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i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185-01
  提起学困生老师都比较头疼,因为学困生课堂反应慢,听课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低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智力有差异,另一方面来于外界因素,要想促进学困生有效的学习,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同样坐在一间教室里听课,课堂上的表现却不同。有的积极主动去学习,开动脑筋,吸纳知识;有的则面无表情,思维凝滞。同一作业有的能及时出色地完成,有的则拖拖拉拉。究其根源,大致有以下原因:
  1.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教师重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或者教学方法呆板,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困难学生关心不够。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学习方法不当
  有心理压力,或不能很好处理娱乐和学习的关系,产生学习困难。有的孩子在学习上怕苦怕累,缺乏毅力,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习困难的原因。
  3.家庭及周边环境
  有的家长言行不当,过分宠爱或处处强制都会导致孩子轻视学习、甚至讨厌学习。古时候“孟母三迁”试图改变孩子学习、成长的环境。家长的不良习惯、职业直接导致孩子的学习状况。
  4.其他方面
  新教材形式新颖、内容增多、知识量扩大、难度加深、在学习内容、知识难度、学习形式等方面向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一卷订终生的教育观念,使学困生产生自卑感,对学习失去信心。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学习效果。
  二、了解、调整学生的需要
  学困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厌学,教师在发现学困生后,要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要求。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改变自卑的心理,改变依赖心理,培养独立进取的精神,及时奖励成功感,增强其自信心。所以,正确引导,以奖励为主更是培养儿童好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要求可以低一些,内容可以少一些,只要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就视为合格。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三、探讨能吸引学困生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数学困难,与他们学习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等原因有关,同时也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关,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注重教学的设计,改进教学的方法,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创设一些竞争性、游戏性、故事性的情境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不让原来单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乏味。如:在教学“平均分”一节内容时,找一个组的同学分成小组,每次分都让说出这样分的理由,到最后每組人数同样多,就达到“平均分”的目的,也就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为学习“除法”打好基础。程度好的学生一看就明白,但对于学困生就是一难点。在教学语言和教态上,对于学困生一要严,二要活。一个幽默的玩笑,一个滑稽的眼神,一个关爱性的动作,对于学困生来说作用远远要比严厉的斥责好。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到学困生学习的难点,就很容易造成他们一上课就不知所措,一片茫然。
  四、重视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困难的背后总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一般学困生在学习上都有些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好动,容易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以后也难改正,直接影响到现在以及今后的学习。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学困生往往在这一方面是很缺乏的,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从培养他们的自制力入手。2.及时改正的习惯。课堂上让程度差不多的学困生放在一个平台上回答问题,消除太大的差距,品尝到成功的快乐。采取面批作业,有错误的及时纠正,并能找出错误的根源。
  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其实他们自己也很无奈。而且他们的学习状况也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有上升的时候。有平缓的时候,也有下降的时候。这就要及时跟踪原因。学困生各方面都比较弱,教师上课时如果只是语言传授,而不配合具体的细致的演示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理解上的困难,老师的示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要知道学习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让学困生通过操作,同时要多给他们一些上前面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多参与多锻炼,学困生的回答问题、板演直接可以判断学生当堂的掌握情况。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讲究一些教学的策略来帮助学困生学习数学,正确地引导学困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使学困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都能有所提高,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
老伯之牙  陈儿问妈妈:“我们一家人天天都有饭菜吃,小弟也是你疼爱的宝贝,为什么你只给他喝牛奶,而不给他饭菜吃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小弟没有牙齿,不会咀嚼东西,所以只能喝奶。”  陈儿又问道:“隔壁老伯伯也没有一颗牙齿,为什么老婆婆不给他喝奶呢?”  西京或西经  中午,我跟一个朋友吃饭,那家伙问:“为什么有东京、南京和北京,却没有西京?”  当我还在思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时,隔壁桌的一个小男
摘要:让游戏走进课堂,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是提高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游戏能提高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效率,让音乐活动更加精彩,从而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本文论述了游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幼儿 游戏 音乐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游戏化教学方式已成为新时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游戏进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