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课堂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阐述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数学;线性规划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职数学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分析
  (1)课程的定位与作用:学好本次课是学好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
  (2)学情分析: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计算能力较差,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习惯不佳。
  (3)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建立基本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用MATLAB求解简单模型;培养学生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计算与操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对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及如何用MATLAB求解模型。难点为模型建立的关键点,及MATLAB求解命令的应用及计算机操作。
  二、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都感觉很难,计算一直是学生的弱点,复杂的积分运算借助MATLAB,通过职教新干线、校园图书馆、QQ交流群等现代化网络平台、数字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师生随时互动、交流,大大地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
  三、教学实施
  1
  课前准备阶段
  通过职教新干线云空间发布了任务单,学生进入职教新干线、学院网络图书馆、QQ共享群等海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空间寻求解决的方法,也可以在查阅我们上传的针对性很强的教学资料后,进入他们的讨论群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观点,值日生将结果总结整理递交给老师。
  2新课引入阶段
  检查学生通过云平台递交的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入新课。3 新知探究
  本次授课内容讲解的模型是销售安排模型:某商场派李、张、王三位销售人员销售120件大衣,每销售一件产品李、张、王所得报酬分别为6元、4元、3元。商场规定,李至少要承担30件销售任务,张至少要承担20件销售任务,王承担的销售任务不能超过50件,问应该如何安排销售计划使总销售成本最低。
  (1)模型的建立。首先明确模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其次分解、抽象出模型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并将其条理化;最后看建立该模型应该如何设置决策变量。一步步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网络突破学生在建模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逐一解决三个关键点,从而建立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小组相互讨论,15分钟后将讨论的结果通过QQ发给教师检验。
  (2)模型的求解。在云空间中有个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的微课视频,课前布置学生认真学习。该模型有3个变量,图解法解决不了,由此引入新的方法,借助MATLAB软件。PPT展示MATLAB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命令及模型的格式要求,然后例题演示,学生练习。
  (3)学生练习。在此设计两个练习题,习题1模型可以直接应用MATLAB命令;习题2目标函数设计一个求最大值,约束条件设计成不等式。
  4
  归纳总结
  归纳小结本课所学知识点,提示重点,强调难点,检测效果,及时查漏补缺。布置作业,作业一是基础题和提高题,作业二是拓展题,上传云空间。
  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身就不高,且数学一直都是他们的弱项。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职教新干线云空间的应用以及微课视频的应用。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对个别的知识点自学,灵活性强;同时现代化教学机房中,可每人一台计算机,学生可以自己操作、自己计算、自己上网搜索资料,与教师互动交流;增加了课堂知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中,微课视频的制作、云空间课程的建设将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2119]。
  作者简介:龙讯(1986—)男,汉族,重庆铜梁县人,学士学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师,助理工程师、助教,研究方向:铁路信号、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蒋晶(1986—),男,汉族,重庆合川人,学士学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师,助理工程师、助教,研究方向:交通运输工程(信息与控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基本功,重视自我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精确性、简洁性和逻辑性是数学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表达;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师范大学沈自飞教授曾在“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摘要:小学生平时在课内练习写作的机会不多,普遍有“怕写”的情绪。写作是一种输出,输入是前提。要从源头上解决下笔难的问题,就要乐于“输入”。让学生从方言和熟语中积累词汇,利用身边的山歌学习表现手法,从而促进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关键词:习作教学;方言;山歌;熟语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虽然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中受益匪浅,个性得以张扬,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动笔,文思枯竭。小学生
摘要: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如何正确发挥社团的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所服务,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分析了该校社团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帮助该校社团实现良性发展,以推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校;社团;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
摘 要: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应清醒地看到差距,理智地面对劣势,精准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不比升学比能力,不比分数比素质,第一课堂难以建功立业,就在第二课堂上下功夫。而在第二课堂的开发中,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失为一条特色办学的好路子。农村一般普通高中要充分认识到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社团活动的重要性,扎扎实实去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才会有特色的显现。  关键词: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社
高考在即,思想方法先行.解答数学高考题离不开转化与化归思想.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一般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转化与化归思想是实现具有相互关联的两个知识板块进行相互转化的重要依据,如函数与不等式、函数
摘要: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笔者尝试运用微课自学,组织学生“玩水”“玩沙子”,力求突出学科优势,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挑战不可能,一个课时高效完成《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微课;河流地貌;学案;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84-02 收稿日期:2016-06-12  课题项目:福建省基础
摘要:司法鉴定的原则是“科学、客观、公正、合法”,要做到这点必须参透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即不过分、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对《法医学》论述的“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进行具体的运用及分析,而“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是指导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进行医疗损害行为与承担责任比例划分的理论依据,而要运用好此理论依据就必须对医疗过程、医疗失误点以及来自患方的状况和因素进行
摘 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高职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为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20-02 收稿日期:2016-10-19  作者简介:唐 英(1981—),女,四川绵阳人,宝鸡职业技术
摘要: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校为制订主体,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引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合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以长安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课程体系,更符合社会需求,更贴合行业以及企业用人要求。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能源与动力工程;毕业生;用人单位  一、引言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但目前该课程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活动过程中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引领孩子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从而感受到学习快乐。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兴趣;课堂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没有现有的教材,没有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