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的商业家只能依附于封建统治。士、农、工、商的社会定位造就他们孱弱的商业灵魂,加上各个朝代一些抑商政策让他们始终难以形成独立于天地间的健全人格,资本主义的萌芽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作为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关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近几年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界和商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解读和诠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由于各种评价标准的不同以及研究参数的多元化,一时各种观点和学说百花齐放、竞相争鸣,对企业家精神概念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结大部分研究成果和观点不难看出,研究者都是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和阐述的,内涵指的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行为,而外延则是企业家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构建自我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思想精髓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探究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企业家精神放在企业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对比,同时可以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更深层次地 望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诚信、勤俭、家国天下体现了古代商业家精神
将企业家精神放在历史空间里寻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业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商业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古代商业家和商业族群,他们的商业思想直接影响着后来者的商业思想,而中国商人的成长及商人队伍的壮大可谓一波三折。一般认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次高潮。与此相应,商人的成长也有三个生机勃发的时期。早在战国秦汉之际,就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如“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富甲天下的“陶朱公”,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原始商业家的谋略和智慧,强健的个人意志左右着国家的政局变化,商业活动不过只是个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那是个重谋略、工心计的时代,利用商业活动一则可以积累财富,富甲一方,二则可以安邦济世、掌弄朝权,可谓“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像范蠡就被称为中国商业家的鼻祖。
唐宋时代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一代商贾。唐代宽博的政治胸襟造就了一大批精明的商业家,他们的脚步行走于白山黑水之间,跋涉于西域外邦之境,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内则通达全国,流贯江南,外则以西域为道口,走出了震烁古今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商业家精神是丰满而健全的,他们外拓的商业精神将唐代文明引领到中华至荣的境地。宋代更是商业发达,以江南为中心,造就了“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的江南文明,而宋代的商业家则以诚智与机巧,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老字号流传于世。
到了明清之际,商业文明被推上历史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形成了完善和系统的“商帮”文明,尤以晋商、徽商为代表,晋商群体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绵延繁荣达500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布全国和近邻俄罗斯、日本等国;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晋商大族大部分起家于贫寒:渠家起家于小贩;王家起家于卖豆腐;常家则起家于背着褡裢小买小卖的“行商”,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行商成为那个时代山西人思想中最天经地义的一件事,他们泪别妻儿,离开家园,面西而去。山西商人把经商理念演绎得很完整,不求功名,只为薄利。而另一个商帮徽商则以商进仕,将经商作为进军仕途的一种手段,玩得并不那么纯粹,徽商在经商成功后让子弟习儒就学,捐资广建书院。徽商的“贾而好儒”又促使自身直接攀援封建政治势力,与封建宗族势力结合,致富后弃贾业儒仕进、捐纳为官,把“贾为厚利,儒为名高”作为光耀门庭的手段。而晋商则将自我的财富与梦想埋在一个个深宅大院,于高墙深巷间编织其“汇通天下”的梦想。
总结古代商业家精神,更多的是观照他们为商、为人、为臣的一种心理侧影。虽然各种商业精神与商帮文明的特点有所差别,但他们都具备一种共性,主要有三:1、以诚信立商;2、以勤奋、坚韧、勇于进取立世;3、以家国天下立人。这些优秀的思想作为一个行商的精神哲学一直影响着现在的企业家。然而古代的商业家毕竟只能依附于封建统治,士、农、工、商的社会定位造就他们孱弱的商业灵魂,加上各个朝代一些抑商政策让他们始终难以形成独立于天地间的健全人格,资本主义的萌芽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他们都一直怀揣家国天下的梦想,但我们现在却只能于深宅大院间、青衣小巷旁寻访他们昨日辉煌的遗踪。
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家的精神
当封建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迷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之后,中国陷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商业体系已经同封建王朝的统治一样沉入梦河,但此时一大批具备民族精神的新生力量慢慢崛起,他们用诚信和自强进行着商业行动,游走于官僚主义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之間,在夹缝中求生存,造就了近现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资本。
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通过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帮助中国进行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陈嘉庚家族”、“荣氏家族”与“霍氏家族”就是代表。
