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民本思想探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民本思想打破了孔子以来坚持的君民关系的传统,开始以民为本,重视民意,“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对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这种思想的局限性,以更好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民本;民;君主;民贵君轻
  一、孟子民本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民本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存在。孟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思想。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禮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夫篡盗之人,列为候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转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1]
  从上文可以看出,孟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的历史时期。战争频繁,各国之间民众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君主都在感叹百姓数量的不足。所以孟子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以民为贵的思想。王夫之认为孟子经过了充分的审时度势从而提出了民本思想,“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时之论也。当其时,文、武之泽已斩,天下忘周而不以为君,则君子虽欲自我君之而不能。若夫六王者,非篡逆之臣,则介在戎狄,无异于酋帅,杀人盈野,以求君天下而建社稷,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故轻也。君与社稷轻,而天所生之人,不可以无与立命,则苟有知贵重其民者,君子不得复以君臣之义责之,而许之以为民主可也。”[2]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周朝在百姓心中已失去了君主的地位与威望,诸侯纷争,遂起战乱,造成“君非君而社稷亦非社稷矣”的局面,此时“有知贵民”者则可为王得天下。
  面对上述环境,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范氏曰:“战国之时,民穷财尽,人君独以南面之乐自奉其身。孟子切于救民,故因齐王之好乐,开导其善心,深劝其与民同乐,而谓今乐犹古乐。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则无古今之异耳。若必以礼乐治天下,当如孔子之言,必用韶舞,必放郑声。盖孔子之言,为邦之正道;孟子之言,救时之急务,所以不同也。”[3]可见孟子急于改变现状的愿望,退而求其次,根据君主的喜好,引导他们的爱民之心。所以孟子主要是强调与民同乐的重要性,重视百姓的感受,这样可守住疆土,维持国家的安定,实为情势所迫。
  二、民本思想的内容
  孟子为改变这一现状,用自己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一些政治理论。但是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是否与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相矛盾呢?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意是奴隶。后世社会与经济得到了发展,生活内容丰富起来,孟子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4]劳力者就是前面所说的民,但是这里的民指的是劳力者,也被孟子称为黎民、百姓和丘民。对于这样的劳力者,孟子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一)首先是“与民同之”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从物质需求到精神追求,孟子都强调百姓的意愿,君主可以从民众角度出发与民同之,这不同于孔子所说的君民关系。孟子虽然不否认君主的政治主体的地位,但是他要求君主所行符合民众的意志,国家不是君主的私有财产,不能只贪图个人享受,国家应是与百姓共同拥有,与劳苦大众共同享有。
  (二)既然国家并不是君主的私有财产,那么君主在制定与实施国家政策之时就要征求百姓的想法,民意在决策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6]选用贤才和罢免不才之人,君主需要谨慎处理,在左右侍臣、诸大夫、国人的意见中,不可听他们的一面之词,而国人曰可,然后考察确实如此,然后任用之。民本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加深。
  (三)不管是君主“与民同之”还是在决策当中,民众意见的重要性,这二者都是君主为了巩固政权需要做到的,这是政权兴起的必要条件,同时民心也可以决定政权的合法性。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7]王天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霸道,一种是仁道。霸道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可开疆扩土、征服万民,“以力假仁者”可以称霸一方,使自己的国家成为大国,但是以力服人者未必是心服,并没有获得民心的支持,那么就会像桀纣一样失去天下,所以要“以德服人”,使天下心悦诚服,政权才可兴起而不衰。孟子的“民贵”思想也体现无疑。
  (四)孟子把民众的地位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君主的地位该如何看待呢?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8]如果一位国君无法治理好国家,就应该易位。君主如果有大过而不知悔改,在极端情况下则可改立君主。在孟子看来,汤武革命是合法的,夏桀、商纣纵私欲过度,罔顾天下百姓,是独夫、民贼。孟子对于国君可以“易位”的看法,一方面肯定了国家非国君一人的私有财产,并非刻意为所欲为,另一方面也从可以给当时的国君一个警醒,从反面可以起到督促国君的作用。   三、对民本思想的全面认识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近现代提出的民主思想是有渊源的。孙中山先生说: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世袭所有。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制的,而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所在。”[9]中国的“民本”思想从孟子就开始重视“民意”。民本与民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传承关系,民主是不能脱离民本的。
  孟子的民本思想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是由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带来的。首先,孟子在“民贵君轻”里指涉的“民”是劳力者,他們的社会地位低下,没有想要参与政事的愿望,只需满足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当然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权力,百姓从来没有可以治理国家的权力。孟子提倡的民贵君轻,民意等等重视百姓的思想都是相对的,这些思想的背后真正的主体还是国君,所谓的重视民本是有它的积极性,但是一切都是从君主出发的,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百姓的生活也就可以安定,但是不能因为有利于百姓的安定,就认为国君这样的“仁政”举措从根本上是为了民众的意愿。这样的思想也许只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这样去做,并不是真正地为了百姓的利益。其次,孟子主张“民为贵,君为轻”,是以君主的特殊合法地位,即“天予之”为前提的。同时人民并没有罢免君主的权力,只有“贵戚之卿”才有这样的权力,因此,与今天的民主制相比,孟子的思想还是受其特定时代的影响有其局限性的。
