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走好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mc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得这么突然、这么仓促,无论如何,这是全家人都没有想到的,一时也是难以接受的结局。
  八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一个冬天,女儿叶子准备参加艺考,在济南一家画室培训班练习画画。一天傍晚,叶子把济南室友给她的这只熊猫兔抱回家。叶子喜爱养宠物,尤其是兔子、小狗之类的动物。恰恰相反,我和妻子都不喜欢在家里养什么宠物。妻子不喜欢的原因是,害怕四处乱拉乱尿,弄得屋内臭烘烘的。我反对的意见是,养兔子不如养只小狗,因为小狗能通人性,而兔子除了温驯这点小可爱外,别无可爱之处。在我眼里,简直就是一个无情的“小白吃”。
  看看女儿抱回来的这只小熊猫兔,长相倒十分可爱。与一般家兔不同,毛茸茸的,雪白的身上,在耳朵、脊背、屁股上有几处云朵般的黑块,尤其两只眼睛黑黑的,看上去倒很可爱,因这外形的长相会联想到熊猫的模样,故就叫熊猫兔了。
  我虽然不喜欢养兔子,对兔子有成见,但自从这只熊猫兔来到家里后,我对它蛮好的,一点儿也没有慢待它。叶子忙着迎考画画,吃住在画室里,只到周末才回家。喂养的任务,我就主动承担起来了。没有想到,这熊猫兔也特别争气。比如,妻子所担心的拉尿之事,在卫生间内只教导它一次后,它就每次屁颠屁颠地跑进卫生间里去拉尿,这个举动一下子就博得我和妻子对它的好感。
  起初,每到夜晚就把它放在一个纸箱内过夜,可是这小家伙不老实,不愿意待在里面,尤其到深更半夜时,就闹动静,让人睡不好觉。闹了几个晚上,有点儿心软,也没有计策可用,只好如它心愿,还它自由,不再关闭,每间屋子,每个角落都由着它,自由地进出。
  在印象中,白菜、萝卜是兔子的最爱,可这只熊猫兔在吃菜上有些挑剔,萝卜是不吃的,白菜不吃叶子,只吃白菜帮子,还得给它切碎了才吃。有些菜,我好心从菜市场买回来给它吃,它走过去,静站在那里,伸出鼻子闻半天才去吃。不合它口味的,转身就离开。后来渐渐发现,芹菜、香菜和小油菜之类的叶子,它就特别喜爱吃。它最喜爱吃的面食有馒头,坚果有花生、核桃,水果有苹果、桃子、甜石榴。我每次吃这些东西的时候,它都围着我团团转,如果不给,它伸出舌尖去舔你脚面,虽然隔着袜子,那股柔情而温暖的感觉,让你觉得它很可爱,赶紧丢给它一些吃。
  尤其当它听到我吃花生、核桃的声音时,不管它在哪里待着,都第一时间跑出来,来到我身边要着吃。你若不给,它就急得转圈,并且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直到给它后,才肯罢休。真是一个贪吃的小馋猫,又像个顽皮的小孩子。正因为它的馋吃,不去吃蔬菜了,只贪吃面食、坚果之类的东西,常常导致它大便干燥,拉不下来,即使拉出来了,也是又小又硬。为此,妻子时常与我争吵一番。只好断了面食、坚果口粮,逼它去吃蔬菜叶子。
  在与熊猫兔相处的日子中,没有想到,在喂养中与它建立起了友好的感情,更没有想到,兔子也有灵性,是通人性的。比如,吃饭的时候,它就会出现在我面前,舔我的脚面,我知道这是在要吃的信号,过会儿它看你不给,就会站起来,前腿搭在茶几边沿上,伸着脑袋向桌子上瞧去。于是,妻子拿起馒头,掰一小块给它。比如,我每次下班回家进屋后,不等我脱鞋坐下,它就跑到我跟前,不是舔脚面,就是围着你转圈。还有,我进厨房时,它就跟进去,我喊道,出去,兔兔,它就乖乖地走到门口,蹲在那里看着我,那副样子,让我顿生怜悯。于是就去拿它爱吃的干面条,不用说话,我朝阳台走去,它就紧跟在后面跑过去,它知道是给它吃的。
  更好玩的一次,也是出乎我意料的一次,至今难忘。有次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的我,正在专注地看一个电视节目,不知何时,它也上了沙发,依偎在我身旁,并排蹲坐着。起初没有发现它,当我右手摸到一个软软的东西,吓我一跳时,才发现它坐在我身旁,让我惊讶不已。更惊讶的是,看完电视起身去卧室准备睡觉时,当走进卧室的瞬间,我惊呆了,它已经在床上一边趴着呢!这哪是兔子,简直成精了。从这以后,改变了我对兔子以前的偏见。