民族资本家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是支撑他们的核心精神,他们的个人选择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价值多元化、商业道德的沦落与自我救赎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家基本上是官派,他们的身份都是贴着双重标签,很难将他们独立地剥离出来,所以这一时期的企业家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官本精神,缺乏企业家本身的自由灵魂。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十万人民下海南,百万民工下广东、拥深圳。在市场规则、法规法律尚未健全的特殊机遇期,中国经历了商业解禁后第一次经商高潮。
但经营者队伍则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他们都以原始利益为驱动,完全没有顾及商业文明、商业道德。于是假货、伪劣产品充斥于市,道德沦丧,欺诈,拖欠工资现象比比皆是,造就了很多暴发户,同时中国古代遗留的恶性文化开始流行,于是中国的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3年,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之后,大部分伪劣者都被打入深渊,另外一部分则重新思考、反省自我的商业行为,加上国家的调控和各种政策的出台,中国的经济开始由混乱慢慢走向理性。
这一时期的企业家精神最直接体现,在于企业家开始对自我进行审视和拷问,开始思考企业的明天将走向何方?开始建立自我的企业文化,探寻企业的核心灵魂。当任正非的狼群在市场上历经磨难打出一片天地并逐渐强大的时候,华为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于是任正非在一个没有雪的季节里写下了“华为的冬天”,颁布了“华为基本法”,并造就了华为的二次创业、二次革命。当柳传志在英雄暮年、行将老去的时候,甩掉了神州数码,将权力交班于年轻俊杰杨元庆,联想上市、收购IBM,联想也换上了新装。当卢萍无法容忍白沙的繁重与庸俗的时候,剥离了沉重的外壳,建立了白沙的简单文化,白沙由此飞了起来。
现代的企业家大都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时期,经历了机会至上的时代,但市场的发展变化从不以经验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坚强的他们开始思考企业发展之上的问题,开始了自我救赎和建立企业文化,换来了企业的新生。
创新、全球化合作、社会责任是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注脚
脚步迈过了又一个千年,作为经历千年之旅的企业家,当代的市场竞争已经超越了任何时代,特别是WTO引来了世界各国的狼群,他们吞噬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带来新的文化和理念冲击,中国企业家一时可谓“四面楚歌”,遭遇到了国外企业的“十面埋伏”。
中国企业家精神里的坚韧一面在此时再次凸显出来,他们开始放眼世界、走出国门。用创新精神、不屈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海尔的张瑞敏将海尔品牌带到国外市场,闯出了民族品牌国际化的道路,联想的杨元庆收购了IBM,为联想畅销海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搜狐的张朝阳、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更是利用国际风险基金,开展全球化合作,创造了经济传奇。
当中国的企业家不断成长壮大的时候,他们开始健全企业文化,开始关注和践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以及对社区和自然的社会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开始改善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开始拿出钱济贫救困。
当中国的商业文化慢慢走向理性,慢慢走向成熟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家也会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当代的中国企业家,他们将传承优秀的商业精神,引领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成新的中国力量。
作为研究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关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近几年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界和商界人士从不同角度解读和诠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由于各种评价标准的不同以及研究参数的多元化,一时各种观点和学说百花齐放、竞相争鸣,对企业家精神概念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结大部分研究成果和观点不难看出,研究者都是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研究和阐述的,内涵指的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商业行为,而外延则是企业家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构建自我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思想精髓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探究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企业家精神放在企业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对比,同时可以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更深层次地 望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诚信、勤俭、家国天下体现了古代商业家精神
将企业家精神放在历史空间里寻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业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商业历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古代商业家和商业族群,他们的商业思想直接影响着后来者的商业思想,而中国商人的成长及商人队伍的壮大可谓一波三折。一般认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战国秦汉、唐宋、明清三次高潮。与此相应,商人的成长也有三个生机勃发的时期。早在战国秦汉之际,就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如“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富甲天下的“陶朱公”,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原始商业家的谋略和智慧,强健的个人意志左右着国家的政局变化,商业活动不过只是个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那是个重谋略、工心计的时代,利用商业活动一则可以积累财富,富甲一方,二则可以安邦济世、掌弄朝权,可谓“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像范蠡就被称为中国商业家的鼻祖。
