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毒病综防措施优化、效果验证试验报告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ians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组2011年春季进行了玉米品种抗病毒病筛选及综合防治效果试验,取得了株防效50—100.00%,其中防效100%的品种19个,防效50%的品种4个,防效60—95%以上的品种17个,平均防效88.79%;齐穗—灌浆期即发病末期进行了发病植株的严重度调查,病情指数防效22.22—100%,其中防效100%的15个品种,防效50%以下的品种3个,防效60—92.31%以上的品种22个,平均防效81.10%的优良防治效果。但是存在防治次数较多,药剂种类较杂,农户难掌握等不足;为了使综防技术降低成本,保证防效,简便易行,课题组在夏季进行了玉米病毒病综防措施优化、效果验证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品种
  经春季试验感病,但产量较好的品种隆安玉8号。
  2.试验物品
  养分含量(N(12)-P2O5(6)-K2O(7))≥25%)三星堆牌硫酸钾型复合肥;格丽达牌20%啶虫脒、10%烯啶虫胺;红拂牌6%烯.羟.硫酸铜、中保克毒宝牌40%烯.羟.吗啉呱、瑞德丰牌20%小叶灵、好普牌2%氨基寡糖素:亿旺牌养分含量(Zn+Fe+Mn+B)≥10%的硫酸锌、万通牌Zn≥20%的硫酸锌、生命源牌(Mg+S)≥10.00%,Zn≥2.0%的硫酸锌;翠茂牌甲壳素(含菌毒导抗剂)、奔福牌芸苔素内酯;粘着剂好湿。
  3.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长17m,宽1m,试验地肥力较为均匀一致,地势平坦,四周设保护行,农事操作规范并且在一天内完成。播种规格50cm×75cm,每窝播种4粒,出苗后留健壮苗2株,亩植3556株,试验小区均播种24行,每行2窝,共计96株。
  4.试验处理
  所设置的处理除喷施清水、施尿素作对照外,其余处理均在使用复合肥和锌肥的基础上进行的。
  (1)清水、施尿素作对照
  (2)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
  (3)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3次。
  (4)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2次。
  (5)防治(蚜虫和灰飞虱)3次;施用病毒诱抗剂、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2次。
  (6)防治(蚜虫和灰飞虱)2次;施用病毒诱抗剂、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3次。
  (7)单用叶肥甲壳素施用3次。
  (8)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施用3次。
  (9)单用微肥硫酸锌,亩用2.8kg,养分含元素(Zn+Fe+Mn+B +Mg+S)。
  (10)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3次;施用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2次。
  5.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在仁和区布德镇、布德村、捍马拉组谭昌会的承包地中进行,地块地势平坦,土壤为沙质壤土,肥力一般较均匀,海拔1300M。试验于2011年5月31日播种,6月4日浇水,6月13日匀苗、补苗。
  6.综合防治措施实施过程
  6月13日玉米植株3叶1心至4叶1心时第1次施药,按亩用20%啶虫脒20g,红拂牌6%烯.羟硫酸铜80g,甲壳素4套、芸苔素内酯4袋,粘着剂好湿4包,对照用清水喷施;由于苗子小,实际只用了一半的剂量就喷施完毕。6月21日玉米植株5叶1心至7叶1心时第2次施药,按亩用10%烯啶虫胺40g,中保克毒宝牌40%烯.羟.吗啉呱120g,甲壳素4套、芸苔素内酯4袋,粘着剂好湿4包,由于苗子小,实际只用了一半的剂量就喷施完毕,对照喷施清水;同时施用拔节肥,亩施三星堆牌硫酸钾型复合肥75kg加亿旺牌硫酸锌1kg、万通牌硫酸锌1kg、生命源牌硫酸锌0.8kg,混合均匀后,用同样的器具每窝施50g;对照每窝施用25g尿素。6月29日,第3次施药,按时处理设计施药,亩用20%啶虫脒20g、瑞德丰牌20%小叶灵120g、甲壳素4套、芸苔素内酯4袋,粘着剂好湿4包,由于苗子已较大,实际只用了4分之3的剂量就喷施完毕,对照用清水喷施。7月15日,第4次施药,按时处理设计施药,亩用10%烯啶虫胺40g、好普牌2%氨基寡糖素200g、甲壳素4套、芸苔素内酯4袋、粘着剂好湿4包;对照喷施清水;同时施用攻苞肥,亩施三星堆牌硫酸钾型复合肥125kg,用同样的器具每窝施75g,对照每窝施用40g尿素。
  7.试验调查内容、取样方法
  分别调查处理各个小区的发病率、严重程度。调查方法是:发病率,严重程度整个小区植株全部调查;调查时间是:5—7叶期、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调查发病率,齐穗灌浆期调查严重程度,调查和记载人员相对稳定,减少人为误差。
  8.收获及产量计算
  2011年9月21日收获,每小区只收获中间22行的收湿产量。亩产量计算:抽取3—5个小区的湿重样品各2.5kg左右,晒干脱粒,用平均值折算各小区干产和亩产。
  二、试验结果
  1.综合防治以发病株计算的防治效果
  7月29日玉米小喇叭口期,调查各处理(株)防效58.78—85.26%,以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及3次防效最好为85.26%,单用锌肥效果最差只有58.78%。详细防效,见附表1。
  2.综合防治以病情指数计算的防治效果
  8月19日,玉米齐穗灌浆期,调查发病严重度,病情指数防效46.76—81.99%,以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最好防效为81.99%,单用锌肥效果最差只有46.76%。详细防效,见附表2。
  3.综合防治产量结果
  小区产量6.33—8.96kg,折合亩产255.76—362.02kg,比对照增产1.89—41.55%。以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最高亩产362.02kg,对照最低255.76kg。详细记果,见附表3
  三、试验分析
  1.用小区产量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及3次与对照均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0.01水平上,只有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4次与对照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2.投入与产出分析。各处理的投入为14.00—136.20,元,产出按市场价每千克玉米2.60元计算为12.77—276.28元,投入产出比1:0.46—1:2.81,以处理防治(蚜虫和灰飞虱)、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3次最高,4次的次之分别为1:2.81和1:2.03;单用甲壳素4次最低只有1:0.46。
  3.本试验产量亩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今年我区1-8月份,平均降水量仅356.7mm,比历年平均值585.7mm减少39%,创下自196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雨量小持续时间短土壤的浸润深度浅,部分肥料未溶解分解、未被植株吸收,药效的转化受到极大影响,综防效果未能充分挥现出来。
  四、试验小结
  1.试验证明,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应在施用复合肥和锌肥的基础之上,使用防治(蚜虫和灰飞虱)药剂、施用病毒诱抗剂和叶肥甲壳素加芸台素内酯均3—4次效果最佳,(株)防效、病情指数防效均较理想,投入产出比较高达到2以上,亩增收140.08—148.91元。
