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多次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弊端在于“忽视文学教学”。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加强文学教育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文学作品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深层次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故语文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文化氛围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联系,进而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精髓。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是建立于对文学作品精髓的感悟理解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方能促进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感悟和理解能力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究文学作品的精髓,在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二、引导学生积累,在互动中进行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可见,引导学生学会“自悟”,方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为此,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
  首先是积累。其实,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从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背诵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言范例,主要指背诵一些優美诗文、小说、戏曲名著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有了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其次是互动。语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语言,进而能更好地交际。而交际,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语言,提高交际的能力。为此,在课堂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互动。
  最后是熏陶。我们的母语——汉语,对于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等非常讲究,所以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应该重在熏陶。为此,我们教师应努力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三、开辟语文第二课堂,切实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结合重大节日或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或纪念活动。比如,举办“五四”征文或“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初中生爱表现的心理,这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还能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多开展文学讲座,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为此,应该经常邀请外校或本校的名师举办文学讲座,组织学校的优秀语文教师举办文学社、写作专题培训班等,以此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微型小说、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知识及写作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得到有效的指导。
  再次,积极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使学校充满书香文化气息。比如,在全校进行诵读经典比赛,公布比赛结果;组织学生春游采风;组织师生向地震灾区和贫困学生捐款的献爱心活动等。这些活动能把德育与文学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学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效果也必将更明显。
  四、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文学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
  首先,要引导语文教师树立现代的文学观念,强化其对文学本体的认识,从而使语文教师文学作品的鉴赏批评能力得以提高。为此,应开设文学创作、鉴赏、批评理论方面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一些新的文学鉴赏、批评理论的讲授,如接受美学、阐述学、心理学批评、印象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等,提高多角度多侧面鉴赏作品的能力。使得教师学会从作者个人、读者接受、作品自身等角度动态地认识文学。
  其次,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文学鉴赏课的内容,给受训教师提供范例,并掌握鉴赏的方法和技能。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欠缺非常突出,主要是因为鉴赏理论的匮乏和鉴赏技巧的缺失,使语文教师面对文学作品无从下手,只能乞求于教学参考书,从而失去来阅读鉴赏的主体性。因此,在培训中须营造文学氛围,激活中学语文教师身上原有的文学细胞,激发其对文学教育的强烈愿望,进而切实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总之,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分析借鉴我国传统文学教育经验和国外文学教育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秉承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的宗旨,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高中历史新课程无论在内容的范围上还是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知识和内容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其过去的学习和教学中也是很少接触或非常陌生的。面对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更新知识结构。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迅速成长  搞好课程改革需要新教育理论的支撑,历史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也包括对新教育理论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吸收。高中历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需把握创设情境的时机,重点关注创设情境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126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就为在地理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提供了内在的需求和外在的可操作性。那么,如
文章通过对中职德育课程如何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给沉闷的德育课程增添乐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实践
[摘要]引导学生赏读苏轼的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及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认识悼亡文学,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关键词]赏读苏轼悼亡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117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及宋词风格。  2.通过赏读全词,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3.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教书育人,既强调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注重塑造人格,形成品质。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科学性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是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模仿、运用的实践活动过程。教学中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理念上牢固树立以实施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理想,用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精心备课,设计出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  精心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应根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此后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存续规模早在2014年底就已经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作为一项阳春白雪的金融产品,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