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很多创新模式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中职数学教师应对传统的数学课堂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教学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全新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中职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优势,利用创新思维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学习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为传统教学课堂带来的变革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依赖于教师和家长的监督来完成学习任务,一旦回到家中由于缺少集体学习氛围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直线下降。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主要依赖于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数学课堂中能够推动教学持续化发展。从另一角度来分析,减少了纸质书籍的应用正好符合了国家发展所提出的绿色发展模式,真正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极大的丰富了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与此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可以向学生更加快捷的传递数学知识,并且使数学知识体现得更加形象与生动,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和学习。例如,在学习“线性规划”相关课程时,这一学习知识点需要借助Excel表格来更好地解决,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计算和画图来开展教学活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了手工计算的繁杂程序,为学生制作精美的课件来将这部分知识更加具体的体现出来,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
  (二)微课总结数学重点知识
  中职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教學,中职学生还要掌握相应的实践应用技能,因而他们的数学学习时间相对来说并不是十分充裕,教师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教学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整合应用。微课教学的出现就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了时间与空间对学习所造成的限制,微课视频大多以短小精悍、包罗万象为主要特点,短小的视频能够将学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知识概括并进行讲解分析,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发送到微信群中,帮助学生随时随刻的进行复习。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三种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来帮助学生一边观看影像一边理清思路,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重新的认识,帮助学生生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在微课视频的应用下对这一知识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三)信息技术设计数学习题
  数学习题是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巧妙的设计数学习题,充分发挥习题训练对于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作用,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数学习题提高学生的回答积极性与回答效率。部分数学习题在讲解过程中非常复杂,借助信息技术就能够更加直观的将习题进行拆分讲解,提高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填空题、证明题等不同的题型合理设计数学习题,通过网络平台和移动教学工具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进行数学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时在课后复习题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抢答环节,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增强学生抢答的积极性,这也大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与交流,借助良性的互动方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与学生加深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海荣.试论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7):17-18.
  [2]王伟锋.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4):28.
  [3]宗争.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4):62-63.
  黄忠玲 毕节市财贸学校, 贵州
其他文献
摘要:依托学校“崇德弘毅,学文攀峰”的教育理念,秉承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引领科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学理念,以物理课本为载体,通过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科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对物理从兴趣开始,最终转变为成长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培养兴趣 引领课堂 物理教学  物理学科最根本的素养包含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存在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历史之悠久,用词之优美,也是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古诗词都是很多专家精挑细选,再经过教育部的审核得以确定的,其值得学习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去鉴赏古诗词,立足于美育角度进行古诗词教学。本文围绕走进古典诗词,寻找美的踪迹这一主题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原则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字】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更新。同时,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完善教学过程。本文笔者以初中化学学科为出发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学实施的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课堂问题  初中作为学生初步建立化学思维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而言,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无论学生当前的学习
期刊
摘要:近几年,“应试教育”一词一直被人诟病,大多数人认为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考试型学生,而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因此,教学方式的改变一直是近来的热门话题。目前,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主要集中在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高中化学入手,详细介绍了高中化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从传统授课的弊端入手,改变现有存在问题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创
期刊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办好小规模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这两类学校中通過教育变革推进“互联网+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字:互联网+,小规模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2016年以来,枣阳市王城镇在镇域教育均衡推进工作中,充分利
期刊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亦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会影响整堂课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浓烈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迅速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最佳状态。不同的导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上课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式有:以看导入、以问导入、以听导入、以说导入、以玩导入。下
期刊
摘要:爱国情感是当代青年学生需要养成的一种对于国家的热爱之情,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目标,从而增强自身的学习目的与学习能力。初中生处于价值观与人生观逐渐养成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格外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情感;结合事迹;树立榜样
期刊
摘要:刘三姐歌谣是壮族山歌和其他文化不断融合、重构的文化结晶,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刘三姐”这一形象和刘三姐歌谣这个艺术形式都源于壮族的文化记忆。刘三姐歌谣文化独特的韵味和形式主要是以“歌谣”代替语言交流方式,是壮族人民群众通过歌谣表达自身性格的一种形式,也是壮族人民群众的族群心灵的沟通符号,具有壮族人民群众独特的审美文化价值。因此,本文我们就来探析一下刘三姐歌谣的审美文化内涵。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在改革开放时期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都赋予了“创新”一个新的时代内容,尤其是当前,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高校风生水起,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培育“工匠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当前的大学教育背景下,大部分的学生是缺乏工匠精神的,基于此,本文通过高校双创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并且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儿童文学界里,屡屡看到理论批评家的忧虑,忧虑“视听阅读”的泛滥影响传统文学的作用,忧虑于数字化阅读会降低幼儿的阅读欣赏水平,对迎合儿童喜欢”视听阅读”持批评态度,所以“视听阅读”在阅读推广时往往遇到反对的声音。但是所发出的质疑的声音,认为 “视听阅读”互动与儿童的本位能力有悖,存在理论上不能自洽的地方。  关键词:本位;视听觉;视听阅读  一.幼儿本位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18世纪和19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