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的肌理节奏异同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奏是自然界中普遍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讲,节奏也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其变化的核心基础是事物自身的对比,这些对比的次序选择安排形成了节奏.因此,绘画节奏也就是指在画面中通过造型、明暗、色彩和肌理等画面构成要素,进行变化、对比和次序选择安排而构成的节奏关系.本文结合历史及图像论述对比了中西传统绘画中在绘画肌理节奏方面的异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肌理节奏多表现为笔法粗犷、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既满足了时代的需求又顺应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潮流.本文分析了“
近年来,社会设计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很多高校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而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设计色彩”这门课程,都把它
一、林丽燕林丽燕是一个美得令人惊诧的女人.这样年轻又美丽的女人,容易令人想起红颜祸水或者是红颜薄命.一九七二年,十六岁的林丽燕是苇镇衢州滩簧剧团的主要演员.林丽燕演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践性的主要表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英语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具有
李商隐的《锦瑟》古来就是最为人乐道喜吟的佳作之一,同时也是后人最难解读的一首诗.这首诗,曾经让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挠头,其难解程度可见一斑.难解虽然难解,因
开设民俗艺术教育是为了集中培养对于地方民俗艺术教育研究和传播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对于传统民俗艺术的继承和传扬具有深刻意义.地方民俗艺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地方高校所
火车缓慢爬行的速度是最能考验人在旅途中的忍受力的.对于生活来说,这种忍受是为了达到目标.生活目标很多,会不时的接踵而至,目标无论大小,都是人生最为现实且时刻挑逗欲望并
玉米母亲一次次弯腰将金色的玉米满满捧起,举高,又倾斜手掌,让它们一粒追着一粒从指尖“簌簌”滑落,像金色的小瀑布,水花四溅,发出玉石般细碎的脆响,落进粮缸深处.她望望父亲
从轩窗挤进一阵清香来,空气里嗅到了熟悉的味道.循香望去,小区门口大槐树的槐花开了,有人说,“闻香识女人”,我却闻香识花卉,槐花的芬芳之气,令我心醉神迷.“槐花满院气,松子
这个季节,母亲的菜园里已经是生机盎然了。  架上,黄瓜顶花带刺,或翠绿细长,或粗壮脆嫩,鲜亮得让人垂涎欲滴;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从叶片的缝隙间垂挂下来,白里带紫的豆角花默默地绽放。西红柿秧上缀满了西红柿,红的光泽莹润,青的绿中吐白,果实累累,枝条上不得不缚上矮架来支撑;肥硕的茄子挤满秧枝,紫嘟嘟的像脸蛋似的彰显笑容;壮实、疯长的倭瓜秧爬满了整个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墻,黄色的喇叭形花朵正芬芳吐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