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浅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成为现代化小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内容。现代园林景观不能只是简单铺设草坪,种植树木,而是既要保证景观的绿化质量又需要保证景观的美观性。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现代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园林景观设计建议,以期为现代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的的打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引言:通过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有益于打造出一个舒适优质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可以使住宅小区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在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在追求文化生活。通过进行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既能够使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还能够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品质。为了达到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有必要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研究,提升设计水平。
  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作用
  1、美化环境,提升居住品质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将空间进行充分分隔与利用,充分结合多角度与多技术来提高小区的景观环境质量。对于美观性的营造,可采用技术化的手段,来提升景观的美观性,给人以和谐、温馨的感受,这将有益于提升住宅整体的美观性,优化住宅小区的景观效果。
  2、创造舒适的活动场地,提升居住幸福感
  现代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居民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所以,在对居住小区进行规划中,除了要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外,还应当打造出休闲的环境氛围,充分体现出居住小区中的休闲功能。使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享受到园林景观带来的美感,并且能够放松身心,增强人们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二、现代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建议
  1、完善设计理念,保证小区景观绿化设计的质量
  一方面,在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进行景观整体的科学布局与设计。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前要调研设计景观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并且这一过程中要征求相关居民的意见及建议。另一方面,在景观绿化设计时一定要思想新颖、设计简便。传统的景观设计几乎千篇一律,缺乏景观设计的独特思维,因此,当代景观的设计工作就要打破这一缺点,在景观设计时多注入设计师新颖独特的思想。例如,在设计时可以利用中国古代的山水意境,将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景观。
  2、注意景观绿化设计工作中道路和水景的设计
  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中出现流动的水流,会给人以一种生机与活力。同样,如果居住小区中的道路蜿蜒曲折、独有意境,也会给小区景观增加较好的绿化效果。因此在当代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中,一定要考虑道路以及水景对于景观的重要作用。在道路的设计方面,要明白道路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因此道路在景观绿化效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道路的设计不能影响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同时还要保证曲直合理,直线与曲线相间分布等。在水景的设计方面,良好的水景设计可以给小区的绿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水景设计时,一定要格外用心。水景的设置不但可以增加环境湿度并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还能使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当前水景设计当中,较为常见的是各类喷泉设计,但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安全问题,由于小区中活动的儿童较多,如若大人看管不当,可能会引起溺水事故,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儿童天性,在水景中设置防护设施,确保儿童安全。
  3、充分利用光影和四季变化
  光影之间的相互搭配,可以使景观呈现层次感和质感,要想营造这种氛围,必须注重植物和灯光、月光及日光的搭配。光影搭配可以营造丰富的意境,例如,花下碎影、梅旁疏影等都会使人油然而生古典淡雅、悠远深邃的意境。除此之外,充分利用季节的变化也会呈现这种效果,春种樱花、海棠,夏种睡莲、石榴,秋种菊花、银杏,冬种松柏、梅花,小区景观一年四季的变化,会表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4、科学合理的绿化配置
  景观设计团队要利用取证的方式,分析住宅小区园林場地基本情况,包括土壤类型、排水方式、树冠、植物多样性以及一些其它因素。深入分析气候变化所显现的不同生态格局,提出对应变化频繁的生态系统的新景观拼接。环境叠加的过程帮助现场不同的景观类型选择最佳条件。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相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不同的季节,应当根据绿色植物的不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配。
  结语:通过营造绿色美观的小区环境,能够改善小区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在现代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加强设计研究,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居住小区环境,给人以重返自然的感受,提升现代化小区园林景观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城城,章锦荣.国内现代居住区景观风格设计现状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
  [2]谈重芳,焦浈,李立.浅谈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园林风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
其他文献
【摘要】:书法的空间形式实为抽象的汉字结构空间,内容以汉字为框架,视为“图”,它是最先能引起读者视觉反应的主动空间。汉字以外的区域,视为“底”,空白即画,计白当黑,与“图”相得益彰的被动空间给构成书法艺术中的两大审美内容。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空间艺术,书法的视觉空间美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所在。  【关键词】:书法视觉空间;视觉的空间概念;主动空间;被动空间  空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角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快时尚、快节奏的产品更新较快,款式新颖,可以及时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市场上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快时尚虽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因此,慢时尚理念逐渐回归,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視的产品生产和营销理念,尤其在服装设计环节中,要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关注时尚,关注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态。本文首先
期刊
【摘要】:图形创意是视觉传达表达独创性的一种形式,只有具有新意和艺术感染力的图形才能表现其生命力,传达想要凸显的理念。想象力可以说是图形创造的“衣领子”,那么图型创造就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 “牛鼻子”。本文通过分析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和表现,然后具体分析其应用手法,希望给图形创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应用中带来一些创新和启示。  【关键词】:图形创意;平面广告;实际应用  引言:图形创造是
期刊
【摘要】:本文将根据景观设计中的构想,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并探索景观艺术作品在空间环境中的创新与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艺术作品;空间环境;创新  一、景观设计构想  1.设计定位  景观艺术作品可创造一处景观人文化,生态水文化,景致优美,多样空间,功能完善的建筑区域。并着重以“水的灵动”为设计主题,塑造诗意水畔的心情之旅,绿水人家的惬意栖居。  2.设计手法  在设计时可模仿自然水域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以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为根本,深入分析我国小区景观公共艺术构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区景观公共艺术表现力的相关策略,希望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小区景观的整体品质。  【关键词】:小区景观;公共艺术;构造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应该是一种多层次的概念体系,是其本身代表的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并与公共生活发生联系的一种广泛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体现社会的公共精神及公
期刊
【摘要】:编织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包含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服装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元素以及传统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其中传统的编织艺术作为一项宝贵的民族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相融合,设计者应加强对编织材料、编织工艺的创新与应用,给现代服装注入别样的风格,更好的展示我国传统艺术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编织艺术,重点阐述了编织
期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推进速度的加快,使得民众生活水平在提升的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并且对建筑有着越来越多功能性的要求。其中,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内涵可以通过室外环境的设计质量所体现出,因此,将人性化设计应用于建筑室外环境设计中可以极大的提升建筑的美感。本文以介绍人性化设计的内涵及其设计原则为切入点,对人性化设计在建筑室外环境要素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服装设计需要一定的创作灵感,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服装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形式,需要从传统文化及周围环境中去获取设计灵感。探讨了服装设计创作灵感的本质和服装设计需要创作灵感的重要性,分析了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等。认为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一定要重视收集相关事实,获取相关的感性经验,最终激发出设计灵感,创作出理想的服装作品。  【关键词】:服装设计;创作灵感;来源;表现  服装设计也属于艺术的一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常用面料的特性和服装设计的应用,面料的特性包含、麻、毛织物、锦纶、涤纶、混纺等,不同特性的面料会给服装带来不同效果。但面料特性不是影响服装效果的唯一因素,面料特性和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恰到好处的结合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着服装设计的造型和风格。  【关键词】:面料特性;服装设计;应用  英国动物学家、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在其成名作《裸猿》中写道:“穿衣服是人
期刊
当下,普通高校舞蹈学者对学习舞蹈处于一个较浅层的理解层面上,而普通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着为考而学、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学习民间舞蹈的意识过于专业化等方面的影响,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舞蹈的学习需要很强的身心承受能力,而高校这一阶段的学生未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且自尊心较强,虽有一定承受能力,但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如果学生因心理素质差而坚持不了,那就只会半途而废。所以普高的舞蹈教育想要顺利开展的话,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