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西一区聚驱不同阶段注入井综合调整方法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原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北北块“二三结合”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基础上,利用精细地质技术分析确定在北西块一区开展注聚。通过注入井综合调整,努力改善区块的整体开采效果。
  [关键词]注入井 注聚 调剖 开采效果
  中图分类号:TE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12-01
  北西块一区位于油田北块西部,面积7.87Km2,区内萨一组、萨二组油层气顶发育。该区块于2010年11月10日开始投产,2013年12月11日开始注聚,2014年10月份,含水开始进入低含水稳定阶段,目前处于聚驱见效回升阶段。
  1.各阶段综合调整方法
  1.1 做好空白水驱阶段调整工作,保证区块整体开发效果
  2010年11月到2013年12月为该区块空白水驱阶段,主要开发目的是强化水驱挖潜剩余油,综合调整油水井,为注聚做准备。
  1.1.1 水井补孔挖潜,提高动用程度
  为了完善注采连通关系,针对“二三结合”阶段未射孔的油层,补开对应注入井注入层段,为注聚做好准备,2013年以来补孔206口。补孔后注入压力下降2.2MPa,配注增加270m3/d,实注增加269m3/d;
  1.1.2 注入井细分、测调方案调整,提高注入效率
  注入井补孔后,低渗透层段得到改造,为注聚后聚合物能够均匀推进,保障注聚效果,对注水层段多,但层段内吸水差异仍然较大的注水井,进行层段优化重组,改善差油层吸水状况,共计层段重组130口,重组后注入压力下降2.6MPa,配注增加90m3/d,实注增加110m3/d;对油层多、油层间隔层小、吸水差异大的注水层段,利用长胶筒封堵技术将与高含水主要吸水层邻近的薄层封堵掉,实现细分注水的目的,共计细分28口,注入压力下降2.4MPa,配注增加115m3/d,实注增加127m3/d;笼统改分层30口,注入压力下降1.1MPa,配注增加100m3/d,实注增加72m3/d;分层改笼统5口,注入压力下降1.1MPa,配注和实注保持稳定;补孔后无其他措施13口,注入压力下降1.3MPa,配注减少35m3/d,实注减少41m3/d。通过调整,注入井吸水剖面更加均匀,层间、层内矛盾得到改善。
  1.2 注聚阶段综合调整方法
  2013年12月11日开始注聚,设计注入速度0.2PV/a,注入浓度2000mg/L。2014年4月份部分油井开始见效,目前已进入见效回升阶段。
  1.2.1 对注入井进行深度调剖,提高聚合物的驱油效果
  北西块一区萨Ⅲ1-7油层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层内渗透率级差达到9.4,突进系数为2.1。油层水淹严重,且主要以中高水淹为主。中高水淹厚度比例达到75.7%,水淹严重。其中,有249口井存在有效渗透率大于0.8μm2的层段,平均单井发育有效厚度为3.7m,占总厚度的34.2%。
  统计全区198口井吸水剖面资料,有146口井吸水剖面严重不均匀,平均单井高吸水层段厚度为3.4m,厚度占全井的29.5%,但吸水比例却达到了68.4%。高吸水层段主要分布在萨Ⅲ3和萨Ⅲ6+7沉积单元,分别有55口和53口井,分别占吸水不均匀井的37.9%和37.3%。
  北西块一区目前注入压力5.5MPa,注入压力小于5.0MPa的井有166口,占注入井总数的54.3%,注入压力较低。
  针对上述情况,需对高渗透、高吸水、无稳定隔层的层段实施深度调剖措施,以保证区块聚驱整体开发效果。截止到目前实施调剖89口井,吸水厚度比例增加12.3%,高吸水层吸水比例下降14.9%,同时对122口井注入高浓度前置段塞,吸水厚度比例增加11.1%。
  1.2.2 整体调控注采 ,保持合理注采比
  北西块一区二次射孔后,产液速度达到0.23PV/a,比方案设计高0.03PV/a,注入速度按方案设计注入,导致区块二次射孔后注采比低,阶段注采比只有0.85,阶段注采不均衡。
  通过调整,北西块一区注入速度由0.18PV/a提高到0.21PV/a,产液速度由0.23PV/a下调到0.17PV/a;月度注采比由0.85上升到1.19,累积注采比由0.97上升到1.00。注采状况趋于合理。
  1.2.3 为提高原油采收率调整聚合物注入浓度
  一是对油层发育好、注聚后注入压力上升缓慢的井,适当上调注入浓度,实施这类浓度调整15口井。
  二是對油层发育差、注入压力高或存在欠注情况的井组,适当下调注入浓度,实施这类浓度调整11口井。
  三是对有见效趋势油井附近的水井,提高油井开采效果,适当上调注入浓度,实施这类浓度调整25口井。
  1.2.4 强化措施增注,提高差油层动用程度
  对低渗透层吸水能力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低的层段采取压裂措施,提高差油层动用程度。共实施压裂方案33口。
  2.效果评价
  2.1 注入压力平稳上升
  截止2014年9月份,区块累注孔隙体积0.157PV。目前注入前置段塞,平均注入浓度1699mg/L,注入速度0.21PV/a
  2013年3月油水井开始补孔后,注入压力持续下降,截止到注聚前(2013年12月),注入压力由7.3MPa下降至4.9MPa,下降了2.4MPa。注聚后,区块注入压力缓慢上升,目前区块注入压力9.1MPa,与注聚前相比上升3.4Mpa。
  从单井注入压力分级看,低于7MPa的井有38口,占全区注入井数的12.4%。注入压力低于7MPa的中有12口为调剖井,有19口井由于周围油井产液强度高、注采比低导致注入压力低,7口为水驱试验井。
  2.2 吸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统计70口井的吸水剖面资料,平均单井吸水厚度为8.5m,吸水厚度比例为88.4%,比注聚前提高了7.0个百分点。其中,高吸水层吸水比例由原来的58.5%下降到34.4%,下降了24.1个百分点,低吸水层吸水比例由原来的19.3%上升到41.9%,上升了22.6个百分点。
  对比40口调剖井的吸水剖面资料,调剖目的层吸水比例由调剖前的47.55%减少到29.66%,下降17.89个百分点。
  2.3 采聚浓度上升较快
  区块2013年12月开始注聚,当月平均采聚浓度163mg/L。2014年9月 (注聚9个月)之后采聚浓度达到348mg/L,上升了185mg/L,与其它注聚区块同期相比采聚浓度明显偏高。
  从单井采聚浓度看,采聚浓度大于400mg/L的井有108口,占总井数的35.3%。
  采聚浓度较高(大于400mg/L)的井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与北东块一区接边,受北东块一区注聚影响采聚浓度较高的井有31口。
  二是位于区块边部或断层边部,单方向突进导致采聚浓度上升快的井有12口。
  三是位于调剖井周围的油井,由于调剖井实施较晚,注聚后高渗透层推进较快导致采聚浓度上升快的有68口井。
  3.几点认识
  3.1 对注入井进行深度调剖及注聚,可以有效的改善注入井的吸水剖面。
  3.2 针对见效期注采比低、注采不均衡的问题,按照“降参控液、增注提速”的思路进行调整,保持合理注采比。
