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51443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大白菜的三种常见病害的发病原因、病状诊断及具体的防治措施,为有效的防治大白菜病害发生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白菜的品质产量。
  [关键词] 白菜病害;诊断;防治措施
  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黑腐病和干烧心病等,前三种简称白菜的三大病害;虫害主要是白粉虱、蚜虫、菜青虫、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等,这些病虫害发生后,既影响白菜的品质又影响白菜的产量。因此研究其发病原因,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十分必要。
  一、发病原因
  1.气候与发病的关系
  (1)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繁殖和活动,不利于白菜生长,抗病性较弱,蚜虫又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体。因此,高温、干旱病毒病较重。(2)高温高湿有利于霜霉病病菌孢子囊产生、萌发和侵入,霜霉病较重。(3)多雨,叶片基部处于水浸和缺氧状态,气温通常也较低,致使白菜伤口不易愈合,而软腐病菌就是从伤口进入。其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水流从伤口进入,二是通过害虫向菜心钻蛀,把病菌带入而引起发病。
  2.不同生育期与发病关系
  (1)在幼苗7叶期以前最易感病毒病,受侵染后多不能结球,危害最重,后期受侵染,则发病轻,侵染愈早发病愈重。(2)白菜莲座期以后至包心期,气候条件对霜霉病的流行关系最大,若这一期间气温偏高、雨水多或田间湿度高、日夜温差大、多露、多雾,病害很易流行。(3)在白菜包心期以后,其愈伤能力与苗期、莲座期相比明显较低。另外白菜成株期的愈伤能力对温度很敏感,温度越高,伤口木栓化速度越快。因此白菜包心期伤口愈合力差,易发软腐病。
  3.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白菜品种间存在抗病性的差异,但对三大病害的抗性是一致的。一般青帮品种抗病性能要好于白帮品种。
  4.栽培措施与发病的关系
  (1)播种期。早播,如莲座期高温、高湿,包心期提早与雨季相遇,三大病害发病都较重。(2)平畦与高畦。平畦则地面易积水,土中氧气缺乏,不利于寄主根系或叶柄基部伤愈组织的形成,发病较重。相反高畦发病较轻。(3)间作与轮作.与十字花科蔬菜间作或邻作发病较重,前作为十字花科或易感病的茄科、瓜类或前作害虫多,则容易使白菜产生虫害,造成更多的传病机会。(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好,植株健壮,可增强抗病能力;相反,在窝风地、连作地,底肥不足、间苗过晚、密度过大、包心期缺肥、生长衰弱的植株,发病较重。
  5.虫害
  虫害造成白菜产生伤口,有利病菌侵入,昆虫本身也传播病菌。
  二、病状诊断
  1.霜霉病
  从苗期到包心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白菜叶片,最初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在叶片上产生水浸状、淡黄色多角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变为黄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不能食用。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秋季降雨多,相对湿度高于70%,有利于霜霉病发生;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田间排水不良发生重。
  2.病毒病
  症状分两种类型,一是花叶型:叶片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二是皱缩型:心叶呈现皱缩畸形,质硬而脆。该病发生与气候、管理等因素有关,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根系生长发育受抑,抗病力下降,加之高温干旱有利蚜虫发生,传播病毒几率高,病毒病发生严重。另外管理粗放,缺水、缺肥发病重。
  3.软腐病
  从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发生,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萎焉型:白菜在晴天中午萎焉,早晚恢复,持续几天后整株死亡;二是软腐型:受害的白菜叶柄或叶球呈粘滑性软腐,并散发出臭味。
  该病发生轻重与气候、茬口、播种期等有关,如降雨多、地表积水有利于发病,另外播种过早、连作地块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播前阶段
  (1)选用抗病品种。(2)不能连茬或与十字花科蔬菜相邻种植,最好选用小麦、大麦、豆类、葱蒜茬口地。(3)提早翻地、晒地,改善土壤形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菌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和减少虫害。(4)套作或高畦栽培,排水防涝减轻病害,增施有机肥。
  2.苗期阶段
  (1)在苗期阶段,大白菜病菌极易出现,要早期防治蚜虫,要向近邻的萝卜、甘蓝及田间地头杂草打药,可用药剂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苗期加强对黄条甲虫、菜青虫、地蛆、小夜蛾等害虫的防治。采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波尔多液(1:3:400)等防治霜霉病。(2)及早间苗、定苗拔出病株,加强肥水管理,降低土温,育壮苗,增强幼苗抗病能力。一般情况下,苗期需浇两次水。
  3.菜田管理阶段
  在菜田管理阶段,应防治软腐病,兼顾霜霉病防治。(1)在霜霉病发病初期或出现中心病株时应立即喷药防治。(2)对软腐病一般不提倡药剂防治,而是通过三防即:防伤口、防水、防菌的办法得到控制。(3)应及时追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使苗期生长旺盛,植株后期耐肥、耐水、减少自然伤口,同时也应防止铲蹚等人为损伤及虫伤。(4)下雨需排水,避免大水漫灌、长期串灌。(5)及时清除病菜,减少菌源,穴内可用消石灰灭菌。
  4.收储阶段
  清园、贮藏。入窖前要充分晾晒,通风降温,后期注意保温。定期清除烂菜,防止软腐病继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介绍我区粘虫发生的基本情况,采取的具体措施,介绍了几种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及政府和技术部门的下一步具体工作部署。  [关键词] 粘虫;发生;防治  我区辖有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有耕地面积220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50万亩、水稻面积30万亩。按照省植保站要求,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区种子管理站在全区设立了5个病虫测报点,从5月份开始进行数据监测,杜绝病虫害发生。自春播以来,由于气