  兔子胆小,我是知道的。往年春节,屋外鞭炮声响起的时候,它被吓得四处躲藏,每当这时,赶紧照顾它。至于兔子急了咬人,只是听说没有见识过。有天心血来潮,想验证一下,于是,我手拿一把扫帚,在客厅逗它玩。逗着逗着,出乎意料的一幕发生了,它突然疯了一般,向我身上进攻而来,吓得我忙躲闪起来。其结果没有防范好,被它咬了一口,虽是穿着裤子,它的牙齿穿过一条单裤,还是留下了血印子。从此让我知道了,兔子急了也咬人这句话,真是名不虚传!不过,这把扫帚也给它留下了惊吓的后遗症,每当看见这把扫帚时,就立即做出反应,摆出防范的架势来,一直到它老,都警惕这把扫帚。
  万物都逃不过从生到大、到老、到死的自然法则,人如此,动物也如此。走的前一天晚上,没有看出它有什么征兆来。不过,很久很久没有进我卧室了,只在客厅待着,那晚却进了我卧室,睡觉时才发现它,妻子把它抱到阳台。没有想到,难道这是它来与我告别的吗?
  叶子下班回到家,吃过晚饭后,妻子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她。女儿自语道,怎么会这样呢?然后沉默不语,泪水从眼内涌了出来,起身走进自己卧室。
  过了一会儿,朋友圈里看见女儿发的熊猫兔的美照,配有一段文字写道:感谢你陪伴我八年时光,对不起,大哥,没有照顾好你,对不起!天堂好吗?
  看后女儿这段话,心里也酸溜溜的。熊猫兔在全家人眼里,不再是单纯的一只动物,已被视为家庭一员。在女儿眼里是大哥,在我们夫妇眼里是个孩子。在相聚的日子中,给我带来快乐时光之时,让我明白了凡动物都是有灵性和通人性的。如果说对不起的话,熊猫兔是个雄性,没有给它找个伴侣,让它成個家。
  小清河的两旁有树、有花、有草坪,河内有流淌的碧水。尤其到了春天后,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是一处宜居的风水宝地。我就选择在这儿,把熊猫兔安葬在一棵郁郁葱葱的松树下长眠。这儿的景致犹如天堂一般,我想,它会喜欢的。
  这一天是2019年1月30日。
  责任编辑:李 梅
其他文献
在一场婚礼上,有一个醒目的老年人乐队。萨克斯的调子优雅明亮,我的耳朵越过嘈杂的声音在欢快喜庆的旋律中徜徉。一曲未终,我忽地看见了一个老人。不,他不是一个老人,他是一个意气风发、玉树临风的绅士。他正忘情地沉醉在萨克斯里,我的眼泪瞬间盈满了眼眶。那些烟波一样的往事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停在我的眉头上,胸口上,头发上。  这个老人是华的父亲,华是旧日同事,我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见到她了。华随夫君调去另一个城
期刊
我最难忘的午餐是在大山深处的一户农家吃的。  那年初夏的一个休息日,天出奇的晴朗,太阳早早跳出,晨光暖暖地塞满了我的卧室,晃在我那惺忪的脸上,把睡意赶得无影无踪。  起床后,我潦潦草草地吃了一点早餐,就按头一天计划好的,背着筐向山里进发了。路上遇到的人很多,大多数是到附近木材加工厂打工的,再就是一些和我一样进山采山野菜的。  我居住的这座小城,尽管四周都被连绵不断的山峦环抱着,可这里的节气还是要比
期刊
仿佛在一刹那,我的双胞胎女儿就从孩提、垂髫到了及笄之年。  她们已上高中一年级了,个儿头已高出了我,大长腿显得高挑,她们有盈盈眼波和挺直鼻梁,有乌黑亮丽的头发,嫣然出落得有青春少女的韵致。  然而,叛逆的血液在她们的体内汩汩流动,浑身散发着青春的嚣张芒刺。  她们不再如从前一样,每天回来会甜甜地呼唤我,然后争相拥抱亲吻我的脸颊;她们不再如少年时遇到学习上的难题那样,用仰望的姿势仰仗母亲的帮助;不再
