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探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为马克思哲学,由这项理论延伸出来的理论有恩格斯哲学和列宁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求实、实践、科学、人文和探索精神等。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需要关注时代性的问题,加强与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还要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这有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精神主要有:求实精神、实践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等。这些基本精神中体现出来的内涵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深刻的领悟这些基本精神,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求实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上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理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依据[1]。既然世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什么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和遇到如何复杂的情况,都要做到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种求实精神,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实事求是。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做了深刻而全面的科学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和书本理论,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本着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我们应该防止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是不顾外界的实际情况,削足适履,闭门造车,犯教条主义错误;二是对自我的实际情况估计过高,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二、实践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其他哲学派别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实践观。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实践是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我们每一人都要有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2]。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不仅是社会、个人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一个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由于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成熟的个体、全面的认识是在不断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三、科学求实精神
  科学求实精神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科学求实是马克思哲学运思的理路、方法。马克思最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始终追求真理。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明确提出要用事物本身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求实精神以他的“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生活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立场为根基,体现在他从现实从事物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3]的实践唯物主义方法论和认识论中。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马克思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既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心史观,又肯定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与历史一致和矛盾分析方法等科学方法,去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中谈到,针对七十年代末法国所谓“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说过“我只知道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3]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那些不研究历史、不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朋友”的不满,高度体现了马克思尊重历史事实的科学求实精神。可以说,正是这种科学求实精神,使得马克思哲学能够正确地揭示出人类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正是这种科学求实精神,使得它能够为人们提供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四、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也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关爱人类是马克思哲学的价值理念与价值指向。马克思最尊重人、关心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历史唯物主义就内在地包含着人的学说,并且自始至终关心人。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就是“有生命的个人”。早在中学毕业时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马克思就对传统“神本”形而上学产生了怀疑,认定人的命运不是神决定的,而是人自己去寻找、去选择的,满怀激情地表达了追求人类自由、幸福的理想。
  五、探索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就是联系和发展。联系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新陈代谢,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联系和发展的理论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否则就不会有新的事物、新的局面的出现。事实上,现代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学科的出现,如生态学、量子力学、系统论等,都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不断探索的结果。对于探索精神的进一步阐述则是唯物辩证法的實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它指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正视矛盾、正视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创造性的思维去探索问题、解决矛盾。雅努斯——对立统一的象征,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的伟大发现、创造就是雅努斯思维的成果。
  六、结语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要实现理论创新,还要立足现实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将其与时代性问题和现代西方哲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促进马克思哲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正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No.18208:101-109.
  [2]罗黎明,秦亚君.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J].中华文化论坛,2013,No.9111:70-75.
  [3]王芳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指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v.12;No.5805:38-42.
  (作者单位: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党校)
其他文献
体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今为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
从碟形弹簧的实际结构和工作方式出发,将其简化为具有初始曲率、大挠度薄板弯曲模型,得到了新的设计计算解析解。此解析解表达形式简单,实用方便,比近似解的精度高,适应范围广,所描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涵盖整个物流行业的知识,理论性强、覆盖面广,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基于思维导图的特征与功能和中职物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和培育程度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职业高中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职业高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出色的人才。历史教育在重铸学生人格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求中国发展的历程。当代
基于构造软煤与硬煤的物性差异,分析构造软煤分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根据煤层段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将揭露区钻孔测井曲线初步判识的结果同钻孔邻近巷道煤壁观测的结果进行
摘 要: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提倡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主张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其禀赋,提升其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学生的发展。如何贯彻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
从构造对煤层、煤层气的生、储、存的控制作用出发,对晋城矿区大宁二号、潘庄一号、二号和樊庄四井田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构造对煤层气赋存的特征,预测出各井田中间
文章介绍了岩石电钻井下取心试验研究的概况,简要论述了取心钻具的研制和现场试验,并指出研究成果可以在煤矿的地测系统中推广应用.
矿井瓦斯地质是地质所长达50多年研究历史的专业之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近年承担的课题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