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愿,行而成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未知的征途时,我们都要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能显现一个人人生追求的端倪。
  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有的人千方百计地想活出“样儿”,有的人甘愿平凡,只图“味儿”,人生价值的厚重与否也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心有所愿,行而成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纵观历史,且不论那斩蛇起义的刘邦、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就是那些不问出处的英雄豪杰,或仗剑天涯,或退论书策,或冲锋陷阵,或运筹帷幄,他们都“心有所愿”,故“行而成立”,在奋斗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再看今朝,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后有紧随其后的无数青年志士。徐卓,2016年毕业后就毅然扎根扎龙自然保护区,续其一家三代与丹顶鹤的生死情缘;刘代旭等27名年轻的消防员,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守护凉山木里县森林;“90后火箭专家”于新辰,扎根大山,托举“嫦娥”,助飞“北斗”,实现一个又一个当代青年的航天梦。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是什么让他们选择忠于自我的梦想?又是什么使他们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心有所愿,行而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徐卓、刘代旭、于新辰……就是这样的中国青年,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祖国的栋梁!他们因“心有所愿”,所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艰苦的环境无法使他们屈服,前方的险阻无法使他们退缩。他们不忘初心,肩负使命,“行而成立”。
  然而,一些青年的行为却值得我们反思。那些“佛系青年”,看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实则是没有理想、甘愿平凡、碌碌无为的一群人。2017年,吴永宁直播无保护高空挑战,本想由此改变人生,却一失足成千古恨。這何尝不是对自我生命的漠视、自我价值方向选择的错误呢?
  无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青少年一代的我们应立足当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忠于梦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为己任,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心有所愿”,凭借一份执着,满腔热血,“行而成立”,实现自我价值,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系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二5班学生,指导老师:贺志高】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这么一位博士生,送了8年的快递,送出了80万件,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快递站点。这个人叫谭超,山东烟台人,2007年就读于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2011年考取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专业,2015年就读世界史博士研究生。说起为什么去送快递这个问题,谭超说自己大学毕业之后就觉得不能再从家里要钱了,所以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谭超认为快递业属于朝阳行业,很有前途,但谭超也说
期刊
近日,《工人日报》刊发了题为《活在“夹缝”中的超龄农民工》的报道。报道中指出,在老齡化社会到来及劳动力相对短缺等背景下,建筑行业、环卫、保安、家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迫于生活需要,不少上了年纪原本应颐养天年的老人,仍不得不外出务工;还有一些农村老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仍然留在务工队伍中。他们就是超龄农民工。这一群体给现行的工伤、养老保险等制度提出新课题。这一劳动群体,一方面为
期刊
文学类文本的“理解”层级包括“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不管是词语理解题还是句子理解题,都离不开“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从文本出发,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同时,要精研文本,挖掘词义句意的深层含意。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作为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散文阅读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五类词语:体现作者情感
期刊
谭超跑完今天最后一单货时已经是深夜了。天空中黑云密布,远处雷声阵阵,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谭超熟练地拿出车内的塑料布,里一层外一层,把车上剩余的货物包裹得严严密密,这才放心地回到了驾驶座上。他一边用干毛巾抹去脸上的雨水,一边从座位下拿出中午准备好的饭盒。饭菜早已冰冷,但谭超依旧狼吞虎咽,吃得很香。  “滴滴……”手机响了。谭超盖上饭盒,抹了抹嘴巴,拿出了手机。发现是母亲日常问候的信息。谭超
期刊
小说阅读中的人物作为小说主要构成部分,其考点主要有人物形象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  1.常见设问方式  (1)×××是一个怎样的人?  (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4)文中几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2.常用解题思路  要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常从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新一期“神笔沙龙”如约而至。只见陈老师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同学们在台下一个个翘首以待,今天,陈老师要让大家讨论些什么呢?  文题齐分析  “请同学们看电子白板上的作文题目。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弘扬传统礼文化 ’这一话题。我们先来看一个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一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绝不是个人的事,
期刊
“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年已古稀的阮仪三教授的发问声声撞击人们的心灵。  重来,往往被赋予“从零开始”的“起点”之意,可阮教授的发问却激起人们对城市开发、发展的新思考。  从前的古镇啊,可真是讨人喜欢。周庄的温润从容,让张爱玲离别时热泪盈眶——“周庄,我还会回来的”;同里的淡然安详,让余秋雨感慨“大隐隐于市,最好就是隐在这江南小镇”;水乡的一弯双桥的巧笑弯眉,让陈逸飞身在美国仍不忘画那幅《故乡的回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充耳不闻了。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
期刊
古诗词阅读除了考查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外,还要求鉴赏、评价作者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常用方法有:一、知人论“诗”。所谓“知人论‘诗’”,即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二、以意逆志。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迎受、接纳,考证、探究,追溯、反求)作者作品之“志”。  1.先说知人论“诗”  
期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用手机约好一起到江边散步,却变成了我们一起坐在长椅上各自低着头玩手机。便捷的通讯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隔开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如坐在各自身旁却又被各自忽视的我们。  不知从何时起,我说我想你了。你说,开视频吧。看着屏幕中的你,我伸手,却感受不到你的温度,只有静寂与冰冷。我看著你,就像看着电视里的人,霎时无语,只能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