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标下实施作文教学,语文教师要展示学生的个性,展现个性化的生活和情感,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创作欲望,让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丰富写作内容,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有效指导学生作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和美境界。
  【关键词】新课标 作文 个性化 教学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认识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可见,倡导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索的课题。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尤其在农村学校中许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新课标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实施作文教学呢?
  一、展示个性,展现个性化的生活和情感
  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命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必须改变学生把写作文当成完任务的态度。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作文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最精彩瞬间的再现。作文是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产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过程,学生自主活动是作文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示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是新课标作文教学的精髓。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悄悄的为学生设下一个个路标,使学生既沿着教师设下的轨道前进,又感到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乐趣。这样,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展示个性,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写作欲望
  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写作能力是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上多动脑筋,要改变固有的指导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
  写作空间拓展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观念的认识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写作其实就是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常规成长或者生活行为。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写作”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了出来。“自主写作”的一种否定,是对写作功利主义的一种否定。“自主写作”强调写作是学生自己的事,是生活学习的需要,是成长和发展的必需,是生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写作”其本应有的地位。也把教师从越俎代庖的支配地位上请了下来,回到自己引导、指导、帮助的本来位置上。学生一旦形成了独立写作的意识与习惯之后,我们还愁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会提高吗?为写作主体正名,恢复了新课标下的写作是开放性的,有话即长,无话则短。精彩的东西往往是灵感的瞬间闪现,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写观察日记或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来加强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长期以来,由于命题作文的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学生写作文,其实是带着镣铐去跳舞。学生真实的兴趣、爱好与其笔下的作文可谓“咫尺天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余生活要空间,即在课内直接地进行文学社团性质的写作指导与创作实践,读写一体化,把阅读和写作都当成对话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形式。这样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生活的体验,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三、感悟现实生活,丰富写作内容
  近年来,“新概念作文”的冲击,考试多年话题作文的运用打破了中学作文教学的沉闷,给作文教学吹进了清新凉爽的风气。新课标强调作文的感悟,尊崇人本思想。中学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善于获得感悟,表达感悟。感悟是什么?感是感觉、感受、感想、感慨,它属于情感领域的活动;悟是觉悟、领悟、开悟,它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试点应该逐渐转移到写作内容上,多多感悟,多多积累。中学生作文所反映的并非完全是生活的情形,更多的是经过自己感悟所得。因此作文教学的任务重点之一也就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感悟,善于感悟。
  四、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有效指导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在写作中应充当什么角色呢?我们的语文老师究竟应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一读者”呢?作文是师生在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作文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仅仅是命题者,还应是参与者、试验者。教师只有参与到实践中,才知作文的甘苦。参与学生的写作活动主要是通过做“下水文”的方式,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不写作文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写作心理的深刻体验和把握,往往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输灌,其结果往往是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造才华。教师亲自参与,亲笔作文,才能将心比心知甘苦;并且“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的共同的写作活动也能建立友谊,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做好文。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师生间的对话,以实现人格对等上的灵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从而“创造让教师崇拜的学生”。
  总之,在语文新课改中,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写出心灵经历的喜悦和快乐,写出真情,这是作文教学的高境界。教师只有将生命情致的“真、善、美”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针对国外设施番茄品种大量涌入,国内急需对适合设施栽培需求的丰产、优质、耐贮品种进行研究.目前国内番茄品种的耐贮运性还远远低于国外同类品种.
【摘要】英语在国际中的应用广泛,众多国家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习者能够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英语专业和国际经贸等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把英语应用于工作当中。本文从英语听、说、读、写四个能力体现环节进行分析,如何能偶有效的提升英语水平。同时从英语教育角度思考,阐述了高效教学,提升英语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口译 阅读理解 文化风俗 兴趣引导 实践性
【摘要】学生刚入高一,英语上会遇到许多问题,如词汇量增加,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向高中英语过度呢?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
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效的训练。在训练中,依托教材,凭借材料,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从而炼就一双“慧眼”。 Improvements in the readin
【摘要】阅读在考试中的比重很大,选材的范围广,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但是只要我们能把握出题的方向,在平时多给学生做技巧性的训练,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数的。  【关键词】英语阅读 高考 增分  英语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150分的英语试卷中占40分,是分值最高的一道题。所选语篇体裁多样,涉及面较广,篇幅在不断的加大,文章中蕴含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新颖,词汇量大,这就对学生和老师提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宿舍英语学习的情况,通过对宿舍个人和小组学习情况的数据收集,提出了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和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 英语学习  一、背景介绍  教室和宿舍,是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能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也远不及与同学接触的时间,而且,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反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初中英语是衔接小学英语与高中英语的有效教学,因此,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积极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初中英语的掌握能力,本文根据对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初中英语的教学思考,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英语 教学 应用 思考  前言:多元智能理论是
【摘要】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一直是被广泛探讨和开拓的课题。本文简述了学习兴趣在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语课堂 教学 兴趣 培养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不愿学英语,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作为一名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学前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重要性 学前阅读能力培养 习惯  幼儿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活力,陶冶情操,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学前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