唐宋时代发生的社会经济变革,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一代商贾。唐代宽博的政治胸襟造就了一大批精明的商业家,他们的脚步行走于白山黑水之间,跋涉于西域外邦之境,以都城长安为中心,内则通达全国,流贯江南,外则以西域为道口,走出了震烁古今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商业家精神是丰满而健全的,他们外拓的商业精神将唐代文明引领到中华至荣的境地。宋代更是商业发达,以江南为中心,造就了“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的江南文明,而宋代的商业家则以诚智与机巧,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老字号流传于世。
到了明清之际,商业文明被推上历史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形成了完善和系统的“商帮”文明,尤以晋商、徽商为代表,晋商群体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它绵延繁荣达500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布全国和近邻俄罗斯、日本等国;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晋商大族大部分起家于贫寒:渠家起家于小贩;王家起家于卖豆腐;常家则起家于背着褡裢小买小卖的“行商”,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行商成为那个时代山西人思想中最天经地义的一件事,他们泪别妻儿,离开家园,面西而去。山西商人把经商理念演绎得很完整,不求功名,只为薄利。而另一个商帮徽商则以商进仕,将经商作为进军仕途的一种手段,玩得并不那么纯粹,徽商在经商成功后让子弟习儒就学,捐资广建书院。徽商的“贾而好儒”又促使自身直接攀援封建政治势力,与封建宗族势力结合,致富后弃贾业儒仕进、捐纳为官,把“贾为厚利,儒为名高”作为光耀门庭的手段。而晋商则将自我的财富与梦想埋在一个个深宅大院,于高墙深巷间编织其“汇通天下”的梦想。
总结古代商业家精神,更多的是观照他们为商、为人、为臣的一种心理侧影。虽然各种商业精神与商帮文明的特点有所差别,但他们都具备一种共性,主要有三:1、以诚信立商;2、以勤奋、坚韧、勇于进取立世;3、以家国天下立人。这些优秀的思想作为一个行商的精神哲学一直影响着现在的企业家。然而古代的商业家毕竟只能依附于封建统治,士、农、工、商的社会定位造就他们孱弱的商业灵魂,加上各个朝代一些抑商政策让他们始终难以形成独立于天地间的健全人格,资本主义的萌芽也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虽然他们都一直怀揣家国天下的梦想,但我们现在却只能于深宅大院间、青衣小巷旁寻访他们昨日辉煌的遗踪。
民族精神、国家精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家的精神
当封建统治者天朝大国的迷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攻破之后,中国陷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的商业体系已经同封建王朝的统治一样沉入梦河,但此时一大批具备民族精神的新生力量慢慢崛起,他们用诚信和自强进行着商业行动,游走于官僚主义资本、帝国主义资本之間,在夹缝中求生存,造就了近现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资本。
民族资本家以民族复兴为己任,通过自己的财力和影响帮助中国进行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陈嘉庚家族”、“荣氏家族”与“霍氏家族”就是代表。
民族资本家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是支撑他们的核心精神,他们的个人选择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价值多元化、商业道德的沦落与自我救赎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家基本上是官派,他们的身份都是贴着双重标签,很难将他们独立地剥离出来,所以这一时期的企业家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官本精神,缺乏企业家本身的自由灵魂。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下,十万人民下海南,百万民工下广东、拥深圳。在市场规则、法规法律尚未健全的特殊机遇期,中国经历了商业解禁后第一次经商高潮。
但经营者队伍则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他们都以原始利益为驱动,完全没有顾及商业文明、商业道德。于是假货、伪劣产品充斥于市,道德沦丧,欺诈,拖欠工资现象比比皆是,造就了很多暴发户,同时中国古代遗留的恶性文化开始流行,于是中国的私营企业的平均寿命都不超过3年,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物竞天择之后,大部分伪劣者都被打入深渊,另外一部分则重新思考、反省自我的商业行为,加上国家的调控和各种政策的出台,中国的经济开始由混乱慢慢走向理性。
这一时期的企业家精神最直接体现,在于企业家开始对自我进行审视和拷问,开始思考企业的明天将走向何方?开始建立自我的企业文化,探寻企业的核心灵魂。当任正非的狼群在市场上历经磨难打出一片天地并逐渐强大的时候,华为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于是任正非在一个没有雪的季节里写下了“华为的冬天”,颁布了“华为基本法”,并造就了华为的二次创业、二次革命。当柳传志在英雄暮年、行将老去的时候,甩掉了神州数码,将权力交班于年轻俊杰杨元庆,联想上市、收购IBM,联想也换上了新装。当卢萍无法容忍白沙的繁重与庸俗的时候,剥离了沉重的外壳,建立了白沙的简单文化,白沙由此飞了起来。
现代的企业家大都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时期,经历了机会至上的时代,但市场的发展变化从不以经验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坚强的他们开始思考企业发展之上的问题,开始了自我救赎和建立企业文化,换来了企业的新生。
创新、全球化合作、社会责任是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注脚
脚步迈过了又一个千年,作为经历千年之旅的企业家,当代的市场竞争已经超越了任何时代,特别是WTO引来了世界各国的狼群,他们吞噬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带来新的文化和理念冲击,中国企业家一时可谓“四面楚歌”,遭遇到了国外企业的“十面埋伏”。
中国企业家精神里的坚韧一面在此时再次凸显出来,他们开始放眼世界、走出国门。用创新精神、不屈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海尔的张瑞敏将海尔品牌带到国外市场,闯出了民族品牌国际化的道路,联想的杨元庆收购了IBM,为联想畅销海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搜狐的张朝阳、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更是利用国际风险基金,开展全球化合作,创造了经济传奇。
当中国的企业家不断成长壮大的时候,他们开始健全企业文化,开始关注和践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以及对社区和自然的社会责任。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开始改善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开始拿出钱济贫救困。
当中国的商业文化慢慢走向理性,慢慢走向成熟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家也会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当代的中国企业家,他们将传承优秀的商业精神,引领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成新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