  参考文献
  [1]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梁涛.孟子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常乃升(1990—),女,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助教,西安医学院。
其他文献
如今社会对新能源电池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使得传统电池负极的缺点日益突出。所以寻找更高容量、稳定性更突出的电池负极材料来取代已经商品化的石墨负极是科研人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自从石墨烯问世,对其的研究热潮一直未消减过,而Mo Se_2特殊的层状结构,也受到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加上本身层与层之间的宽间距优势,让研究者们对其取代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有了更多的信心。本论文主要以Mo Se_2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Mo
摘 要:话剧舞台上,控制节奏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节奏把控不仅能为观众展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还能更好地突出戏剧冲突,让戏剧更有张力。话剧作为戏剧中的一种,主要通过演员的语言和肢体表达,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现如今,我国话剧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戏剧风格,还是戏剧题材,相较过去都有了极大的丰富。本文针对话剧表演创作中节奏的把控展开分析,阐述节奏的重要性以及其对话剧的影响。  关键词:话剧表演;
期刊
摘 要:舞蹈的发展已经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化,如何在当代发展中既保留自身特色又能寻求良性发展,以萨吾尔登舞蹈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剖析,依据窘迫的问题挪用现代舞的现代性进行创新思考,寻求“互联网+萨吾尔登”的舞蹈发展模式,编创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全民性舞蹈,为民族舞蹈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折射出民间舞蹈应有的光芒。  关键词:萨吾尔登;民间舞蹈;困境;发展  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期刊
轻集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减震吸声等诸多优良性能,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绿色节能建筑中具有广泛应用。轻集料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是制约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关键。本课题基于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内部裂纹开展与破坏机制,从轻集料自身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与水泥石界面过渡区性能两方面出发,提出了堇青石/贝利特复相高强轻集料理论模型。通过对堇青石等主要组成矿物的设计和孔结构调控制备了高强堇青
摘 要: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我国全民素养的重要基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群众文化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文章主要对新农村建设下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群众文化;农村建设;新农村;工作思路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
期刊
针对现代社会对电容器的要求,寻找一种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介电损耗的材料成为了电子行业迫在眉睫的事情。Ca Cu3Ti4O12(CCTO)材料自被发现以来,已经证实了其介电常数在较大频段内始终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区间(>104),且随着温度的改变,其介电常数的值也几乎不发生变化,这些优良的电学性质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但CCTO的介电损耗较高,距离制备元器件等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采用碳酸钙粉
学位
摘 要:2000年,新浪赴美上市。从监管现状来看,我国关于VIE模式仅有的现行法律法规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市场要求。在实践中,监管部门及法院对VIE模式的态度也较为模糊。通过转变VIE模式监管理念、完善VIE模式上市监管和事后监管与救济制度等手段,可达到构建较为完善的VIE模式监管路径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协议控制(VIE)模式风险;合法性;模式监管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公司想要在国内直接上
期刊
近年来,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各种形式的火炸药威胁着国家和人民安全。爆炸过程中的相关化合物及残留火炸药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人与自然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火炸药的现场、实时检测不仅可以预防恐怖袭击、维持社会稳定而且对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至关重要。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无标记和快速检测的方法,已被广泛用于火炸药的检测中。然而,受制于检测基底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检测性能仍
盐湖卤水、磷石膏、竹加工废料是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中留下来的一些比较难处理的废料,其堆积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的环境问题。轻烧氧化镁和盐湖卤水提纯的Mg Cl_2可制备氯氧镁水泥(MOC),针对MOC耐水性差的缺点,本文提出利用工业废弃物磷石膏(另可掺少量磷酸)、微硅粉分别对MOC进行改性处理,以改善MOC的耐水性。根据两种不同改性方法得到的MOC作为粘结剂和竹加工废料制备建筑用的仿木材料
摘 要:为了能够满足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并且当下已经面临要枯竭的情况。由此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建设技术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所以在建筑建设过程当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其中该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当中能源的消耗,并且降低对施工建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确保整体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会重点分析该技术主要的应用优质,并具体讨论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