期刊
通过近几年开展了玉米氮、磷、钾配施试验,钾肥不同量试验、氮肥不同施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比未施肥增产46.3%提高磷肥利用率10个百分点。在施有机肥和尿素、普钙的基础上,增加氯化钾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以施12kg/亩效果最好,增产21%在施有机肥、磷肥、钾肥作基肥的基础上,氮肥分期施用均有增产作用,其中以施25%N作基肥,25%N作拨节肥,50%N作穗肥的玉米产量最高。  玉米是思南县
期刊
一、试验目的  通过严格的田间小区试验,明确供试肥料与习惯性施肥处理、推荐施肥处理间的施肥效果差异,为供试肥料登记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作物与品种:大豆黑农38。  (二)供试肥料:复混肥料,由吉林省世纪星肥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养分指标为:13—17—15总养分≥45%。  (三)设计与田间排列: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小区试验,试验设三个处理,三次重复,小区6行区,面积30m
期刊
在早稻破口期喷施水稻宝,延长早稻后期功能叶的作用期,增强其光合作用,提高早稻的结实率、充实度和千粒重,改善稻米品质,防治早稻后期的早衰,增加早稻单产。  一、试验概况  目前我县早稻生产的现状是:有机肥施肥量逐年减少,绿肥种植面积不太,稻草大部分被焚烧,稻草返田率也不高。这样掠夺式生产将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沙化严重,且酸性偏高。在生产上,农民不得不施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在肥水管理不当的情
期刊
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为伞形科植物。别名:土茴香、香丝菜、小茴、谷香、茴香、等。以成熟种子入药。味辛、甘;性温;归肝、肾、小肠四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暖胃和中的作用。隶属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序列。  小茴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0.5-1.5m,全株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光滑无毛,中空,表面有沟槽及白粉,灰绿色或苍白色,上部分枝,表面有细纵沟纹。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
期刊
[摘 要] 经连续三年测土化验,弄清了镇平县八个土类中有机质及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指导各类土壤各类农作物科学施肥,提高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测土化验;养分状况;科学施肥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西北侧,归南阳市管辖。地处北纬32°51′—33°21′,东经111°58′—112°25′之间,总土地面积1580km2,耕地面积80752.64hm2,1
期刊
[摘 要] 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的推广,杂草稻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杂草稻的形态特征、危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包括合理轮作、耕翻灭茬、栽培抑制、人工拔除等综合防控措施。  [关键词] 杂草稻;形态特征;危害;发生原因;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杂草稻在本地发生蔓延迅速,杂草稻是近几年稻田发现的一种新型杂草,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期刊
[摘 要] 人参西洋参病害有地上部、表土中和地下部病害,病害的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关键词] 人参西洋参;病害;综合防治  人参西洋参的病害共有30余种,从发病部位可分为地上部病害、表土中病害和地下部病害。地上部病害主要有黑斑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表土中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茎腐病等;地下部病害主要有锈腐病、根腐病、菌核病、疫病、红皮病等。  在人参西洋参病害防治
期刊
[摘 要] 玉米作为高效经济作物,整个生育期都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若农药使用不当,易导致药害发生,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作者通过对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田间观察,并参考相关报道和文献,对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症状及补救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玉米除草剂药害的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田除草剂;补救措施;药害;病虫草害  玉米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田间杂草严重影响着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
期刊
[摘 要] 麦播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利时机,植物检疫、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并且具有投资少、效果好、污染小等优点。笔者就麦播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要点作了阐述,以作参考。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气候条件和耕作条件的变化,小麦病虫害一直呈加重发生趋势。目前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地下害虫等病虫的危害程度都在逐年上升,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已
期刊