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认知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5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提倡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自由与民主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主张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其禀赋,提升其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学生的发展。如何贯彻实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关注师生关系,又要考虑学生差异,更要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要允许和引导学生发展的多元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沿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的以教师讲授式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不足是忽略学生的参与性。固化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师性过多,自主性过少;思维方式是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学习态度是顺从性过少,问题性过少;学习层次是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学习情感是应试性过多,兴趣性过少等尴尬局面。多年来,教师以“讲好课”为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学生以“记住所学内容”为学习目标,缺乏实际能力的锻炼。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需要脱节,与社会需要脱节,走出校园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传统教育的深刻反思。如何转变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达到:做中学、例中学、练中学、问中学、研中学。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真正培养出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呢?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下,学生习惯视老师为权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习惯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缺乏自我主体意识,就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在当今“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首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引领者和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主动自觉的掌握知识。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建合适的氛围,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
  (一)教师由课程的執行者转变为课程的构建者
  “以人为本”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实现教育生涯中的角色转变,即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构建者”。当课程走向民主、开放,课程便由“文本型”走向了“体验型”。如何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衔接,建构适合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便成为教师要完成的任务。
  1.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
  传统理念下,教学大纲是一种"文本",它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不能任意改动的。学生使用同一教材,教师按同一进度教学,用同一种方法评价学生。这种千人一书、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不知抑制了多少孩子的个性成长。
  新的教育模式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进程。即使课程结构,也应该允许教师实事求是的给予调整。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可以给出几个不同的实施方向,有的可以通过活动来实现。
  2.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或编写教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由于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些课程内容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的目的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而且还有相关的学科技能,甚至可以囊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的章节顺序,甚至可以打破原有格局,重新架构。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教学过程要力避教师“一言堂”,努力坚持“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教师要作学生知识的引领者,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
  (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些问题教师也难以回答完整,可以师生共同讨论协商,达成共识。
  3.做好课程评价
  教师还要承担课程评价。一方面,课程评价离不开信息资料的收集,教师作为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最了解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因此他们是进行调查和搜集数据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了课程设计,对课的主旨有深刻了解,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认识最深刻。
  (二)辨证地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俗話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正确地对待差异,因材施教。对具有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学生,不应过多埋怨和责备,应给予更多的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优点和能力,增强信心;对于自尊心强或自高自大的学生,纵使批评也要留有余地,保护其上进心,设法使他在学习中看到缺点和不足,以便虚心上进;对于淘气的学生不能过于迁就和温存等。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的弊端,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地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
  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中,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愿望,创造良好环境最大程度的达成、满足学生。而不能简单粗暴,甚至以呵斥嘲笑来泯灭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像呵护荷叶上滚动的露珠一样保护好包括好奇心在内的各种天性,同时积极的引导。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经常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长为心智健全,热爱生活,懂得创新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东莞市建设局出台《东莞市房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变更管理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办法》规定,勘察设计文件一经审查合格并取得 Dongguan City Construction Bur
2008年9月,省建设厅科教处在广州市主持召开了《广东省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课题鉴定会,该课题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担。
晋陕蒙(西)地区的水力侵蚀受控于多种因素.在详尽地分析了影响水力侵蚀的各种因子基础上,确定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地貌类型、沟壑密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矿山开发面
利用小波变换对接收的瞬变电磁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通过分解与重构,从中提取有效信号,去除干扰信号,得到去噪后的信号.该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干扰信号,又不会损失有用信号.实
体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今为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
从碟形弹簧的实际结构和工作方式出发,将其简化为具有初始曲率、大挠度薄板弯曲模型,得到了新的设计计算解析解。此解析解表达形式简单,实用方便,比近似解的精度高,适应范围广,所描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涵盖整个物流行业的知识,理论性强、覆盖面广,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基于思维导图的特征与功能和中职物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本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和培育程度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职业高中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职业高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只有发展教育才能为国家培育出一批出色的人才。历史教育在重铸学生人格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探求中国发展的历程。当代
基于构造软煤与硬煤的物性差异,分析构造软煤分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根据煤层段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将揭露区钻孔测井曲线初步判识的结果同钻孔邻近巷道煤壁观测的结果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