  3.3 注聚后期,加大油井压堵结合与堵水措施力度的综合调整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含水回升速度,使区块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喇嘛甸油田北北块上返一区萨Ⅲ4-10油层聚合物驱方案》.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成本管理、造价控制出现的问题及其控制对策加以分析讨论,以期达到机电安装工程这两方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机电安装;成本管理;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6.72;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25-01  一、机电安装工程成本的管理手段  (一)材料的购置合理化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材料的购置是十
期刊
[摘 要]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步深入,国家积极倡导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节约型社会,各行业的节能环保成为其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此,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应运而生,并在环保节能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电气自动化及节能设计,提出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加强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设计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节能;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设计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建设生态型住宅小区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对于居住小区完整的配套设施及居住的环境要求也相应提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住宅小区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小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E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设备技术也实现了阶段性的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的那个中,使得一些设备更加实用化,解决了很多场景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井下皮带机,該设备在煤矿企业的应用,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整个产业的进步。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该设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也是很多设备存在的一些弊端,当出现一些诸如噪音、打滑、跑偏都会影响工作的进展,采取有效的故障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气象测报地面信息化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分别从A文件计算机审核疑误信息处理、J文件计算机审核疑误信息处理、文件人工审核疑误信息处理以及正确备注信息化文件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信息化;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P409;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75-01  1 气
期刊
[摘 要]变电站作为电网中重要的变配电枢纽,同时也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重要源端,通过对数据源端进行维护,能够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从而实现调度/集控端的数据免维护。在下面文章里,我们重点探讨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源端維护技术应用情况。  [关键词]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源端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31-01  前言:随
期刊
[摘 要]针对井口盘根盒漏油现象严重,频繁停井更换密封圈的实际,分析、查找问题出现的10个方面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取得了很好效果。  [关键词]井口盘根盒 漏油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S4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34-01  一、前言  盘根盒是机械采油井采油树的关键部分之一,在盘根盒与光杆之
期刊
[摘 要]炼化建设工程中,吊装作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施工过程时,因工艺或后续工序的需要,经常遇到部件的吊装翻转作业,这是吊装中的关键和难点,也是安全控制的重点。选择合理的吊装设备、适宜的吊点型式和位置,细化吊装过程分析,优化吊装工艺,将有效地保证吊装翻转作业的安全和顺利实施。  [关键词]吊装;翻转作业;吊装工艺;平衡梁;安全  中图分类号:TE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
期刊
[摘 要]油田企业近年来人才流失现象加剧,流失率逐年增高。虽然企业人员有合理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必要的,但当前企业员工流动存在不合理性。一是流失率过高,如有的企业已高达25%。本文在油田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留住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油田企业 人才流失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44-01  
期刊
[摘 要]Ⅲ317机巷煤眼眼壁喷层脱落,造成煤眼卡眼,对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威胁。采用安装环形衬板的方法对煤眼眼壁进行加固后,该处煤眼未再发生卡眼事故。  [关键词]Ⅲ317;煤眼卡眼;加固  中图分类号:TV2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033-01  一、工程概况  朔石矿业(东部井)Ⅲ317工作面回采的3#煤层,结构简单,属于大型综采工作面。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