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一个碗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少年时很不听话,常常惹怒父亲,父亲就狠心骂:“给你一个碗,你不要在这屋子里呆了。”然而,父亲并没有真的给我一个碗,让我滚蛋。我那时只知道,一只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乞丐才用一只碗,乞讨、喝水、吃饭、当枕头睡……
  上中学的时候,要离开同心村,到学校过寄宿生活。母亲要给我一只五花碗——碗壁上印了很多形态一样的蓝色花朵。父亲觉得不妥,上街赶集的时候,特意给我买了一只宽口的搪瓷碗。父亲说:“这碗是铁的,彩头好。”母亲也点头称赞:“铁饭碗好,我们家六崽长大了,以后要端铁饭碗。”过几年,理解了铁饭碗、金饭碗的含义,知道了父亲的意味深长,却不以为然。老师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该有更多的选择。我不知道是信了老师的话,还是自作主张,并没有把父母那些谆谆教导放在心上。于是心怀大志离开学校,找的却是生活。生活跟理想一点关系也没有,生活就是能安全的吃喝拉撒,碗就变得无比重要起来。
  从四川宜宾出来,跑到广东佛山顺德,进了家外资厂,用的是人家的碗。用人家的碗,吃人家的饭,就归人家管。没多久,女朋友来信到了东莞,我就交了辞职书,跑到东莞,那时,根本无暇顾及千里之外的家。妹妹写信,说每到吃饭,父亲捧起碗来,就会默默发呆一阵子。干活的时候,好好的,会突然停下来,看着天,沉思默想一番。长辈都会担忧离家谋生的孩子,父亲叮嘱妹妹告诉我:干什么活都可以,饭要吃饱。在父母那里,我长不大,所以担心我挨冻受饿。为了吃饱,可以放弃闯荡,放弃突围般地尝试,回家跟他们种地,也能过一生一世。
  我没有放弃,从职员熬到组长、科长、经理、总经办高专,一晃20年之久。从农村到城市,惴惴不安地买房、结婚、生孩子。我把母亲从老家接了出来,母亲进东莞的第一件事,就是趁我们带她逛超市的时候,买了一筒碗,六只。母亲抚摸着瓷碗,笑着赞道:“你看这瓷多细滑,你看这金边镶得多富贵,吃饭都多吃几口。”我想,她该笑。生活变化很大,可是,母亲却没有变,她叮嘱她的儿媳:每过一年,家里都要添一筒碗,寓意添丁添口,人丁兴旺。母亲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压力,她有一个兴旺梦,我們不忍心说破,都笑,这笑如今再也没了。80多岁的母亲在我儿子参加工作报道的那天永远离开了,这笑只能定格成一幅人间美画。
  生活中的很多事,是尝不出滋味的。父亲大人患了好几种恶疾:心肌梗塞、老年慢支……我们夫妻有时疲于应付。两个孩子倒争气,大学毕业,工作都顺利。像一道明媚和煦的阳光,让我们的生活亮堂了很多。但是,生活难免有一些磕磕绊绊,心情不好,我就会摔东西。有一次,在吃饭,被孩子妈说到气不打一处来,拎起自己的碗就摔了。摔了碗,就算已经跟过去做了告别。而这一次,孩子妈边哭边骂:“摔吧,摔了这碗家就没了。”这让我想起年少时父亲的骂。像锥子一样,让我警醒:家是一个碗,很脆,需要我小心把持维护,这碗才能平安地承载一日三餐。作为升斗小民,有什么比一日三餐更重要的呢?
  我将孩子她妈揽进怀里,认了错,她牵着我进了厨房。在厨房里看到妈妈买的那套瓷碗,这些碗都是妈妈为她设想的生命准备的,每一只碗都有含义,我怎么敢摔呢?我把摔碎的碗片丢进垃圾桶,在碗柜里取出一只碗,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让我每天都能看到,看到这只碗,就能看到母亲的笑,还有父亲的警告!
  一个家不简单,不能自砸饭碗。
  作者简介:唐秋桐,笔名三江源。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六盘水分会主席、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纪实文学会理事、政协清镇市第六届委员、贵州省清镇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及网站发表。国内外个人专著5部,代表作小说集《爱在路上》2015年出版后,2017年再版发行。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皆非常之大,因此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房地产行业取得了极大的
近年来,国内外在线教育产业迅猛发展,吸引了大量产业资本的投资,掀起了在线教育创业热潮,也催生了一批成功的在线教育公司及项目。而中国海关出版社(以下简称“海关社”)由于受政策
A物流集团是一家跨国的私营物流企业,随着公司成长和扩展,创业者的变更,公司的发展战略发生了调整,新的战略偏向于取得产业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倾向于保
本文对我国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风险监管理论的阐述,按照《核心原则》提出的有效银行监管的前提条件、市场准入监管、审慎监管法规体系、持续性监管
期刊
“去复去兮如长河”,此时很想借用白居易这一句慨叹时间流逝的诗,七个字,只是读一读,便觉无奈不已.其实,白居易已经是很温和地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了,断不像庄子“人生天地
期刊
时近深秋,大青山也显得更加苍茫.阵阵秋风,幽黄飘渺.松涛起,惊恓鸟.rn我们一行六人,应好友陈美荣相邀,穿街走巷,来到了青山脚下的莫尼山庄.原本打算去别的地方,终因交通不便,
期刊
秋天的早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有万寿菊、百日菊、松果菊……万亩花海尽收眼底,美艳至极.最夺人眼球的是大片的格桑花,黄的鲜,粉的嫩,红的艳,格桑花
期刊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而且,正在超越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全球化转变。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和经济高度开放的国家早已深深地融入其中。目前,中国也已跃居世界第3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