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细菌感染及抗生素应用的相关问题

来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u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及合理应用在我国一直是个复杂而备受关注的问题。不同医疗机构受当地医疗条件、耐药情况甚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传统习惯的不同,在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及种类选择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抗生素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普遍,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尤其对新生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antibiotics and their rational application have always been a complex and much-anticipated issue in our country. Differ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by the local medical conditions, drug resistance and even the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ditional habits of different antibiotic indications and types of choice are quite different.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 and the irrational application of the phenomenon are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and have many adverse consequences. Especially for freshmen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内侧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小儿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应用内侧半比目鱼肌带蒂肌瓣修复8例小儿胫前软组织缺损,男6例,女2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均为胫前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左侧5例,右侧3例.其中6例伴有胫骨中段骨折.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8.0 cm×4.0cm.创面部位:小腿中上端3例,中段5例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小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之一,临床表现多样化,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评价和治疗一直是困扰小儿外科的一大难题,但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神经母细胞瘤4S的相当一部分婴幼儿(多小于3月龄)有一个独特的生物学现象,即在没有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情况下可自发性的缓解或是消退,甚至最后痊愈[1],相反,在同样NB晚期的年龄稍大儿童,对综合抗肿瘤治疗几乎无
期刊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组具有祖细胞特性的成体干细胞,具有旺盛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MSCs能从包括骨髓、脐带血、真皮、脂肪、外周血等间充质组织中获得;与其他干细胞一样,MSCs能够自我更新,并且长期保持多能性.但与其他干细胞不一样的是,MSCs能够从自体或者健康志愿者体内较易获得.近年来研究发现,MSCs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以及支持体外造血,促进体内造血功能重建,对各种免疫细胞均有免疫抑制作
期刊
目的 研究并评价儿童足踝部皮肤软组组缺损伴软骨或骨外露使用人工真皮(Pelnac)联合自体全厚皮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1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软骨外露患儿,男9例,女4例,年龄3~9岁,平均5.2岁.软组织缺损面积12~62 cm2,平均35.5 cm2,骨或软骨外露面积0.7~6.0cm2,平均3.0cm2.一期清创行VSD覆盖,二期采用Pe
目的 腹腔镜治疗小于3周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3例,探讨该方法的初步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研究组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小于3周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11~21 d(平均17.3 d).术前行B型超声检查,必要时配合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后,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 对121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进行腹腔镜
目的 探讨丹参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收治的32例肝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术中行第一肝门阻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患者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15例)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17例),两组患者均在术中行肝部分切除,以Pringle法行第一肝门阻断约15 ~ 20 min,IR组术前3d给予30 m
患儿女,6岁,因反复呕吐伴腹痛3d急诊收入院.患儿3d前无诱因出现反复呕吐,呕吐胃内容物1次,非喷射性,无咖啡样液体.伴有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大便未解,有排气,小便正常.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遂至我院就诊,以"肠梗阻"收入住院.检查:T37.2℃,P 100次/min,R 25次/min,BP 99/62 mm Hg.意识清,精神稍差,心肺未见异常.腹外形膨隆,有胃肠型,
期刊
患儿女,12岁.因腹胀腹痛伴不排气便3d求诊,患儿生后1个月时曾因胸腰部脊膜膨出行手术修补,另该患儿还有先天性胸椎半椎体畸形伴脊柱侧凸,但一直未行矫治手术,近半年间断发作胆汁性呕吐,但均可在减少饮食后白行缓解.本次发病前2d有发热及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未於重视,近3d来出现进行性腹胀并伴腹痛和不排气便,偶有呕吐,以胃内容物为主,病情持续加重而入院.检查:KT37.8℃,BP 100/60 mm H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