骨病,是由骨重建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本病有地理分布的特点,欧美国家较多,而亚洲较少,国内少有报道。我们遇到一例以双耳进行性听力下降为首诊症状的Paget病,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