期刊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为了家庭、子女打拼,为了衣食住行奔波。其间,我们得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会给各种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因此,我们会时不时地遭人背后议论,同时,也常常在背后议论别人,老话“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我有一位同学,是某个单位的小领导,他总在上级领导面前装孙子,唯唯诺诺,极尽讨好、谄媚之能事。上级的指示,不管错与对,一切照办。如果效果不好,事情办砸了,也要
期刊
周末,清晨,我冒着大雨匆匆地赶到单位。别人,或许还在睡觉,或者和家人一起共进早餐,共享快乐美好的晨光。我却挤着公交车来到办公室,等待我的是处理不完的公文、打字、档案,还有一个个接听不完的电话,没完没了的繁琐事务,令我沮丧而焦躁。  正当我埋头处理公文的时候,一声“您好”打断我手头紧张的工作,进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同事老李,他请了一个月的病假,今天是来续假的。  “小杨,工作着多好,多充实呀!”我被他的
期刊
沿着老浏河往东走,经过茶馆、杂货铺、商店,在一棵最大的柳树下,有三间飘着酒香的老房子,白墙黑瓦,古朴雅致,一处极其寻常的水边人家,静静地等着远客前来。这是小镇上生意最好的小酒馆。  老浏河流向长江,外来的船只循水而行,七弯八弯拐过来,锚在了岸边。鸟在枝头鸣叫几声,柳枝在水面摆动,一道道涟漪和船相碰,船和小镇一起在水上摇摆,一切都和谐自然。船上的人,仿佛是从远处的尘土里过来的,在船头掸一掸衣服,走过
期刊
高中毕业时,我从母校的苗圃带回了两株银杏树苗,种在村边的菜地里。母校校园中有一排参天的银杏树,据说是母校创办人宋焕枢当年手植。银杏树高大伟岸,树形优美,叶子和果实都可入药,是我最喜爱的树木。离开母校之际在家乡种下这两株银杏,我自感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两株树苗种下后,我时常浇水,拔草,驱虫。没多久,小树上长出新芽,两株银杏都成活了。这时,我也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上学离家前夕,我特地带领母亲
期刊
昨晚,我又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忙忙碌碌中,感觉那是春节后的第一个周日,我起了个大早,独自翻过两座山冈,在老家一个背风向阳的沟壑里,砍了一担沉甸甸的柴。  中午时分,当我汗流浃背地在家门口放下柴担,解开捆得严严实实的柴捆,分两铺均匀地晒在院子里温暖的阳光下,就坐在道地北侧茅房前的小竹椅上,翻开蔡老师前几天偷偷塞给我的小说《水浒传》,专心致志地看起来。当我被武松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
期刊
老家的房前屋后,父亲的父亲种了好多好多的树。后来,这些树不是在运动中被人砍掉了,就是被牲口踩踏死掉了。打我记事起,我家门前的池塘边,只有两棵树存活了下来,一棵是香樟树,另一棵是老柳树。  那棵香樟树枝叶繁茂,花开时节,浓郁的花香隔开几里路都能闻得到。暮春时节,香樟树挺立秀拔,望去绿冠如云,亭亭若盖,仪态伟岸,姿容绰约。谷雨前后,走在香樟树下,鼻腔里总是萦绕着一股浓香。伸手攀着树枝,便看到香樟花,素
期刊
老豆虫就是一口豆青色的布袋,布袋里,装满了水嫩嫩的豆腐脑儿、滑溜溜的豆浆儿,一骨弄,一骨弄,从七八月爬到下巴秋。这骨头,白云一样软,大拇指儿粗,四五指儿长,爬起来,只能拿青肚皮上的两排小脚抓住豆秧子,前头一个吃奶的劲儿鼓起,中间一个高高拱起,后头一个收腹,肉肉的,肥肥的,小瘪三突然当了皇帝似的,一步三摇晃,懒,后宫三千佳丽簇拥着,像个土皇帝。  阳光初上,叶子的阴面,枝枝干干里,逮一条,嗨,高猛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