  2.试验证明,防止玉米病毒病单一措施防效差,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玉米病毒病。
  3.试验证明,防治玉米病毒病的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早防小,3—4叶开始施药防治4次,可节省31.25%的用药量,降低成本42.56元。同时取得较理想的防效。
其他文献
通过近几年开展了玉米氮、磷、钾配施试验,钾肥不同量试验、氮肥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比未施肥增产46.3%提高磷肥利用率10个百分点。在施有机肥和尿素、普钙的基础上,增加氯化钾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以施12kg/亩效果最好,增产21%在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作基肥的基础上,氮肥分期施用均有增产作用,其中以施25%N作基肥,25%N作拨节肥,50%N作穗肥的玉米产量最高。  玉米是思南县
期刊
一、试验目的  通过严格的田间小区试验,明确供试肥料与习惯性施肥处理、推荐施肥处理间的施肥效果差异,为供试肥料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作物与品种:大豆黑农38。  (二)供试肥料:复混肥料,由吉林省世纪星肥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养分指标为:13—17—15总养分≥45%。  (三)设计与田间排列: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试验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6行区,面积30m
期刊
在早稻破口期喷施水稻宝,延长早稻后期功能叶的作用期,增强其光合作用,提高早稻的结实率、充实度和千粒重,改善稻米品质,防治早稻后期的早衰,增加早稻单产。  一、试验概况  目前我县早稻生产的现状是:有机肥施肥量逐年减少,绿肥种植面积不太,稻草大部分被焚烧,稻草返田率也不高。这样掠夺式生产将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沙化严重,且酸性偏高。在生产上,农民不得不施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在肥水管理不当的情
期刊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为伞形科植物。别名:土茴香、香丝菜、小茴、谷香、茴香、等。以成熟种子入药。味辛、甘;性温;归肝、肾、小肠四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暖胃和中的作用。隶属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序列。  小茴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5m,全株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中空,表面有沟槽及白粉,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表面有细纵沟纹。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
期刊
[摘 要] 经连续三年测土化验,弄清了镇平县八个土类中有机质及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指导各类土壤各类农作物科学施肥,提高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测土化验;养分状况;科学施肥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北侧,归南阳市管辖。地处北纬32°51′—33°21′,东经111°58′—112°25′之间,总土地面积1580km2,耕地面积80752.64hm2,1
期刊
[摘 要] 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的推广,杂草稻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危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包括合理轮作、耕翻灭茬、栽培抑制、人工拔除等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 杂草稻;形态特征;危害;发生原因;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本地发生蔓延迅速,杂草稻是近几年稻田发现的一种新型杂草,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期刊
[摘 要] 人参西洋参病害有地上部、表土中和地下部病害,病害的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关键词] 人参西洋参;病害;综合防治  人参西洋参的病害共有30余种,从发病部位可分为地上部病害、表土中病害和地下部病害。地上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表土中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茎腐病等;地下部病害主要有锈腐病、根腐病、菌核病、疫病、红皮病等。  在人参西洋参病害防治
期刊
[摘 要] 玉米作为高效经济作物,整个生育期都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若农药使用不当,易导致药害发生,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作者通过对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田间观察,并参考相关报道和文献,对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田除草剂;补救措施;药害;病虫草害  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田间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
期刊
[摘 要] 麦播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利时机,植物检疫、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并且具有投资少、效果好、污染小等优点。笔者就麦播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要点作了阐述,以作参考。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气候条件和耕作条件的变化,小麦病虫害一直呈加重发生趋势。目前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地下害虫等病虫的危害程度都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已
期刊
[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大白菜的三种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病状诊断及具体的防治措施,为有效的防治大白菜病害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白菜的品质产量。  [关键词] 白菜病害;诊断;防治措施  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腐病和干烧心病等,前三种简称白菜的三大病害;虫害主要是白粉虱、蚜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等,这些病虫害发生后,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因此研究其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